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圖自:Bigstock

這場疫情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可能是長久的,不論是生活方式上,還是心理上。這期間我們確確實實做了些改變,消毒、清潔、通風、分餐……

但疫情持續到現在,似乎有些鬆了勁兒。家人好友間一個飯桌吃飯也不注意那麼多了,因為我們本就沒那個習慣!

即便拋開疫情風險,我們仍呼籲:請將分餐制進行到底!


1分餐制不僅能有效防禦新冠


○ 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三種


- 空氣傳播

依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目前經

呼吸道飛沫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冠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 水和食物傳播

水源和食源本身遭受病原體汙染引起的疾病傳播。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引發的腹瀉等。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每年食源性疾病導致每6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約4800萬人)患病,導致12.8萬人住院,3000人死亡。[1]


- 接觸傳播

我們習慣的合餐,屬於這一分類中最常見的間接接觸傳播,因為具有構成傳播可能性的條件:易感者接觸傳染源的排洩物或分泌物

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圖自:Pixabay

○ 分餐制可以有效切斷傳播途徑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預防所有傳染性疾病的最有力手段,實行分餐制等於切斷傳播途徑。從傳染病預防角度來看,分餐制的實行刻不容緩。


2還可避免其他衛生隱患


○ 病從口入,尤其是胃腸道疾病

◢ 共用飯碗、筷子和菜盤的習慣使得胃潰瘍在家庭成員中極易交叉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

,都能通過口口傳播;


大約95%的消化性潰瘍病和慢性活動性胃炎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密切相關;約1%長期感染的人可能發生惡性胃疾病,其中包括胃癌以及胃淋巴瘤

公眾號:和睦家醫療60%的中國人感染了這個病菌,幽門螺旋桿菌真的很可怕麼?


甲肝戊肝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多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


○ 分餐制的其他健康收益


1. 可根據個人口味、個人營養需求搭配不同餐食,減少浪費,提升用餐體驗;

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圖自:Unsplash

2. 攝入量直觀,有助於控制飲食、預防肥胖;


3. 個性化定製飲食,對患糖尿病等有飲食禁忌的人群來說,能夠享受到更大的健康福利。


3該怎麼分餐?


○ 推薦公筷公勺


分餐制,大致分成三種形式:圍桌分食、公筷公勺、分桌各吃、自助餐。


相比之下,公筷公勺更易於我們現在實施和習慣:

◢ 從外觀和材質上,把公筷公勺和個人用筷、勺區分開;

◢ 一菜一筷,一湯一勺;

◢ 夾取生食的公筷要專用;

◢ 家庭成員可以固定使用個人的碗、筷、勺、水杯等;

◢ 餵食孩子時應使用孩子專用的餐具,避免嘴對嘴餵食,除此之外,孩子和大人的口杯、牙刷等要區分開。


○ 家庭內、親朋好友之間,是否有必要分餐?


從醫療衛生角度看,建議實行分餐。


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北京市疾控中心官微截圖


疫情期間,多起家庭聚集性病例屢見不鮮,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更令人擔心。

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圖自:Pexels

因為關係親近,人員簡單,大家會很容易放鬆警惕,但家庭內、親朋好友之間極易出現危險的交叉感染。


4關於分餐制的思考

○ 分餐制早已有之,不應因“社交屬性”拒絕


推行分餐制的最大困難好像是,無論是烹飪方式、食材搭配還是餐品種類,中國的飲食文化似乎都是為合餐設計的。


然而合餐制在唐宋以後或者魏晉時期,才開始流行。在中國更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分餐制才是主流。


現在很多場合,也都實行了分餐制,比如大型會議、學校餐廳;很多餐廳,也推出了分餐形式的飲食,常見的單人套餐、單人小火鍋、自助餐等等。


阻礙分餐制推廣的原因,不應該是我們賦予餐飲的文化情結和社交屬性,新餐飲風尚應更受歡迎,我們每個人都應有這樣的信心。


○ 我們應給予分餐制更多的重視


由目前中國針對新冠的防治經驗,我們都能產生共識:民眾對於健康的關注和相關執行力,是值得肯定和被借鑑的。


如果我們願意把分餐制放在一個應有的健康高度上看待,那麼它的推行應不會遭受更多阻礙。


參考文獻:
[1]https://www.cdc.gov/foodcore/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不接觸=不傳染?餐桌上這件事不僅是防新冠

況平

內科主管、住院內科主管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


況醫生在成人醫學的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經驗豐富,有查過20年的臨床經驗。


況平醫生,擅長內科及全科醫學,199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2002年獲得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她在三甲醫院醫院和新加坡TTSH醫院國家神經科學研究所完成了9年的內科培訓,在成人醫學的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積累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她還是新加坡醫學委員會的註冊會員。


況平醫生有超過20年的內科學專業經驗,並在內科和全科醫學臨床操作中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加盟上海和睦家醫院前,她在上海一家知名國際醫療機構的住院及專科中心工作了9年。她還在另一家國際醫院工作了4-5年,幫助醫院建立團隊和服務,作為一名可靠、值得信賴的醫生,她得到了患者群體的高度認可。


著作權歸和睦家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