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集結號”吹響,各地新招迭出保校園安全“重啟”

◎ 餘磊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過國忠 王健高 喬地 李麗雲

琅琅讀書聲又在校園重新響起。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同時,全國各地相繼吹響了返校復學“集結號”,沉寂許久的校園迎來了“重啟”的激動時刻。

學校復學復課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一環。在嚴密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多地多措並舉為學生安全返校保駕護航,穩步推進復學復課工作,築牢校園安全防線。

“少”室友“缺”同桌

為了家長們放心

4月27日,廣東187萬高三、初三學生返校復學;5月11日後,將分批安排中小學其他年級學生返校。

為迎返校復學,廣州市黃埔區為轄內首批覆課37所學校全覆蓋配備77名校醫、38名衛生健康副校長及38名專業衛生指導員,全面把好“安全關”與“專業關”。同時,該區儲備了充足的校園防控物資區財政支持保障,採購了90套紅外線快速篩查儀,安裝在校門口、宿舍出入口等重要“關卡”,實現了公民辦學校全覆蓋配置。區內各企業反哺社會,已有45家企業向區教育系統捐贈防控物資50類30多批次。

復學“集結號”吹響,各地新招迭出保校園安全“重啟”

廣州市黃埔區內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學生上課單人單桌並保持一定間距。

受疫情影響,學生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假”。當學生們回到久違的校園時,為了讓學生、家長們放心,全國各地規範落實防控重點措施,每所學校都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

青島市高三複學的入學防控第一關,從“家校交接”開始。在家長的護送下,青島三十九中(海大附中)高三學子錯峰分批次返校。數名交警在路口疏導交通,設立單向進校通道。教師志願者、保安等教職人員齊出動,在校門口附近測量學生體溫、為學生行李消毒、幫學生運送大件行李。

從復學第一天至今,近半個月來,學生們在假期中的項目式學習成果在復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愛心小推車、紫外線滅菌燈、紅外線測溫槍、紅外線測溫門等閃亮登場……參與制作的同學表示,雖然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樣戰鬥在抗疫一線,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做出貢獻。

“一開學發現少了室友,缺了同桌。” 鄭州七中學生所調侃的是班裡實行的分班級。鄭州七中實行小班教學,每個班不超過35人,每個人前後左右間隔不少於1米。楚東昇是高三(1)班的班主任,他帶的班級被拆分成A、B兩個班。同一節教學內容,他將為A、B兩班各講一遍。楚東昇說:“雖然工作量較之前有所加大,但能面對面為學生授課,還是挺激動的。”

“復學碼+核酸檢測”

雙重保險保復學

4月26日上午,從老家趕回常州的江蘇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學生胡松佩,“一出站,就看到了學校鮮豔的接站標誌,眼淚差點掉下來。”

一敲定復學時間,江蘇理工學院立刻行動,組建了由學校13位青年教工團員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前往常州市客運總站、高鐵北站、機場接站點,開展體溫測量、“蘇康碼”查驗和身份核驗等工作。同時,租用了100多輛手推車,準備了校內巴士,為同學轉運行李。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返校前,必須核實“一碼一表一圖”,即核查健康碼,提交“返校前健康信息表”,提交14天的路線軌跡圖,據此排查確認學生返校名單。“不符合返校要求的學生暫緩返校,做到復學審核工作精準、無誤。” 校長楊勁松說。

復學“集結號”吹響,各地新招迭出保校園安全“重啟”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返校前進行健康碼核查

借力一個小小的健康碼便能做好返校前無接觸的健康監測工作,健康碼的出現,為疫情之下復學的防疫防控工作帶來了數字化的解決方式。

健康碼的出現,最早是在2月,用紅、黃、綠三色動態管理個人健康碼狀況。隨後,騰訊也推出健康碼解決方案。伴隨多地明確開學時間,為做好校園疫情防控,配合各省市疫情防控指揮辦,騰訊推出復學碼,目前已經在廣州、深圳等地落地。

“通過復學碼,建立起校園電子健康系統,為大學、中小學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手段,從而打通教育局、學校、班級、家庭四級聯動,形成校園復學防控工作的管理閉環,助力學校安全復課。”騰訊相關負責人說。

復學前,多地組織學生和教職工進行核酸檢測,切實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對於哈爾濱市的高三學生而言,他們的復學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復課第三天時,因哈爾濱出現疫情反彈,原本定於4月中旬的初中畢業學年復課時間被叫停,已經復課的高三師生如何防控成為家長關注的熱點。“為確保高三學生復課安全,哈爾濱從4月20日開始,對高三複課的教職工、學生及家庭成員分期分批進行、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哈爾濱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彥懷錶示。

講“防疫”談“心理”

開啟求職“雲”模式

復學第一課是各學校的“重頭戲”。記者瞭解到,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已提前要求各校做好復學第一課準備,提供相關指引手冊、視頻,各學校報備方案。27日當天,該區首批覆課的33所學校結合疫情生動開展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生命教育、責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

據悉,黃埔區集結區內19位專業心理教師開通疫情期間心理援助熱線,製作了20節心理防疫微課,各學校安排心理輔導老師及諮詢電話。

青島高三學子期盼已久的“開學第一課”,是一場特殊的“雲直播”。青島三十九中邀請到山東省級醫療專家組成員、青島市抗新冠疫情專家諮詢組副組長、青島市醫療專家組組長孫運波教授,通過直播的形式分享一線抗疫故事。

連日來,鄭州各學校實行分班級、分時段錯峰入校。為避免集中就餐帶來的風險,鄭州九中實行盒餐分裝、錯峰取餐,單人單桌按編號入座。鄭州七中住宿採取對角線床鋪入住,進出走閉環路線,多舉措確保在校學生用餐和住宿安全。

為加快解決學校測溫人數多、速度慢的痛點問題,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借力科技,用上了疫情防控智慧測溫消毒通道設備——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該設備安裝在學校大門處,實時採集體溫數據,減少接觸風險。

復學“集結號”吹響,各地新招迭出保校園安全“重啟”

學生經過AR測溫儀和體溫槍“雙保險”測溫才可進入校園

如何保障中高考生備考?就業咋解決?黃埔區將集中力量組織好4月29、30日全市高三統一測試,召開全區分析會,為每一位學生綜合評價前期網上備考情況,診斷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整策略,提高復課後備考效益。同時,有針對性地調整復課後的教學起點,科學制定分層教學方案,更好地開展中考備考工作。

蘇州科技大學積極探索線上辦公“雲”模式,開展就業“雲”招聘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雲”服務,實現就業“雲”簽約。學校主動對接政府人社部門,廣泛邀請用人單位舉辦網上招聘會和空中宣講會,與南京、南通、無錫、蘇州及下屬各區等人才中心對接,合力舉辦線上專場招聘活動。

華南理工大學把學生就業工作全部轉到線上,推出畢業生一站式求職服務雲平臺,並推出《關於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目前,畢業生就業進展總體平穩,就業水平與往年基本持平。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