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互聯網時代,一向講究用戶為王,探索並滿足用戶的需求也成了互聯網企業的第一生存法則。2015年,百度率先推出語音播放新聞功能,2019年,今日頭條上線語音播放新聞功能,內容平臺相繼上線語音播放功能的背後,是用戶獲取知識方式的進一步升級,也反映了有聲閱讀市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據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和未成年人有聲閱讀繼續較快增長,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而移動有聲APP平臺已經國民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同時,“聽書”的群體也呈現出明顯的特徵,如國內最大的音頻平臺喜馬拉雅用戶主要分佈在一二線城市,用戶群體主要在20-35歲,集中在80、90後,且男性比例較高。

數字+互聯網技術加持下的“聽書”,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那麼,它所創造的價值在哪兒?

01知識獲取門檻降低

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淘寶進入了“商品品類無邊界”的時代。而音

頻平臺則創造了一個“知識獲取低門檻”的時代,讓讀書成為一件平常事兒。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25-64歲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僅有17%。這也就意味著我國還有83%的居民僅受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教育。對於這83%的居民而言,讀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是理解力還是思維能力都難以跟上。

但是,聽書不一樣。講述者因為要通過“講”的方式,幫助用戶達到“閱”的精神含量,實現情感共鳴,所以就會對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然後將內容消化,進而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傳遞給用戶。對於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用戶來說,聽書更注重新知識的獲取,而對於受教育水平較高的用戶來說,聽書更注重背後的邏輯與講述者的思維方法。 同時,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在考慮知識獲取方式的時候,也在考慮獲取成本。假如,一本紙質書的價格在50元,購買的數量越多,成本也就越高,“買不起書”也成了一部分人不讀書的理由。而聽書卻可以幫助用戶無限降低邊際成本,如,在喜馬拉雅平臺用戶購買之後,VIP內容便可以隨時、隨地,並且不限次數地聽,而用戶聽的內容越多,也就意味著知識獲取的成本越低。

也正是因此,音頻平臺的付費轉化率逐年升高。2019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期間,喜馬拉雅的付費內容超過200萬條,超上一年同期45%,新增付費用戶佔比達25%。而第二屆喜馬拉雅“423聽書節”,付費用戶更是超過了3283萬,播放量累計達數十億次。

值得一提的是,有聲書幫助眾多用戶降低知識獲取門檻與成本的同時,也在慢慢改變視障人士的生活。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視力障礙人群數量多達1700萬,視覺損傷導致他們在學習、交流方面存在諸多障礙,而聽覺則成了他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選擇。基於此,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一直在用聲音為助殘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在今年的423聽書節,喜馬拉雅更是聯合中國盲協共同發起了有聲圖書館項目,旨在為盲人群體打造一個高質量、有溫度的免費有聲閱讀館,讓喜馬拉雅成為我國1700多萬盲人群體最貼心的精神文化家園。

以耳代目的價值正在逐漸釋放。對於越來越多的人來說,讀書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02內容整合,提升效率

新模式的誕生,往往伴隨著效率的提升。誕生於互聯網時代的網媒,取代了傳統的紙媒,以傳播速度更快、信息覆蓋更廣等特點進入人們的生活。而音頻最早的原型是誕生於1940年的電臺,但是因為網絡電視的衝擊,而逐漸衰落。 直到2013年左右,電臺才藉助互聯網技術重新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以喜馬拉雅為主的一批音頻平臺,也是從那時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它們藉助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對知識、內容進行了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的劃分與篩選,從而組成多個垂直細分頻道,幫助用戶在海量的內容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同時,平臺還會根據大數據進行內容的個性化推薦,進一步縮短用戶的決策時間。

而好的平臺資源也有助於用戶獲取內容的效率,因此,喜馬拉雅一直致力於海量經典資源有聲化。在今年的423聽書節中,喜馬拉雅聯合政府機構、出版社、大咖、明星等共同發起建立有聲圖書館。張愛玲、博爾赫斯、白先勇以及東野圭吾等多人的經典名著也出現在了此次423聽書節中,喜馬拉雅希望將更多有價值的書,通過音頻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用戶。

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聽書雖然能夠將聲音作為介質進行傳遞,演繹不同的場景,但依然有用戶覺得與作品之間有距離感。基於此,今年的423聽書節,喜馬拉雅不僅引入了眾多經典名作,還聯合一些知名作家、大出版社,以直播的方式與聽眾們“面對面”交流,近距離傳遞閱讀的力量,分享背後的讀書故事。

在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不斷優化自身傳播方式,激發大眾聽書熱情的同時,平臺上越來越多的用戶也找到了自身與音頻之間的平衡點,不斷提升自身獲取內容的效率。當代的年輕人沒有很多的空閒時間,但有太多的零碎時間,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聽書。

有用戶表示:“我非常喜歡讀書,但是有時候沒時間,或者是各種限制,而聽書可以一邊聽一邊做事情,睡覺前貼眼貼,就可以聽一會,走路也可以聽一會,做家務、做飯都可以聽,所以我會選擇聽書。我有《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但一直沒時間看,斷斷續續,兩年多都沒有看完,是喜馬拉雅讓我讀完這部名著”。

03 當代人需要共鳴與陪伴

不管是早期的電臺,還是現在的音頻,之所以能夠一直存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具有陪伴屬性。而這種屬性,在21世紀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越來越多的80、90後走上了買車、買房、還貸的漫漫長征路,開始負重前行,神經猶如一根緊繃的弦兒,生怕一不小心就斷了。 而在職場上,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夠敞開心扉的人越來越少,他們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沒有認同感。有人說:再有趣的靈魂也怕孤獨。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20-35歲之間的人喜歡聽音頻的重要原因,他們需要一種媒介去撫慰自己內心深處的孤獨,也需要在書與聲音中,找到一種共鳴與陪伴。成年人的孤獨並不是忙碌就可以替代的。一位有著3個孩子的媽媽說:“我有三個孩子,平常一直在家裡帶小孩、做家務,還要在家裡加工一些內衣,每天面對這些,壓力很大。有聲書可以陪伴自己,至少不會讓我太無聊、太累,我覺得聽有聲小說就是在幫我釋放壓力。”

當生活給了我們太多負擔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內心深處給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空間,一個可以跟隨聲音而不斷變換、釋放自我的空間。

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喜馬拉雅上有一位大五醫學專業的學生說道:“有段時間失眠很嚴重,天天凌晨三四點睡不著覺,有聲書對我來說有一種催眠的作用。就像黃磊《天一生水》裡的那句話一樣,當不習慣久了以後,就會漸漸變成一種習慣。也是因為那段時間,我真真正正喜歡上了有聲書。神隱的音色能從少女音到60歲大媽的全音域制霸型,給我的感覺就是青山裡的泉水,清靈而婉轉,有的時候更像是鄰家的大姐姐,讓你能夠有一種心靈羈絆”。 不少使用音頻平臺的用戶,初期都是衝著補充知識、沉澱自己去的,但真正接觸之後,卻

發現音頻成為了我們與年邁的父母之間一道溝通的橋樑。“疫情期間,我老婆和倆孩子在浙江。我回了老家,陪我老父。我父親76歲了,眼睛看不見,但耳朵心裡明光。我們一起聽了李慶豐的《白蛇傳》《中國神仙譜》《西遊記》,甚至《浩然的爸爸講故事》,講民間神話傳說等等。在家宅的一個多月,真的是靠喜馬拉雅陪伴,甚至成為連通父子溝通的橋樑。

我記得,那天夜裡,外面下著雪,很厚,我在床上寫公眾號,父親在聽廣播的封神榜,一直到夜裡三點多,最後不讓我爸繼續聽了。第二天雪很大,白茫茫一片,我們睡到早晨十點起來。我的感覺是,聽書之聲,就是這麼安寧。儘管外面疫情紛擾,我們在偏遠村落獨居。”喜馬拉雅上一位渴望知識,希望通過音頻不斷沉澱自己的用戶說到。

“聽書”對當代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情感上的陪伴,而這也使得眾多音頻平臺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同時,它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出口,讓文字突破二維平面,為聽眾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聽覺盛宴。

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喜馬拉雅,正在拯救年輕人的孤獨感

【黑馬商圈·資源推薦】麥樂多網紅麥片、鍋圈食匯、買條活鮮Bfree母嬰、百淬&限糖主義、鬚眉丨小米生態鏈產品優良之造、芭黎之花進口葡萄酒、時間煮酒.....300家大消費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清單立即點擊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