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婚戀觀!可悲可嘆

自從張國立在央視推出“中國式相親”節目,其他衛視紛紛效仿,但看了若干期,無論是孟非的也好,金星的也罷,簡直就是一盆“大燴菜”;可惜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樣,“巧嘴難撮無情之人”。葫蘆真正覺得實在太毀“三觀”了,那些個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男男女女,男的必須是“高富帥”;女的必須是“白富美”;她們出來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找對象,而是為了長時間的“霸屏”去表現自己的卓爾不群。有的女子說自己是“丁克”;有的父母要求未來的兒媳必須養“兩兒兩女”;一位三十幾歲的男人說希望二十七歲的女人起碼十年以後才必須生孩子,並且堂而皇之的說這是為了愛護女性,就連評論者也看不下去說你讓三十幾歲的大齡女子養孩子能說是愛護女性嗎?諸多“奇葩”男女層出不窮,可謂見怪不怪,他們卻振振有詞,毫不臉紅;譬如說我真的不喜歡你了,你其實不用再躲著我了,乾脆滾出我的視野即可。看了這些節目,你突然發現,你希望的事,遲早會實現,但實現的希望,總是變了味的。昔日,葫蘆算是比較急躁和浮躁的人了,所以才學習傳統文化,知道了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的道理。但看那些男女之間背後的父母,他們的關注點又在什麼地方呢?除了家庭背景,工資收入,海外關係,有沒有愛情皆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閨女和兒子不是“格格”就是“貝勒”,能不能“匹配”?如果找個“窮黑醜”,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再說了,兩位互不相識的男女,僅僅憑著簡單的資料介紹,觀眾的起鬨,彼此的爭搶,就稀裡糊塗的被主持人“硬生生”的給“撮合”到了一起,這樣對待愛情,實在有失大雅,也是對愛情兩個字的不尊重。人生是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愛也一樣,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許多人曾經想不通,為什麼這麼長的街道,容得下這麼多人的城市,怎麼會容不下你一個人?後來我弄明白了,是個別人的心中有更長的街道,更大的城市,更深的慾望,最起碼,連愛也留不住他或她。如此的牽手換得的不過是兩個人很隨便的一次免費旅行而已,真正的相濡以沫恐怕在旅行結束以後可能早已蕩然無存地相忘於江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