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階段,孕7月起才是胎兒“猛漲期”,過早進補反而有礙發育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好孕”來襲是很多家庭共同期盼的好消息,一些人早就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準備,一些人則是慌亂中倍加小心,生怕一個不留神“好孕”遠離。

為此很多孕媽尤為重視孕期營養,生怕虧了胎寶寶的營養吸收,可實際上,懷孕期間,“想當然”地穩胎進補,很容易陷入誤區,起了反作用力。

案例

同事劉玉和老公結婚4年,始終處於備孕階段,但“好孕”卻總是姍姍來遲。這曾一度令夫妻倆倍感沮喪。

就在兩人對自然受孕不抱太大希望的時候,一個生命種子卻驚喜地在劉玉的子宮中生根發芽。

這個好消息已經驗證,立即讓全家人都跟著興奮起來,紛紛感慨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水到渠成”迎來了家庭“下一代”。

孕育階段,孕7月起才是胎兒“猛漲期”,過早進補反而有礙發育

就這樣,劉玉順利地邁入了孕期保胎的生活節奏中,從懷孕初期,她格外重視自己的飲食健康,原本愛吃的零食一概不碰。

老公也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各種營養豐富的美食,孕期食譜可謂安排得滿滿當當,極為豐盛,更富含營養,這也使得剛剛邁入孕中期的妻子,體重直線上飆。

可就在全家人沉寂在即將有新生命誕生的喜悅時,孕中期的首次產檢,醫生卻發出了“預警通知”。

從孕期產檢數據上看,劉玉因為連續幾個月的營養補充,出現了妊娠糖尿病的徵兆,導致媽媽吸收多,胎兒吸收少,寶寶發育狀況令人堪憂。

這一切的源頭就是沒弄清胎兒的發育規律,營養成分補充太早導致的,營養補充先行一步卻導致弄巧成拙,讓自己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不說,還因此而導致胎兒出現發育不良,得不償失。

孕育階段,孕7月起才是胎兒“猛漲期”,過早進補反而有礙發育

補得早不等於是補得好,要學會抓住猛漲,合理進補

實際上,孕婦應當把握胎兒的發育猛漲期,在進入懷孕第7個月之後,藉助猛漲期優勢科學進補,為胎兒的健康發育添助力。


1、分段式補充營養

孕婦在進行營養補充的過程當中,應當選擇在合適的時期進行不同的營養攝入。

  • 孕早期的時候,受精卵會出現細胞分裂,初步形成胎兒的大腦和神經組織,並逐漸生長出器官雛形。在這一階段應當注重維生素、鈣質、鐵等微量元素的補充,可以從食物當中適當獲取,也可以依據醫生指導選擇適宜的補充劑。
  • 孕晚期時,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期,要注重DHA、鋅元素等營養的補充,促進孩子腦發育,讓孩子可以更聰明。


孕育階段,孕7月起才是胎兒“猛漲期”,過早進補反而有礙發育

2、側重式補充營養

這種補充方式主要強調的是在不同的懷孕階段,可在原有的營養均衡的基礎之上增加側重補充點。

在進入孕中期或孕晚期,胎兒會加速骨骼生長和器官發育,聽力和觸覺等也在逐步形成,在這一階段可側重補充維生素A、鋅元素等。

孕育階段,孕7月起才是胎兒“猛漲期”,過早進補反而有礙發育

孕七月進入“猛漲期”後,胎兒的營養需求有哪些?

1、DHA——腦發育能量

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希望自家寶貝有著聰明的大腦、敏捷的思維。進入孕期第7個月之後,胎兒的大腦溝壑逐步形成,可以多吃一些深海魚類或是核桃,獲取充足的DHA,有助於孩子更聰明。

2、鈣元素——骨骼生長更強壯

骨骼的生長髮育離不開鈣元素,在進入孕晚期階段時,不僅是孩子的大腦生長衝刺期,也是孩子體格生長的衝刺期。

孕婦體內的鈣質需求量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增加,想要讓孩子獲得充分的骨骼強度,母親需要及時補鈣以促進孩子的骨骼生長。

孕婦在進入胎兒猛漲期後,要注意多曬太陽不僅自身鈣質容易吸收,也能夠讓寶寶的鈣質吸收更充分。

孕育階段,孕7月起才是胎兒“猛漲期”,過早進補反而有礙發育

3、脂溶性維生素——促進發育的重要能量

所謂的脂溶性維生素,指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合理攝入,能夠促進胎兒的健康發育。

如果在胎兒猛漲期,維生素a補充不足,很有可能會導致胎兒早產,也可能出現宮內發育遲緩的情況,使胎兒的正常體重數值低於平均值。

這一階段維生素d缺乏,則有可能會導致胎兒在降生之後出現骨質軟化症。

女性除了要在孕期防止過早進補而引發“補不受用”的情況之外,還要注意營養補充過程當中的營養均衡性,只有掌握了胎兒在不同孕期階段的生長狀況,才能夠補得更恰當、補得更科學。

寶媽們,你們學會正確的營養補充方式了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