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一、對於高端耳塞

當我們仰望星空,會看見天上星星點點的螢火之光,相距咫尺之遙。天空雖然浩瀚,卻遠不及身邊的山川大河看得清楚明晰,且巍峨滂沱。

我們對距離近的事物具有更大的體量感以及更加精細的辨別能力,而對於遙遠的事物則是採取更加“印象派”的認知方式,人為意識地縮小了比例和距離。

如果我們把這個物理角度的道理移植到具體的事情上,則很多問題就有了更加清楚的答案。

比如我就覺得照片的品質看起來都差不多,其實並不是真的差不多,而是因為我不瞭解這個領域,對照片的判斷和衡量都缺乏依據和標準,所以覺得照片的品質看起來差不多。

同理,當價格超過5位數的耳塞擺在我們眼前的時候,同樣就會有很多人覺得,這麼貴的耳機,究竟好在哪裡?有多大的差別?甚至有人會質疑,覺得頂級高端耳塞與中等價位的耳機差別沒有那麼大。

其實也還是那個原因,我們絕大多數普通燒友對這個高端耳機的領域瞭解和認知都還不夠,所以往往以猶如“遙望星空”一般的遠視角來看,覺得可能是“都是差不多大小的光點兒”這樣一個模模糊糊的“意識流”性的結論。而如果我們可以飛向太空,近距離地觀察這些“小光點”的時候,才會驟然發現,這些星球之間的天壤之別。

那麼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距離拉近一些,讓這些價格不菲的耳塞摘下神秘的面紗,讓我們可以更清楚明白地看見“高端耳塞”的廬山真面目。我想,我們一定可以有更加可觀、更有深度層次的體會和判斷,也可以讓我們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來看待耳塞這個大的領域的一個宏觀面貌。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共同瞭解一下由FiR Audio出品的這一個系列的高端耳塞——M系列。讓我們通過這樣的一次探尋,來看看這些價值不菲的耳塞,究竟各自都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差異吧。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二、關於聲音以外

1、關於FiR Audio品牌,其實應該算是個新品牌,在2018年成立於美國。當然這個品牌的製作團隊肯定不是新手,而都是具有幾十年耳機設計研發經驗的“老工程師”。在這裡我無意八卦其中的來龍去脈,總之概括起來應該就是個成熟團隊的創業故事吧。

2、FiR Audio的這個M系列包括三款耳塞,分別是M3、M4和M5。按照通行慣例,數字越大的型號越貴。如果稍微解釋一下,M3是普通型號、M4是旗艦型號、而M5則更富於“概念級”的意味。

3、三款耳機採用了三種不同的發聲方式:M3採用了一圈兩鐵的複合單元;M4採用的則是一圈三鐵;而M5則是一圈三鐵外加一個靜電的單元組合方式。

4、從外形上來看,三款耳機的外形風格基本一致,都是典型的繞耳式耳機的形狀。區別在於M5後背板為酒紅色、M4為亮金色、M3為銀灰色。這個外形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很穩重端莊,沒有特別多的花哨和誇張,就是M5的酒紅色看起來也是讓人覺得並不濃豔,而是更顯深邃溫和。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5、耳機佩戴感良好,雖然這三款耳機的重量都比較大,但佩戴起來完全沒有下墜的感覺或者嚴重的異物感。這幾款耳機戴上去貼合度非常不錯,基本上把重量比較均勻地分佈下來,就算長時間佩戴,也不會覺得耳朵有痠痛的感覺。

似乎,這個系列的耳機有私模定製版,可能更加貼合耳道。

6、包裝和配件方面,我覺得這幾款耳機的包裝稍顯過於“工程風格”了,配件方面也比較簡單。我覺得畢竟萬元級別的耳塞,這方面儘量還是應該多花一些心思的。雖然我個人也比較喜歡簡單的包裝和配件,但還是覺得這方面應該有所加強。

7、耳機採用了MMCX端口的可換線設計,讓耳機在聲音方面,具有更大的拓展性和可能性。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三、聲音

3.1 極致體驗——M5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1)素質方面,M5的表現毋庸置疑。在解析、延展、動態、聲場等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大滿貫”式的。我覺得基本上很難找到M5在素質方面的任何明顯短板。至少在我聽過的高端耳塞中,M5可以說是在素質的各個方面表現得最全面的。聲音內容的完整性、純淨度以及力量感和空間感表現都非常出色,而且相互協調。在M5的演繹下,音樂中很多原來“被隱藏”的內容都清晰可辨,特別是在大編制古典樂中,M5展現出來的樂器比絕大多數耳機要多出3-4種,原本很多一帶而過的“雜音”在M5的還原下,我們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樂器、什麼聲音,由此音樂也才更加完整、真實。一般來講,耳塞的解析力都不太是短板,都可以基本上反應出音樂的完整內容,但是如果解析力達到M5這樣高的水平層次,所展現出來的音樂內容的豐富性更是大幅度增強,讓音樂內容的整體構架具有更高的水平基準。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M5的高頻。我個人是ER4忠實的粉絲,之前也一直覺得推好了的ER4是可以代表高頻的最高水平的耳塞之一。雖然現在看來ER4的價格不算高,但我一直覺得至少其高頻的水準不遜色於很多五位數價格的塞子。但是在M5的高頻面前,ER4的高頻就顯得過於乾澀、直白甚至略有點木訥。M5的高頻在挺拔、透亮的同時,還更具透潤和韌性。如果我們以《魔鬼的顫音》為例,就能感受到ER4的高頻雖然也足夠明亮且穩定,但聲音相較之下,顯得刻板,描繪出來的小提琴在高位頻段的線條感要明顯僵硬,而M5的高頻則很好地捕捉到了小提琴音色的狀態和質感,在通透亮麗的基礎上,更顯得潤澤、韌性,聲音的線條感也細緻、光滑,延展高度也更勝一籌。

(2)調音與風格

與此同時,M5的三頻分佈是均衡的,高頻的亮麗絲毫不影響其中頻的飽滿和紮實。M5的中頻不是非常碩大,整體體量感比較適中,而中頻的密度很大、且韌性足。人聲聽起來溫和、自然,帶有一點點的輕微染色和泛音,更顯得獨具韻味。

低頻方面,應該說M5的低頻量感不少,但收放十分有度。低頻放出去雷霆萬鈞、收回來聲息皆無。低頻的控制情況非常好,既能夠表現出古典大鼓的綿長、又能夠很好地展現架子鼓或者電子鼓的流行節奏。我們所習慣的根據低頻形態辨別鼓面的大小和縱深的問題,更不在話下。

聲音的音準和銜接都不錯,沒有非常明顯的脫節現象,也沒有很大幅度的音準變化。聲音帶有一點點染色,但幅度很小,甚至不易察覺。綜合來講,M5的聲音還是屬於比較均衡範疇的,高中低頻的配比、量感、空間位置都很適度,在音樂的演繹過程中協調有序。

關於M5的風格,我覺得M5最適合的應該是小編制古典樂和民族音樂,比如小提琴獨奏或者協奏,M5展現的小提琴充滿了油亮透潤的光澤感,聲音線條展現出的質感和韌性如同具有生命力一樣鮮活、自然;而在民樂方面的表現力同樣突出,我在試聽《十面埋伏》的時候,首先就被前奏中肅殺的氛圍驚出了一身冷汗,然後感受到琵琶的那種金屬質感的獨特音色展現出來的層層遞進的節奏感和穿透力,聽到最後基本上腦子裡就一直在翻騰著《琵琶行》的後半篇內容了。

在其他大多數音樂類型的表現力上,M5也同樣非常不錯,比如大編制古典音樂、常規流行樂、ACG及日韓POP以及爵士布魯斯這類音樂類型。這其中對大編制交響類古典樂方面,基本上還是無可挑剔的。如果一定要說一點不足的話,我覺得M5聲場整體規模並不小,只是在部分聲音的位置略微前傾,位置感稍微凸出了一點,如果聽慣了那種特別空曠的聲場形態,可能需要稍微適應一下;流行音樂、ACG以及布魯斯類音樂方面,主要看搭配,合適的前端搭配可以讓M5的聲音表現力更加突出。

當然,我覺得M5在搖滾樂和嘻哈類音樂風格的表現力上,是並不適合的。這類音樂需要更硬朗的線條和粗獷的力道,M5顯然並不擅長於這個類型。不過這當然也不是問題,就M5的定位來講,我覺得並不需要過於求全。

(3)個人評價

M5作為這樣一款以體驗級、概念級為設計理念的耳機,我覺得其素質、調音水平以及樂感等方面的表現力是毋庸置疑的。

我覺得某種程度而言,M5在一些音樂風格的表現力上,不但能夠具有頂級的水準,而且在對音樂與調音的理解層面和深度上,具有一定的突破和建樹。我們當然可以認為,靜電單元給耳機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深層的音色表現,但我還是更加認為,M5在硬件的基礎上,對耳塞的樂感能力上限,是取得了前所未有之突破和進一步探尋的,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對於燒友來講,如果有相應的經濟條件,M5應該是高端耳塞中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而如果囊中略感羞澀,我覺得也應該儘量想辦法試聽一下M5,聽過以後,可能就會對耳塞、對音樂有很多更深層次的認知,也是受益匪淺的。

3.2 旗艦——M4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1)素質方面,M4的素質同樣具有很高的水準。相比於M5的“光芒四射”,M4在素質方面的表現力則是要內斂許多,或者說是含蓄許多。

M4的素質水平同樣也很全面,在解析力、聲場、動態、能量感方面的表現力並不遜色於M5,只是在高頻的延展和力度上處理的相對保守一些,另外就是聲音密度略微比M5低一點點,但整體差別不能說很大。

以M4的價格來講,我覺得其素質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中頻的信息量很足,內容非常完整,這個特點在人聲的細節表現上展現得尤為突出,可以非常準確地把握人聲中的很多細節和層次感,讓人聲聽起來更富於韻味和自然感。

(2)調音及風格

M4作為一款以“旗艦”定位的耳機,聲音選擇了一個非常中正、穩重的路線,也可以說是個保守的調音風格。同時,M4的聲音最大程度上精準還原了音樂自身的特點和形態,以最真實的聲音特點,來原汁原味地營造出音樂的魅力。我個人不喜歡用“監聽”這個詞來描述一個耳機,但如果有人這麼說M4,我也並不反對。

頻段方面,M4中頻稍微突出一點,兩端稍微讓步。這也是耳塞的一個主流的調音方式,畢竟絕大多數聲音元素都還是屬於中頻嘛。所以這樣的聲音架構,對聲音風格的適應面更廣,也更加易於搭配。同時,M4的音色適中,沒有M5那樣明亮,聲音位置自然,壓迫感不強,讓M4這個耳機的耐聽度非常高,屬於長時間聽起來也不會覺得非常累的那種聲音。

M4屬於一個非常典型的“萬金油”調音,聲音基本可以適應任何風格類型,無論是大小編制的古典樂、也無論是傳統人聲為主或新派的節奏為主的流行樂、亦或者稍微硬派一點的搖滾或者百轉千回的布魯斯爵士,都是手到擒來一樣的出色。

同時,M4也是一個不是很挑搭配和推力的塞子,基本上無論什麼前端,搭配出來都是很好的聲音,前端越強,M4表現出來的水平也越高;但如果前端一般,M4也能表現出不錯的相應水準。

(3)個人評價

M4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聲音類型,而且如果我個人選擇的話我也會更加傾向於使用M4作為自己的主力耳機。

首先,M4定位於“旗艦”,所以在聲音的設計中,一定是會兼顧各個方面的影響和要求,一定是按照更加穩妥、也更加保守的思路去進行設計。不同於M5的“極致體驗”理念,M4在音樂風格的廣泛性、前端搭配的靈活性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因而M4更加註重的用戶在聲音方面的實用性和穩定性。讓用戶在M4的使用過程中,儘量達到全方位的認同。

可以說M4的設計思路與M5不同,它的設計初衷更傾向於從用戶角度出發,對其聲音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綜合處理。

所以,M4並非這個序列中最貴的耳機,但冠以“旗艦”之名,其實並不衝突。艦隊中,旗艦的意義是指揮、協調、彙總,而並不一定是最貴或最優。M4這個旗艦的意義,我覺得就是秉承了這個理念,其聲音為這個系列中最全面、最均衡、也是能夠代表這個系列或品牌的一個整體思路和形象的這樣一款耳機。

那麼M4以這樣的一個思路和理念出現在用戶面前,折射給燒友用戶的,就是其在聲音方面的穩重均衡、更大程度的精準還原和真實、更高的易用性和適應性,也是可以讓用戶更加安心聽音樂的一個方式。

3.3 M3——流行的味道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1)素質

M3的素質方面,如果與前面兩個比,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當然就其價位而言的話,M3的聲音素質算是一般水平,或者說是正常水平吧。

如果具體分析的話,M3在解析力和聲音密度方面還是不錯的,具有足夠的內容和信息量。不過在聲場方面,M3的聲場規模相對就比M5和M4小了明顯一兩圈,當然這也是其風格特點所決定的。

(2)調音及風格

M3是一個偏向於暖聲、偏下盤的調音方式,聲音具有一定的壓迫感和較為濃郁的氛圍感。聲音熱情飽滿,能量感主要集中在中頻和中低頻,也就是大多數流行音樂所集中的位置。

如果說M3聲音更具體一點,應該是熱情中帶了一點毛躁感。換句話說,這樣的一個調音方式,導致M3的聲音向更現代、更歐美味道的走向做出了一定的傾斜。

所以說,我覺得M3是一個比較有針對性的調音,調音的主要方向就是目前比較主流的流行樂的風格方式,以及稍微傳統一點的搖滾樂和爵士樂這一類很“美式”的風格特點。

我用M3試聽了一下樑博的《日落大道》,這是一首“歐美口味”非常濃郁的歌曲,帶有明顯的STING後期的搖滾風格。M3展現的《日落大道》具有非常濃郁的氛圍感和張力,濃釅地塑造了一個帶有光暈感的公路原野黃昏時的畫面,M3表現的人聲密實濃郁,而絕不焦糊,表現出的吉他和貝斯,音色都具有不同類型的獨特金屬質感,而鼓聲深邃,下潛具有強烈的穿透力,甚至連愛爾蘭肘風笛的獨特音色都表現得不錯。

所以,我覺得M3就是這樣的一個泛流行音樂類型的調音方式,如果針對細膩的女聲、說唱嘻哈類或者小編制純音樂,也能夠有不錯的發揮。當熱,其他類型的音樂比如古典樂、民族音樂這樣的類型,我覺得討論意義就不大了,術業有專攻嘛。

(3)個人評價

M3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耳機,也是一個風格指向性很明確的耳機。這個耳機的風格定義於目前比較主流的泛流行類音樂,能夠有足夠的氛圍感和線條感來支撐其表現力,總體來講還是挺好的。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喜歡這個類型的音樂,也喜歡這種比較硬朗、粗線條的聲音風格。

四、綜述

前面我們大略地介紹了FiR Audio這個M系列三款耳塞聲音方面的水平和特點,大家基本上有一個初步的概念了。我們這裡大概總結一下:

M5是一個以“體驗”為主要命題的耳塞,在這個耳塞裡我們可以體驗到以前在耳塞領域裡所沒有的感受和內容。而且M5聲音的內涵和味道,也相當值得我們慢慢體會和品味。M5某種程度上,給我的感覺就是亦師亦友,它很懂你能夠喚醒你對音樂和感官體會上很多的記憶和領悟;同時,M5可能還更像是一個老師,它所蘊含的對聲音的理解和探索,也能夠讓我們去學習到更多的關於音樂和聲音方面的理念和思想。

所以,M5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力,我覺得M5某種程度上甚至不能用“鮮活”來形容,而是更加活生生的,具有真正靈魂的一個聲音解讀方式。

M4呢,冠以“旗艦”之名的意義,在於其海納百川的態度以及在聲音方面力求真實的理念。M4可以說是包含了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儘可能多的內容和理念,以最真實、最本源的形態還原給燒友,讓燒友與音樂本體之間以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進行溝通。以音樂本身的魅力來感染燒友。

同時M4也是最均衡最全面的一款,它對幾乎全部音樂風格都具有很好的適用性,對播放器的搭配和推力都具有良好的兼容度,讓燒友在任何狀態下都可以最好地享受音樂。

所以我覺得M4是那種“一塞在手打遍天下”的耳機,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退燒耳機”(當然,是不是真的退燒則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M3則是更具針對性的一款耳機,這款耳機有其獨特的味道和風格,在這個風格上來講,水平確實是比較高的。

我覺得這款耳機可能更適合一些音樂風格比較單一、播放設備水平一般的一些“非燒友玩家”來使用。

以上就是我對這幾個耳機的大致看法。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一般來講,作為用戶我們都會主觀地認為,同一個系列的耳機,肯定是越貴的越好,但我真的不這樣認為。我覺得一般來講,一個系列耳機往往代表著設計團隊對聲音風格的不同定位和對聲音不同的理解方式,甚至於是在設計思路分歧的時候並列推出來讓向消費者自己選擇的。

比如某海舊時的旗艦系列IE6、7、8就很明顯是針對不同風格的音樂類型進行設計的;而之前我做過評測的孿生星座耳機F某某,則就是聲音理念的不同,把選擇權交給燒友的情況。

而FiR Audio的這個M系列,則具有更深層的意義,除了音樂風格定義不同以外,還更是聲音與用戶的關係的理念的差別,無論是“極致體驗”、“精準還原”還是“味道濃郁”其實都是我們在發燒思路上不同的思考方向,我們也只有在這些思考方向上做出一個更客觀、更分立的思維模式,才能夠讓我們在發燒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收穫更多。

五、高端耳塞的再次思考

經常在一些地方看見這樣的評論,曰“萬元以下聽個響”。而當真正的萬元耳機(或更高價格)擺在面前的時候,反而又有人覺得太貴不值得。而巧合的是,往往說這兩種言論的,都是同一群人。

我絕對無意在評測中指責任何人。如開篇所述,關於高端耳機,確實大多數燒友瞭解的並不多,所以難免會有很多模糊的概念,因而導致一些主觀的看法和猜測。所以我倒覺得在這個領域上,很多朋友的心理是有點迷茫的,所以才會有了前面說的那些自相矛盾的調侃說法。

HIFI的意義在於體會和認知,包括對音樂和器材的認知,也包括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如果把HIFI的內容僅僅看作是購買和佔有,我覺得這條路就想得窄了。

固然並不是所有得燒友都會去購買最貴的耳機,但如果以其他方式,比如閱讀、試聽等途徑瞭解這樣的一個領域,在瞭解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認知、體會不一樣的音樂和思想。也同樣是一種進步和收穫,未必只有佔有才是唯一的HIFI內容。

我覺得,這樣的高端耳機應該是我們在HIFI前進道路上的一個目標和方向,有了這個目標和方向,我們才能夠在前行的過程中走得更穩、更準,也才能夠更好地欣賞沿途的風景。

或許我們不一定能夠擁有最貴的耳機,就如同未必每條路都能抵達目的地。但是,如果沒有了目標和方向,也就失去了行程的本質。高端耳塞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本身的聲音,而更多的是讓我們在HIFI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更紮實、更有意義。

「耳邊評測」風景——FiR Audio全系耳塞“橫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