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作者:李锦 李锦解读国资新闻


我将在第一时间解读国资国企政策与重大新闻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智慧对“十四五”规划的启示

--怎样做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之二)


按语 18日,在国家发改委国合院的课程中,我以《决定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的36条要素》为题,讲了36条,亦可称36计。第19条是“九大领域产业是国企“十四五”规划产业转移的重点”,实际上是讲的“变计”。在讲这点时,我把习近平强调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精神引入到十四五规划中来,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运用到十四五规划中来,并且以中央企业节能环保的实践来说明,因为有几百家企业的十四五规划中要对环保作为分报告,以事例讲,有助于理解。

有些内容在讲述时并没有展开,在整理文稿时做了补充。因为这一条,突出讲了主动求变精神与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求变特色,特把这一部分抽出来先行发表。不少朋友认为我讲的东西对他们有用,希望我再整理一下。因为回到北京仍然在居家隔离,索性再写。其它34篇,将根据时间允许,陆续整理吧。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现在,讲解《决定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的36条要素》,第19条是“九大领域产业是国企“十四五”规划产业转移的重点”。这九大领域,是国企都想进入的,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怎样选择,怎样规划,需要高超的水平。我觉得,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应该强调主动求变精神。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习诸葛亮应变的智慧,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经验。今天,我还将以九大领域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为例,以葛洲坝集团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是制定规划的重要思想

2018年,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包括九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以这些产业为主,建立产业链集群甚至是世界的产业链集群,体现的是中国对全球社会治理和经济治理的贡献,也将会是降低全人类经济运行风险、有效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危机事件的重要举措。

“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这是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的。固有的思维、政策或模式,无论过去多么盛行,倘若不能与时俱进,终会有“明日黄花蝶也愁”的一天,正所谓“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由此可见,“变”是绝对的、必然的,是人力无法撼动的,犹如大江东流不舍昼夜。对于企业家而言,在纷繁复杂的变化面前,“惟变所适”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十四五规划,正是战略变化之时,重新抉择之时。尤其要学会“惟变所适”“因时而变”。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准确识变首先在于对外部环境变化要有敏感的洞察力,善于“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既可以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也可以从“履霜”而知“坚冰至”。这不仅需要企业家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更要具备宽广的观察视野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断提高预测变化的能力,从而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当情势有变时,就能迅速反应,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然而多数人只能在事后被动地接受变化,只有善于识变者才能识微见远,在变化之前作出前瞻思考,在综合各方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抵近事实的分析与判断,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化。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艺术对我们的启发

这方面有位了不起的规划大师,大家都知道的诸葛亮。汉晋之间的群雄纷争,孕育了战略规划思想的空前进展。此后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构思和设计,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国的模式和框架。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一直在美、俄、中的大三国模式下生活,挖掘三国战略的文化积淀,寻找战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对我们做十四五规划有启发意义。昨天,我与央企中智集团山东公司伦念红总经理他们讨论十四五规划编制时讲到诸葛亮是一位规划大师。

诸葛亮做了两次规划设计,都堪为绝笔。公元204年,刘备得罪了曹操,便到在刘表手下混了四年,毫无建树。日子过得很沉闷,没什么发展,后来刘备去南阳找了诸葛亮,诸葛亮替他做了一个规划。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隆中对”战略构思上,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由于刘表、刘璋的短见和失策能够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可以先占领荆州,占着成都之后争取汉中。按照这个规划七年后,把成都打了下来。诸葛亮这个七年规划很了不得。“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然后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这一构思打动了刘备。大家看,这个七年规划做得多好。以后,刘备完全是按照这个规划做了。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诸葛亮还有一件事情,是适应变化,随机应变,对规划正确实施。大家也知道曹操赤壁大战号称80万大军,实际上是20万。而东吴加刘备不到10万人。诸葛亮预测形势时,发现曹操是北方军队,会骑马但不适合水上作战,很多人晕船。后来庞统替他出了一个计谋,把船都连在一起抵抗风浪。这时候曹操也担心对手采用火攻。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曹操、诸葛亮和周瑜也都想到了火攻。但冬天通常是刮西北风,不会有东南风。诸葛亮最了不起的是了解气候,识变能力比曹操和周瑜高出那么一点。他知道有一场东南风在冬至这天即将到来,才有了借东风的故事。他装神弄鬼,设坛呼风唤雨,忽悠了周瑜。还有一个细节,周瑜要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他立下军令状。到第三天五更时分,下大雾,曹军水军都督听到战鼓声和呐喊声,心想一定会有埋伏,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在江边一字排开,向江中放箭。当稻草人上的箭插满时。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只调头迅速离开了。

这两件事情,说明一个智囊的识变应变能力在规划制定与实施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诸葛亮有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能力,“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诸葛亮这样的智慧与能力,全在一个“变”字上。做规划、出计谋、出良策,都要识变、应变、求变能力,最后才能出奇制胜。所以说,诸葛亮做规划对整体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基础上,能够变化,这是一等的能力。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科学应变的关键在于随机应变,而随机应变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因为客观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企业家面对的工作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对客观情况进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详尽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客观环境,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审时度势、处变不惊,从而作出合乎客观规律的正确决断,最终妥善应对变化、处理矛盾。才能在新的规划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诸葛亮的规划成功,是对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对刘璋的昏庸无能,都有清晰的了解,取荆州与四川,随机应变,是正确的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巴蜀”、“荆州”“益州”“宛洛”“秦川”,怎么转型升级,开发这些领域,企业的产业选择,同样需要这种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葛洲坝集团的环保产业转型经验值得借鉴

好的,我们再回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来,举一个例子吧,譬如节能环保产业。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基本完成,拉动经济急需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而环境产业能够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前几年,我到武汉葛洲坝集团去调研,发现他们的聂凯、陈新华,产业转移应变能力就非常强。他们本来是做水电建设的,没有水电项目做了,规模也缩小了,被中能建集团合并了,一级央企变成二级央企。葛洲坝集团2013年在建筑业萎缩情况下,做出大胆向新兴产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决策,高举高起,大起大落,一举压缩126个产能过剩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投资等方式向43个民企参股。很快进军节能环保、污染治理、高端装备制造、水务、新能源等领域,环保产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通过加快抢占环保产业制高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占半壁江山,完成了由“灰”变“绿”的华丽转身,2013年至2016年,葛洲坝集体年度营业收入从500多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重要的是绿色环保达到500个亿,全国第一。也为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革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样板。我与他们说,你们应变能力太强了。下这么大决心太不容易了。你们就这样发展,如果国家对央企重新排队,将来有希望变成一级央企。因为环保这一块,没有大央企。后来他们的经验也没有总结成,没有推出来,心中觉得欠了什么。这两年他们的环保是多少个亿,就不了解了。在聂凯、陈晓华的身上,就有诸葛亮那种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素质,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前面有种主动求变能力,效果也好。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聂凯、陈晓华他们早布局了七年。现在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很激烈。环保产业将放弃之前的粗放式发展,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经过2-3年的格局重塑,未来行业格局将形成国企央企主导投资、民企专注细分市场技术的新格局。这一年来,那些国企和央企投资上千亿介入环境产业,并没有出现很危机的状况,反而是那些大型、重资产的民企,如东方园林、启迪桑德、清新环境、碧水源出现了现金流危机,被迫或主动地让央企进入,有的上市公司由央企控股。环境产业中出现问题的大部分是上市企业,这些上市公司负债率普遍高企。个别企业过于激进,短债长投、资金错配,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我国环境产业出现的最为剧烈的变动:国企进场。国企和央企进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地方政府为了避责,反正我请了实力最强的国企或央企来做了,再治理不好就不是我的责任了。而治理项目交给民企就不同了,要是治理不好,不仅要担责,还有与民企存在利益输送之嫌。截至目前,128家央企中涉足生态环境产业的央企有53家,包括中节能、五矿、中建、光大国际、三峡集团、葛洲坝、中车等等,几乎涵盖了环境产业的所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在节能环境产业重点领域培育骨干企业100家以上,这肯定是十四五的任务。这其中,中交环保主业是做水运、道路桥梁和港口建设的;中车环保、中铁环保主要是从事铁路建设的;中电建和中节能主业是电力;中建水务主业是房地产、居住建筑项目和办公商用建筑项目开发,中冶环保主要是从事钢铁建设的。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在节能环境产业重点领域培育骨干企业100家以上。节能环境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并没有完成。十四五期间,又要拿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了。建设央企每家都有环保任务,我们应该反思了。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葛洲坝集团在环保产业起步早,部署快。这是陈晓华董事长在会上。

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的是生态环境治理领域,这个板块主要包括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工业固废治理,土壤修复等以工程项目为主,这类企业主要服务的对象和项目是地方政府或工业企业以及大型国有企业。据了解,近两年国企进场的势头非常猛。具有国企背景的地方环保集团也纷纷组建,杀进环保市场。目前是“大鳄”跨界者在加速布局环境产业。国企新力量的进入,将加剧整个行业竞争和整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环境产业也将形成国企央企主导投资、民企专注细分市场技术的新格局。当然,环保产业从政策推动到市场驱动型会有较为长期的过度,期间,越来越多的环保资源(固废、废水、废弃等)随着技术创新将变为新的资源,环保的标准化、产业化、智能化、环保资源货币化、证券化、市场化将越来越明显。目前,环保产业急需技术创新、基础技术创新、高附加值技术的创新和模式创新,其中基础材料技术的突破成为消耗污染物存量、解决各种环保问题的当务之急。但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环境科技的研究水平整体处于国际中上水平,距离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仍有10——15年的差距。

我这里重点讲一下环保产业。其它8项,每项都要在十四规划中提出来。特别是8 家建筑央企都会有向环保进军问题。在十四五规划中,立项成为分报告。我觉得,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应该强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精神。

重大产业转移,往往是在危机和挑战后形成的

疫情爆发后,直接影响了全球产业链。日本、德国、美国,美国对中国产业依附程度最高,30%左右,越是依附程度高的,就越是受产业链的影响。接下来去看,继续下去,企业难以为继,大量工人失业,企业贷款就会变成坏账,坏账变成银行的大量不良率。我们是按照全球产业布局形成的,会使产业链上其他国家受到直接影响,反过来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现在美欧产业链加紧回归,变局出现。我们必须未变。不变也不行。向哪里变,九大新兴产业是方向。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加速趋势,中国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且同属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势必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互相竞争,中国国有企业之间在产业转移中也互相竞争,比国际竞争甚至更激烈。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如何抓住此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诸葛亮 搞好国企“十四五”规划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既然变化不可避免,一味等待观望不如主动寻求变化。而制定十四五规划,本身就是求变的过程,不变也要变。田忌赛马利用同样的马匹,只是调换了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能得到转败为胜的成功结果。在目前的十四五规划制定中,提倡中国的各级政府、国资委、国有企业主动求新求变,敢于更新观念,破除守旧思想,跳出惯性思维,全面、客观、发展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中追寻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勇于冲破陈腐观念的羁绊,敢于破除过时体制的束缚,努力闯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上面讲的9项新兴技术,就是方向,进什么,怎么进,进多大规模,竞争对手是谁,这中间变数多,需要识变能力。

在十四五规划制定中,要准确识变,科学评估。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对全球产业格局、经济发展、各国治理方式的影响极为罕见。历史反复告诉我们,重大产业升级、重大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新体系,往往都是在危机和挑战之后形成的。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的科学论断,辩证看待危机和机遇,善于从危中求机,化危为机。

“九大领域产业是国企“十四五”规划产业转移的重点”。我们在做十四五规划时,必须主动求变。在科技创新这一“硬核”力量上,我们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奋力突破“卡脖子”领域。

好的,今天就十四五规划时进军九大新兴产业,谈点看法。把习近平同志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精神运用到十四五规划中来,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运用到十四五规划中来,并且以中央企业节能环保的实践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能有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