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聊齋》裡有一篇“嶗山道士”的小說。說是一個人去嶗山學道,學了三年也沒有學到實用的法術,在他苦苦哀求下,老師父終於答應教給他一個空身穿牆的法術。這個人學會後就要下山回家。臨行前師父對他說:你下山後要潔身操守,否則法術就不靈了,他滿口答應。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回到家後,他到處誇耀自己學會了法術。有一天,他對妻子說,再堅硬的牆我也能穿過去。妻子不信,還嘲笑他吹牛。他也不辯駁,閉目唸誦咒語,頭一低,就衝著家裡的牆走過去……結果,不但沒穿過去,頭上倒撞起了一個血疙瘩。妻子大笑不止。他心裡埋怨道:老道士的法術咋不靈了?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自從看了這個故事後,我對這座“海上仙山”就有了莫名的期待。終於有一天,我坐上了拜訪嶗山的火車。雖然青島不是第一次來,但是從火車站出來還是不由自主地向東拐,去了棧橋。這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一百多年的古建築,是青島的標誌,也是觀望青島景色的絕佳之處。迎著海風,眺望著茫茫大海,看海燕在雲海間翻飛,胸間自然會生出“對海當歌,人生幾何?"的發問。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地球上最古老的就是海洋了,它是時間和空間的見證,其次古老的就是山。在地球上,山老,還是水老,誰知道呢?如果把山和水,用化學的原理分解,並且不停的分解下去,那最後形成它們的物質是有什麼?從何處而來?宇宙之謎、地球之謎、所有的物質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迷!也許這就是佛學和神學的魅力所在。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去嶗山時,天陰,有小霧,海邊城市霧多是自然現象。公交車沿著海岸線彎彎曲曲地向嶗山駛去。到了嶗山景區大廳,才知道登嶗山有三條景區路線。有一條能登到嶗山頂,但無海可看。另一條路線我也不滿意。最後我只能選擇仰口景區,因為這個旅遊路線緊貼海岸線,並且還有太清宮——就是《聊齋》那篇“嶗山道士”的故事發生地,可遊。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換乘去仰口景區的大巴車進山了。車進山後,行駛在嶗山半山腰,大海就在車子下方,茫茫一片。一路上,我為司機捏著一把汗。半個小時後,路開始向斜下方俯衝,最後停在海邊的停車場。到了第一個景點:太清宮。

下了車,站在海邊,霧中的嶗山如在大海中漂浮著。很多人都忙著拍照,我也不例外。看到前面的山角處有一個伸在海里的山頭,風景很美。我便向那個山頭走去。我旅遊有個習慣,無論建築物、寺廟、還是古城、甚至一道山谷、一條大街,一個農院……我第一要做是先了解它的全貌,然後才踏下心來細細遊覽。這就像個強迫症一樣,讓我徒添了旅遊的心裡負擔。我向著那個伸在海里山頭走著,漸漸地大路沒了,換做一條小徑,然後小徑也沒有了。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我回頭一看,停車場也看不到了,被一片樹林擋住,只有我一個人孤單單站在荒山野嶺裡。前面已經無路可走,樹林、藤蔓,還有深深淺淺的溝壑……我沒有勇氣再走了,還是返回吧。回去的路上又耗費了不少時間,當我突然看到“太清宮”的山門時,才想起來嶗山的目的,本是來拜訪這個道觀的啊!而我卻南轅北轍,枉耽誤了那麼多時間。現在去遊太清宮顯然時間來不及了,車在那等著,還要去下一個景點呢!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又一次忍痛割愛,只好在太清宮門口轉了轉,拍了幾張照才悵然若失的向停車場走去。找到乘坐的那輛車,進去後才發現一車人只等著我了,歉意的一縮脖子坐進座位裡。到了華嚴寺下面的停車場,車裡的人一轟出來就作鳥獸散了,不知去哪玩了,去華嚴寺的只有聊聊幾個。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此時已是下午2點,嶗山之大真不是一天兩天能遊玩的。路邊的半山處坐落著很多旅館和飯店,有條件的話,在山裡住上一段時間,或許才能看清嶗山的真面目。我這匆匆一遊就好似瞎子摸象,走到哪算哪吧。

華嚴寺是嶗山現存的唯一一座寺廟,始建於明崇禎年間,後來毀於戰火,到了清朝初年又在原址上重建,是嶗山古建築的精華。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華嚴寺前的西側有一個塔院,塔院有一個七級磚塔和一個石塔。磚塔下埋葬著華嚴寺的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師,有兩棵松樹緊緊相抱,名為“松抱塔”;第二座石塔下葬著是第二代主持善和的屍骨。相傳善和大師以前是農民起義領袖,七次兵敗後,隨出家了卻此生。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在山裡兜兜轉轉,下來山時,已是夕陽西下。旅遊專線的最後一班車還在停車場停著。邊上有兩個等車的遊人,加上我三個人。車還發嗎?這是我們共同的疑問。眼看太陽快要落山,山間的暮靄已經籠罩上來了。我看了看地圖,決定不等車了。這是嶗山的西山頭,我順著公路向西走,一直走出嶗山,來到大路上。沿著公路又一直向西走,終於發現了站牌。有幾個人在等車。很慶幸,我及時地坐上了去青島市裡的公交。旅行路上自己給自己製造的囧事太多,幸運的事屈指可數,這次算一回。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嶗山被稱為“海上仙山”,名不虛傳;太清宮、華嚴寺…古建築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