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成了以德、意、日三國軸心為核心的

法西斯陣營和以美、蘇、英、中四國為核心的反法西斯陣營。可是,在戰爭中有幾個國家卻更換陣營成為戰勝國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日本出版的世界地圖)

蘇聯

蘇聯本來和德國是盟友。德國是一戰的發起國和戰敗國,被排斥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外。而蘇聯作為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被歐洲各國看做“怪胎”,也被各國排斥。因此兩個“被拋棄的孩子”便走到了一起。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蘇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德國於1939年9月1日進攻波蘭,而蘇聯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波蘭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也是蘇德兩國共同發起的不義戰爭。只不過後來德國入侵蘇聯,蘇聯同英美等國站在一起,才成為了二戰的戰勝國。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蘇德瓜分波蘭)

西班牙

同德國、日本、意大利一樣,西班牙在二戰中也實行法西斯統治。西班牙長槍黨是西班牙的法西斯政黨。大獨裁者佛朗西斯科•佛朗哥任國家元首,同時兼任軍隊領袖、大元帥、首相、長槍黨黨魁。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佛朗西斯科•佛朗哥)

佛朗哥周旋於兩大軍事之間,右右逢源、見風使舵。他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

雖然西班牙在二戰中宣佈保持中立,不過一直在給德國提供軍需物資,並且為德國組建出徵蘇聯的志願軍,還作為德國獲取英美的情報基地。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二戰時的西班牙與歐洲)

總而言之,佛朗哥是靠德意兩國建立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也與德國有軍事上的交流,不過一直沒有想英法美等國宣戰。因此二戰結束後西班牙被視為中立國而免於制裁。

泰國

二戰初期,日本在東南亞大肆宣傳大東亞共榮理論,而大東亞共榮理論在泰國相當有市場。因此泰國與日本展開了十分緊密的軍事合作。法國戰敗後,清一色日式裝備的泰國軍隊又收復了故土。1941年,在日本的斡旋下,雙方簽訂了《東京和平協定》,法國放棄了爭議領土。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二戰時的泰國)

日本野心勃勃,泰國擔心被日本佔領,因此轉而投向英美。日本入侵泰國後,泰國做了象徵性的抵抗。之後便投降日本,向英美宣戰。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日軍與泰軍)

1944年,軸心國的形勢急轉直下,1944年7月,社尼·巴莫帶領的自由泰人運動發動軍事政變,鑾披汶·頌堪被迫辭職。社尼·巴莫接任首相,便宣佈脫離軸心國加入同盟國,而同盟國也認了這個帳,於是泰國就成了同盟國一員。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清一色日式裝備的泰國軍隊)

二戰中的東亞沒有淪為殖民地的獨立國家只有三個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和泰國。而泰國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列強間的利害關係,在夾縫中巧妙維持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