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陽臺種花總免不了遇到“黑飛”蕈蚊、白粉蝨等害蟲,滋生數量較多時不僅嚴重影響觀賞,更會對植物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但有這樣2種食蟲植物,卻有著對“黑飛”、白粉蝨極強的剋制性,把這些討厭的飛蟲變成肥料——茅膏菜和捕蟲堇,而且如果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捕捉到蚊子(每日捕捉到X只蚊子的宣傳只是廣告而已,實際上食蟲植物能捉到蚊子的概率非常低)。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好望角茅膏菜是捕蟲效率最高且最容易養的一種,圖為白化種

茅膏菜,又名毛氈苔,學名Drosera,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同屬約有170多種,是食蟲植物中種類最多、分佈最廣的一群。茅膏菜的捕蟲原理非常簡單,類似於“粘蠅板”,其葉片上方密佈可分泌黏液的腺毛,在陽光照射下晶瑩剔透,非常漂亮。當昆蟲落在葉面上時,就會被黏液粘住,並且隨著昆蟲的掙扎時,周邊腺毛會向內和向下運動,將蟲緊壓於葉面,部分品種則會隨著腺毛的運動將昆蟲捲起,當昆蟲的養分逐漸被消化後,腺毛就會恢復原狀。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紅絲葉茅膏菜是非常結實易養的品種

茅膏菜所使用的種植介質不可使用園土等土壤,只可使用無肥泥炭土或水苔,並且使用不含礦物質的軟水澆灌(純淨水、飲水機的水、空調水、蒸餾水、雨水、雪水等,礦泉水雖然標明“礦”,實際也可正常使用)。筆者曾將2棵同時購買的勺葉茅膏菜分別栽種於水苔和泥炭土中做平行對比,種在水苔中的茅膏菜長勢比泥炭土更好,因此推薦使用水苔種植。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生長旺盛的好望角茅膏菜,僅半年即從小苗生長至如此

但需注意的是,茅膏菜由於分泌黏液水滴較大,因此蒸發水量較多,如果本地自來水不是軟水的情況下,需注意購買茅膏菜的數量,以防耗費軟水過多帶來的壓力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茅膏菜的腺毛可以分泌黏液捕捉昆蟲,但也因黏液較大而耗水頗多

市面有售的茅膏菜大致可分為3類:溫帶茅膏菜、迷你茅膏菜和北領地茅膏菜,其中迷你茅膏菜和溫帶茅膏菜的環境要求比較相似,可以適應大部分地區,冬季無需加溫,夏季正午時需適當遮蔭;而北領地茅膏菜則對陽光需求較強且怕冷,如果北方又沒有暖氣的話可以直接放棄北領地類了。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小巧的迷你茅膏菜,不過筆者實在不很喜歡,所以僅買2盆

茅膏菜是非常容易種活且很容易出狀態的食蟲植物,筆者現有各品種茅膏菜50餘棵,而死亡記錄僅5棵,成活率極高。相較換盆後通常需要1個月以上才可以恢復長勢的瓶子草、豬籠草等,大部分溫帶茅膏菜換盆後幾乎一週就恢復長勢了。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左側的純紅好望角茅膏菜,未重栽前長勢極差,重栽後長勢旺盛

由於網絡賣家種植手法良莠不齊,即使是食蟲植物專賣店所售也有種的較差的可能,且花盆內裝填的水苔質量大多不佳,並且在快遞途中易因密閉潮熱而腐壞,因此在購買的茅膏菜到手後,應立即換盆重新栽種(雖然賣家會特意強調不要重新栽種,但根據筆者前後種植200餘盆食蟲植物的經驗和以上分析,收到食蟲植物應立即換盆為佳,且茅膏菜在剛收到貨時,葉片上的黏液一般會暫時消失,正是換盆的最佳時刻,否則黏糊糊的很難換)。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以2盆新到的茅膏菜為例換盆栽種,可見盆中變色腐敗的介質

步驟1.使用軟水浸泡適量的幹水苔,時間無需刻意,待其泡的顏色變色即可,同時挑出部分較長的水苔以供後用,筆者一般泡15分鐘-半小時均可;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浸泡水苔的時間無需刻意,泡軟即可,也無需開水消毒

步驟2.將茅膏菜花盆使用“盆浸法”浸泡半個小時左右,以使花盆中的介質充分軟化;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浸泡一定時間後更容易取出

步驟3.輕輕捏動塑料花盆邊緣,將植物連同介質一起取出;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步驟4.使用手或鑷子小心的將茅膏菜根部的原介質剝除,並使用剪刀將其下方的腐爛莖葉剪去,茅膏菜與捕蠅草雖為同科,但其根系並不像捕蠅草那樣細長且沒有分支,而有少量的分支,但遠比瓶子草容易剝。小型茅膏菜下方通常會有較多的腐敗莖葉,不必盡剝,適可而止;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大型茅膏菜由於易於手持,因此比較容易剝洗乾淨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小型茅膏菜下部有較多枯萎爛葉,儘可能摘除

步驟5.將浸泡後的水苔裝填至合適的花盆內,用手輕輕挖出一個比茅膏菜根系直徑寬數倍的坑,密度以正常放置為佳,若密度過高則容易導致透氣性差。由於茅膏菜的水份蒸發較快,對水的需求較高,因此可使用中型懶人盆種植,以避免下方的水份蒸發過快;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自吸水懶人盆非常適合種植茅膏菜

步驟6.使用較長的水苔將茅膏菜根系捲起,塞入預留的坑洞中,並用其餘較長的水苔將其根部圍住,使用較短、較碎的水苔將空隙填滿;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在泡水苔時即可選擇數根較長的水貼留待包根

步驟7.使用透明一次性杯子等倒扣於其上進行“悶養”,筆者不推薦網絡流行的密閉式悶養袋,實用性差且效果不佳,並且容易碰倒,不如一次性杯子法更為簡單方便。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茅膏菜有沒有黏液與溼度沒關係,而與本身狀態有關係

在悶養一週左右,如見茅膏菜的葉片上開始出現露珠,即可在杯子下方墊一牙籤等細物,使其逐漸適應低溼度環境,1天后可使用更粗些的物體將杯子墊起,待到發現杯子內無水蒸氣後,即可將杯子取下,進行正常管理。如購買的茅膏菜個體較大,無法使用一次性杯子“悶養”,則可使用透明整理箱“悶養”,在一週後將箱蓋挪開少許,在發現箱壁上沒有水蒸氣時即可將植物取出正常管理。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一次性杯子倒扣法比傳統的悶養袋更為簡單實用,且壞處少

需注意的是:如果茅膏菜的葉片不分泌黏液,無需“悶養”或增加溼度,應在根系上尋找原因。“悶養”雖可使其分泌黏液,但一旦失去“悶養”的溼度,黏液則迅速消失,植物甚至有脫水而死的風險。如果是已適應本地環境的茅膏菜,再次換盆時可無需悶養。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換盆一週後,撤去悶養杯的茅膏菜,已恢復長勢,開始分泌黏液

茅膏菜的日常管理:

茅膏菜一旦適應環境後會是非常皮實的植物,僅需經常澆灌飲用水等軟水,保持花盆內的介質溼潤(筆者的食蟲植物過多,導致有的植物經常被忘澆,但仍非常堅挺,不過初到的植物切忌介質乾燥,否則非常容易脫水死亡);

同時多曬太陽,但在夏季酷暑時需適當遮蔭(實際上筆者種植的茅膏菜夏季仍保持暴曬,狀態依舊良好);由於食蟲植物根系的特殊性,因此不要施肥,茅膏菜有著極其強大的捕蟲能力,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肥料。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換盆時若發現有小側芽,可單獨栽培,此為換盆時移栽的紅色好望角

需特別注意的是:種植茅膏菜要勤作摧花使者

,溫帶茅膏菜會時常長出花莖,其花屬於無限花序,可隨著花莖的生長,不斷離心的產生花芽,導致養分大幅消耗,甚至有死亡的危險。因此看見茅膏菜長出花莖後應迅速剪除(茅膏菜的花也實在是沒什麼好看的)。筆者曾嘗試讓1棵狀態良好的勺葉茅膏菜開花結籽,在之後的一個月內這棵茅膏菜的生長都完全停滯了,黏液也消失了,因此尺寸較小的茅膏菜斷不可開花結籽。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茅膏菜的花莖應儘早剪除

茅膏菜的葉片上部雖密佈黏液可以捕蟲,但下方並無黏液,因此

會被蚜蟲寄生。筆者共有2棵勺葉茅膏菜和1棵好望角茅膏菜曾患蚜蟲,曾嘗試頻繁用牙籤手動去除,或將整顆植物沉入水桶,但均無效,後使用“吡蟲啉”將濃度稀釋1倍後噴灑,將蚜蟲消滅,植物至今無恙。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切勿使介質乾燥如此,需經常澆水保持溼潤

常見品種推薦:

好望角茅膏菜:★★★★★最好養且捉蟲能力最強的中型茅膏菜,有礦紅、純紅、白化、寬葉等品種,株形美觀,繁殖容易,生長迅速,恢復狀態極快,僅需注意常剪花莖即可;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寬葉好望角茅膏菜

阿帝露茅膏菜:★★★★☆最好養且捉蟲能力最強的中大型茅膏菜,有著極其強大的繁殖能力,生長迅速,但長大後不很好看,筆者曾養死3棵,均死於悶養袋悶養法,但卻在這3顆死前摘下狀態較好的葉片,又繁殖出無數棵;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不怕養死的阿帝露茅膏菜,隨時可以繁衍出無數後代

勺葉茅膏菜:★★★★☆非常適合新手的小型茅膏菜,繁殖能力同樣很強,經常在植株底部繁衍出新芽,種子出芽率高,但看久了覺得平平無奇,捉蟲能力由於個體較小,不如中、大型茅膏菜。筆者經常莫名其妙的發現某棵捕蠅草或瓶子草的花盆中突然鑽出1棵小勺葉,就是風吹入的種子所致;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隨風飄入花盆長出的勺葉茅膏菜幼苗

錦地羅茅膏菜:★★★★★非常漂亮的小型茅膏菜,很適合小盆長期種植,葉片邊緣會變成紅色,在陽光照射下晶瑩剔透,非常漂亮,但不太容易繁殖,不會像勺葉一樣自行長出新植株,尺寸較小時需謹防開花,否則非常容易耗盡養分死亡。筆者正在嘗試使其開花結籽;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筆者最早的一棵錦地羅茅膏菜,現正嘗試開花結籽

哈伯瑞迪茅膏菜:★★☆☆☆網絡宣傳為“適合新手的強壯直立茅”,實際上並不強壯,也不適合新手,遠不如好望角皮實,筆者目前栽種3棵,已亡2棵;

巢形茅膏菜:★★★☆☆又是一個被網絡宣傳為“適合新手的茅膏菜”,筆者所種植的巢形茅膏菜用了很久時間才恢復狀態,認為對新手並不友好;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奄奄一息的巢形茅膏菜很久後才恢復長勢

絲葉茅膏菜:★★★☆☆非常好養而且捉蟲能力極強的大型茅膏菜,有紅絲葉和綠絲葉的品種,極易繁殖,外形有趣,生長旺盛,但耗水量極大,且容易歪倒(澆水時會碰的手上到處都是黏液);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生長旺盛的紅絲葉茅膏菜,而且非常容易繁殖

叉葉茅膏菜:★★☆☆☆非常好養而且捉蟲能力極強的大型茅膏菜,有雙叉和多叉的品種(多叉的叉葉茅膏菜在幼年時也是雙叉),生命力極強,外形有趣,生長速度快,但非常容易徒長,必須勤曬太陽,而且容易歪倒,耗水量極大。筆者沒有嘗試過繁殖叉葉茅膏菜,因為嫌它太多了,還是減少些的好。

捕蟲效率最高的食蟲植物——茅膏菜種植攻略

叉葉茅膏菜小時候很可愛,但是長大後非常容易徒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