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的由來

香山寺的由來

在河曲縣城東北20裡的樓子營鎮有一個辛家坪村,村的南山腰建有一古寺廟叫香山寺。寺院坐北向南,有前後兩院。前有天王殿三間,上有磚築樓殿,兩側有鍾、鼓二樓。後院有正殿三間,硬山頂,兩側是東西禪堂。建築年代大約是明代,成化、雍正、光緒,民國均作過修葺。近年來,辛家坪村民又集資進行了大面積維修,修復後的寺廟完好,成為河曲縣又一名勝旅遊景點。

每逢農曆四月初八,香山古寺要舉行盛大廟會,由於廟會盛況空前,吸引著秦、晉、蒙三省的無數邊民旅遊,觀光者人山人海,每當登臨正殿人們總要問起塑像開山祖師的由來,村民們總也喜歡在人多廣眾之時談論香山寺開山祖師——曉庵師傅的神奇傳說。

曉庵師傅,姓氏名某都無法查考,據明代古本《河曲縣志》記載:“曉庵上人為文殊化身。明未來到舊縣城住在大寺內,後移居海潮庵,好書法。上人與本縣仕宦苗凌漢為友,苗凌漢從師上人學習書法。崇禎元年王嘉胤起兵造反,經府谷來到舊縣,官兵至海潮庵山門前,只見上人手持禪杖立於寺門外,金光燦爛,於是士兵不敢上前,避於寺內民眾安然無事,免於災禍。在王嘉胤攻破縣城的前數日,上人忽然離去,苗凌漢去訪,見牆壁上留有字跡:“犬貓隨我去,休教流落野人家”,於是苗凌漢也悄悄出走。曉庵上人離開海潮庵來到辛坪香山小寺,看到這裡緊挨黃河背靠山,是塊風水寶地,就決定常居此山,重建寺院。

據傳說:“曉庵師傅來到小寺內的第二年,經籌劃開始修建,自動工之日起足有數月,儘管民工們很賣力氣但進度很慢,有一天,一個快嘴民工對著上人說:“師傅,我們頂著烈日這麼長時間了連頓葷腥飯也吃不上,每天素食我們實在吃不下去了,今天給我們吃一頓餃子哇。”曉庵上人看著民工受的汗手汗腳也實在可憐,隨即就答應了,並提出條件說:“第一在我做飯時不許任何人偷看,第二做出飯進任何人都得吃。”民工聽後笑著說:“可以”。可是,到了半前晌了,還不見曉庵上人動靜,那個快嘴人又說:“師傅你看天不早了,還不做飯?”曉庵上人抬頭看了一眼太陽慢騰騰地說:“不忙”。又過了一陣,眼看烈日從頭而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師傅要是真的給我們吃餃子就動的手了。”曉庵師傅頭也沒抬,還是那句話“不忙”又過了一陣,眼看中午了,那個快嘴民工又說:師傅是不是不給我們吃餃子了?“曉庵上人這才動身說:“開始做餃子,半個時辰咱們吃飯!”曉庵上人一走,民工們就又互相遞答開了。有的說:“他是個活神仙也做不出來!”有的說:“說不定也能做出來,既有吃刀子嘴,就有屙刀子屁股。”說來說去,誰也說不出個道貌岸然道貌岸然來。突然那個快嘴人跳起來說:“我去偷看一下不就清楚了嗎?”於是他就偷偷來到廚房外,添破窗紙往裡了,起先因為家裡汽淌火燎甚也沒有看見,慢慢細瞅,他才發現曉庵上人盤腿坐在鍋蓋上,緊閉雙眼雙手合十,嘴裡念著經,鍋裡熱氣淌淌直往外冒,餃子撲通撲通直往下跌,就是不知道餃子從哪裡來。他心裡暗暗盤算,“這肯定是他念起經來住裡屙哩,這還麻煩得人能吃成哩。”他一連連想一邊走來工地。眾民工見他回來了,忙著就問:“怎地圪”快嘴人倒是多了個心眼,沒敢給人們說屙餃子這一回事,他只是淡淡地說:“快呀,正做著哩!”過了不多一陣,果然上人來叫眾夥吃餃子,一群人一下都去吃飯了。只有那個快嘴人假裝解手從一邊溜開了,他怎盤算這餃子吃不成,反正離家也不遠,一會就到,於是。他忙的往回走。嗨,結果剛下山就突然得了肚痛病,好象有人往斷揪他的腸子哩,頭上豆大的冷汗珠子直往下滴,又過了不多一陣功夫便暈倒在地甚也不知道了。再說曉庵上人在廚房裡安排人們吃上飯以後,一整點人數發現差了一個,經查對才知道差了那個快嘴人,問眾人說:“他幹甚去了。”人們誰也不知道,有的就給曉庵上人說:“他偷看你做飯來了。”上人一聽,忙說:“壞了。”忙著就往外面追,剛到山底,就看見躺著一個人,仔細一看便是那個民工昏迷不醒眼看就不行了。曉庵上人急忙跪倒在地,頭朝西方就叩頭,就唸經,又在他身上點劃了一頓,多嘴民工才慢慢醒過來。民工被救活以後,上人問他:“你學得疼不疼了?”民工說:“還有些疼”。上人引上他就走,回到寺內廚房裡,給他撈了一碗餃子說:“你趕緊吃哇,吃完了就好了。”他接過這一碗餃子來好不容易吃了一半,就放下了。結果他肝痛的病就從此留下了尾巴,一到天陰下雨時,他就要肝疼,一吃餃子就好,真是窮漢得了富漢病,後來有人說,曉庵上人根本不是屙餃子,那是打坐唸經,請來天上的七仙女捍的,誰要不吃,七仙女就要發怒,誰要不吃就要叫認肝痛死。要不是曉庵上人救他,就是十個命也不行了。

據說,有一年,施工民眾正在修造寺院屋頂,當時天氣十分炎熱,曉庵上人手中提著一個壺荼來到施工場地,招呼民工說:“請大家休息一會,今日老僧為眾善設一荼”,於是,大夥全部停工休息剛剛坐下,急見山崩地裂,房倒屋蹋,嚇得眾民工冷汗直冒,而屋倒只小狗,眾民工均倖免於難。上人帶來的一小壺荼供就坐十數人喝了半天。

又說一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眾民工與曉庵上人圍坐、談天,忽然上人雙手什入定,不一會醒來說:“河南好麥,揚州好燈,我剛才去兩地走了一趟。”大夥不信,於是,上人從袖中拿出一把麥穗和一朵紙花,讓人以證實,眾民工地不稱奇,後來這一神奇傳說在本縣代代相傳。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有一年,羅圈堡一家農民,喂著一親騍騾,突然生下一隻小馬駒子,這匹小馬駒子生下來以後,見風就長,不幾天就和就像四團燃燒的火焰一樣,周圍百姓就起名叫它火焰駒。火焰駒特別兇猛,遠踢近咬,誰也近不了身,沒辦法,才老農只好讓眾人幫忙,把馬圈在一間爛房內,喂草飲水只得從窗品中放進去。奇怪的火焰駒一事,一傳十,十傳百,一日傳到寺內,上人聽說後,長嘆了一聲,對修廟的民工們說:“咱們停工算帳?”大家都秀奇怪地說:“廟還沒有修成怎就停工算帳?”上人仰頭看天說:“你們以後會清楚的!”還有人說:“廟修在半路,停了工會半途而廢的。”上人說,自有天成,馬到成功。“就這樣,打發走了眾民工以後,他也收拾了一下行李,背上就走。來到羅圈堡找到養火焰駒的農家,正巧碰到老農在院內給馬喂草,上人道了一聲阿彌陀佛說:“聽說你家養了一匹奇馬,不知能不能讓我看一看?”老農隨即指著房內的馬說:“請師傅看吧”,上人二話沒說來到窗口,那匹馬見到上人後,立即叫了起來,跑來就用嘴舔上人的手,上人在馬的頭上摸了一把說:“把你個畜生,怎就跑到這裡來哩。”說完開了門柵子就把馬子牽出院裡來,騎上就走。老農急忙大吼:“那是我的馬,你不能騎走!”上人頭也沒回,從馬上把行李拋下,老農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銀子,不一會兒上人走得無影無蹤了。

曉庵上人走後不久香山寺果然又來了個天成和尚,主持寺院,繼續修造,沒用太長時間,按規劃意圖已近峻工。忽一日,又來,一僧叫馬到和尚來到寺院裡,不幾日,香山寺修造告成,人們為了紀念曉庵師傅,俸上人為開山祖師,就在正殿給曉庵上人塑了一尊騎著火焰駒的大像。

香山寺修成之後,天成、馬到和尚天天打唸誦經,寺中有淨室一間,是上人親自設計所建。其它都很完好唯獨窗口小了些,社中人想往大擴一下,天成和尚說:“不可,每夜誦經,木魚聲響到河西數十里之遠。後來社中人把窗子往大挖了一下,結果木魚聲不能過河。

百鹿泉村有曉庵上人安下的一口大鐘,馬到和尚看了後說,那是一口神鍾,對村裡人說:“我 準備去京城走一回,你們估計我走到十成再敲,(意思是快到了)我在京城裡頭也就能聽到。”結果人們把十成聽成了石城,石城村離白鹿泉只有四十來里路,白鹿泉只有四十來里路,白鹿泉村的人估計馬到和尚已經走到了石城村,就急忙敲響了大鐘。結果本來能響在京城的這口鐘從此只能響在石城村。

據紀載河曲境內大覺寺匾,圓通庵碑都是曉庵師傅所書,魄力渾雄,人莫能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