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聯動提升監督質效

針對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工作點多面廣,數據多頭管理、聯動不足、信息不對稱,導致監督不聚焦、力度不夠等問題,江西省新餘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這一首要職責,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加強信息化監督平臺建設,通過信息整合運用,推動“四項監督”有效貫通、其他監督協同發力,不斷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效能。

抓實機制建設,信息共享助力精準監督

形成信息協同共享機制,及時將各類數據集納彙總、分析研判、整合運用,為精準監督提供信息支撐。

過去一段時間裡,一些基層紀檢監察力量相對薄弱,監督存在明顯短板,與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形勢不協調。為破解這一難題,新餘市紀委監委探索開展清單式監督,即圍繞被監督單位責任分工和職責特點,針對性地列出監督事項清單,進行分類施策、精準監督。

如在疫情防控期間,重點對衛健部門實施救治工作和落實預防措施等情況進行監督;對市場監管部門關閉查處農貿市場內的活禽、野生動物交易,依法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等進行監督。

但精細化的監督清單,需要精準的信息流轉作為支撐,所以必須從信訪環節就開始形成全鏈條信息反饋,才能讓清單式監督如虎添翼。為此,新餘市加強信息化監督平臺建設,多部門聯合,形成信息協同共享機制,即通過對各類問題線索及時收集、分析研判、移交,以及相關信息快速、全面、準確地整合運用、共享,助推基層紀檢監察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市紀委監委嗎?我投訴人民醫院有關領導不作為……”不久前,新餘市紀委監委信訪室接到舉報電話,舉報人反映想捐贈一些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物品,但市人民醫院有關負責人極不耐煩、態度敷衍,認為這是典型推諉塞責、不作為。通過信息化監督平臺,該線索很快反饋至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經核實瞭解,由於接受捐贈工作任務重、壓力大,該醫院相關領導在對接舉報人捐贈事項上存在態度敷衍問題,事後該負責人專門向舉報人道歉。

與此同時,新餘市紀委監委還通過不斷完善通報制度、定期會商制度和預測預警機制等信息共享機制,為開展精準監督提供助力。

“問題意味著隱患,數據代表著方向,數千條信息的分析梳理,勾勒下一步重點監督方向,有力推動整改工作。”新餘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整合監督力量,構建全鏈條監督閉環

搭建監督平臺,引入監督力量,推動構建統籌、轉辦、整改落實的良性互動格局。

疫情防控期間,針對某村委幹部糾集他人打麻將的問題線索,從群眾反饋到查處核實,僅用了5個小時。這是“互聯網+監督”給分宜縣湖澤鎮紀委工作帶來的轉變。

“以前監督更多是靠摸查瞭解,精準性不足,不僅費時而且成效較差。現在有了互聯網平臺,監督執紀問責也像裝了‘導航’,大大提升了監督執紀效率。”湖澤鎮紀委書記廖志強說。

新餘市紀委監委不斷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監督執紀中的使用力度,充分發揮“互聯網+監督”的效用。去年,市紀委監委聯合新餘日報社,利用手機移動端和互聯網技術,設立“掌上監督·黨風政風”平臺,實現黨內監督為主導,引入監督力量,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的作用,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供保障。

該平臺融合紀委監委權威性高、媒體監督受眾面廣的特點,進一步打通信訪舉報渠道,很多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能夠及時反映到紀檢監察部門,達到“1+1>2”的效果。

在平臺搭建後,新餘市140餘家與群眾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全部入駐平臺,接受辦理群眾的各類投訴和諮詢,每個入駐單位還專門安排了一名信息員,具體負責投訴轉辦處理,確保群眾投訴及時有效辦理,實現了監督平臺全覆蓋、群眾投訴全受理。

“掌上監督看似小平臺,實則背後有著大文章。由於入駐單位多,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任務重,必須做好跟蹤問效、權責明晰的無縫對接,構建紀委監委統籌、媒體轉辦、單位整改落實的良性互動格局。”新餘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不久前,群眾通過平臺反映高新區水西鎮學院小區長期使用基建用電,導致電壓不穩定,常常燒壞家用電器,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並質疑有關部門存在不作為問題。收到舉報後,市紀委監委立即責成高新區黨工委及相關部門認真整改,確保居民儘快用上安全電,並對暴露出來的幹部作風問題嚴肅問責。僅用15天時間,困擾該小區2000多居民的用電問題徹底得到解決,相關責任人也受到問責處理。

針對暴露問題,新餘市紀委監委沒有就案辦案、就事論事,而是深挖根源,向市房管局下發監察建議書,督促市房管局以此為戒、舉一反三,全面摸排使用基建用電的住宅小區,限期整改到位,並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範供電配套設施建設,全市23個存在類似問題小區的5萬多居民用上安全可靠的生活用電。

如今,對當地紀檢監察機關來說,“掌上監督·黨風政風”平臺不僅是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也成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

發揮數字優勢,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

通過信息紐帶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察監督、派駐監督相統一、相銜接,各類監督協同發力。

“孔主任,公務消費網絡監管系統裡有一條異常消息,可能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情形。”“立即將系統裡的賬單打印出來,反饋給對口監督檢查室進行核查。”

日前,新餘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同志在查看全市公務消費網絡監管系統時,將系統內出現的預警消息及時彙報給了部門負責人。經查,分宜縣人社局副局長邱某某在接待市人社局曾某、彭某某、李某某三人檢查組時,在接待晚餐中點了白酒、上了高檔香菸,並安排縣人社局工作人員結賬。最後,相關人員都受到相應處理。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向深入,一些面上的“四風”問題改頭換面、潛入地下。如何改變坐等問題線索上門的被動局面,拓寬精準監督渠道,成了擺在紀檢監察機關面前的一道現實命題。

新餘市紀委監委把大數據、雲治理運用到實踐中,建立“四風”問題雲治理平臺,將財政、稅務、審計、公安、巡察、信訪、公車管理等多個職能部門納入“四風”問題雲治理協作單位,把散落在各職能部門的“四風”問題線索彙集起來形成數據庫,通過信息整合,形成監督合力。

比如,新餘市紀委監委通過將全市1100餘輛公務用車及其對應加油卡信息納入雲治理平臺,藉助科技手段,對“私車公養”問題實施“靶向監督”和精準打擊,共查處“私車公養”問題42起37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5人。

與此同時,新餘市紀委監委還通過建立與市紀委監委信訪、黨風政風監督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機制,整合監督力量,定期通報相關情況,進行信息共享,並抽調有關監督檢查室工作人員參加對口聯繫地區(單位)的巡察工作,在發現問題、線索移交辦理、巡察整改等各環節形成合力。加強巡察與審計等監督力量的整合,將審計報告指出的問題和整改情況信息納入巡察監督重點,推動巡深察透。

“在更大範圍整合運用監督力量,是有效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的重要途徑,把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察監督、派駐監督相統一、相銜接,形成監督合力,發揮信息協同共享作用,無疑是重要的途徑。”新餘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黃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