徐州“新街口”再現古城牆,彭城廣場站修著修著成了考古了

新二線城市江蘇徐州正在建地鐵。可是,地鐵修著修著就變成了考古,市中心的古彭廣場也變成了考古現場。

徐州“新街口”再現古城牆,彭城廣場站修著修著成了考古了


彭城廣場站為徐州地鐵1號線和建設中的徐州地鐵2號線換乘車站,位於淮海路與彭城路,中山路交叉口,為地下五層島式車站。彭城廣場站是一個L型的車站,其中南北走向、毗鄰彭城路的部分為2號線換乘部分;東西走向、毗鄰淮海路的部分為1號線換乘部分。二者相交處為地下4層,局部5層明挖外掛廳,車站面積達到1.3萬平方米。

徐州地鐵1號線彭城廣場站位於徐州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徐州地鐵1、2號線的換乘車站,是國內首座集明-暗-蓋挖為一體的大型換乘車站。也被譽為徐州“新街口”,其一:周邊商業佈局,彭城廣場站西北側為彭城廣場,西南側為中心時尚大道、中央百貨大樓及悠沃地下商業街,南側為德基廣場(原雨潤廣場,德基接手在建)東南側為彭城飯店,東側為蘇寧廣場,西側為太平洋百貨(規劃),北側為金鷹及彭城一號。其二:地鐵出入口數量,南京地鐵新街口站:24個出入口(亞洲最大)

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18個出入口

徐州地鐵彭城廣場站:17個出入口

徐州“新街口”再現古城牆,彭城廣場站修著修著成了考古了


“最難車站”之稱,由於彭城廣場站地鐵項目的地連牆距蘇北第一高樓蘇寧廣場圍護樁最近處距離僅有0.9m。地下環境則更為複雜。基坑上部2-10米是徐州特有的老城雜填土層,土質疏鬆易垮塌。基坑下部是灰巖、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富含承壓水,在施工中易造成樁位傾斜,帶來隱患。彭城廣場站坐穩史上“最難車站”的稱號。

早期在蘇寧廣場、金鷹廣場修建的時候也挖掘出古城牆。如今,徐州地鐵1號線剛剛開始運營,2號線、3號線在建。在位於徐州“新街口”古彭廣場站的工地現場,竟然挖掘出了一座“地下城”,結構十分方正,還伴有瓦片和瓷器碎片,於是地鐵修建變成了考古挖掘。

徐州“新街口”再現古城牆,彭城廣場站修著修著成了考古了

徐州是歷史上華夏九州之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超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還是兩漢文化發源地,有“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徐州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曾在半年內發掘清理出26座古代墓葬,也被賦予“東方雅典”的稱號。

據悉,施工單位保護文物的意識很強,只要在施工中發現地下有文物古蹟,就會暫停施工,通知文物管理部門來現場考察、鑑定。未嘗耽誤工期也在所不惜。正是文物保護知識的廣泛宣傳和普及,使得很多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古蹟得以保存,而沒有遭受野蠻破壞,這對於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遺存的古城而言,意義非常重大。

徐州“新街口”再現古城牆,彭城廣場站修著修著成了考古了

據說,根據發掘結果,徐州有可能建設一個古城遺址展廳,屆時,現代化城市標誌的地鐵和跨越數千年的地下古城,將會實現跨時空交匯。“東方雅典”徐州的城市魅力更加讓世人為之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