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為什麼現在很多都從劉海轉挖孔屏了?

亮子雙中


國產旗艦手機全部放棄劉海屏,為何所有改為打孔屏?

2019年是全面屏手機爆發的一年,我們在去年看到了世界廠商對全面屏這一大趨勢交出的答卷。代表性的產品有蘋果:劉海屏、三星:曲面屏、小米:無上邊框,攝像機右下角、OPPO,VIVO:升降機械結構屏、魅族:等邊全面屏,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產品。

那麼為什麼在這麼多的全面屏選擇方案中,2020年的一眾旗艦產品都採用打孔屏這個方案呢?我們來逐一分析,蘋果首發劉海屏,直到2020年的iPhone11都沒有變化。都是劉海屏,不過據我估計iPhone12也是劉海屏所以我們不做它的分析,在這裡對有代表性的來討論。

在所有的全面屏方案中,只有升降機械機構可以算的上是最接近百分之百全面屏的結構了。但是採用這種結構的一大缺點就是機身重量上升,而機身內部的空間被擠壓,導致的後果就是電池減少,重量激增。而且機械結構也是有它的壽命的。

還有就是水滴屏,水滴屏好像是劉海屏的一種進化模式,帶來了更多的屏佔比。但是在方正的手機上出現了不太和諧的水滴狀屏幕,總是那麼的違和。所以現在水滴屏一般都用在了中低端手機中,魅族的等邊全面屏固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追求完整的基礎上卻丟失了屏佔比,得不償失。

於是打孔屏出現了,在不影響手機整體外觀的情況下,把前置攝像頭安置在正面屏幕的一個小孔內。這樣在正常的使用過程中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也對整體的顏值有所提高。在加上曲面邊框的加持,手機的顏值更是提高了一個檔次。

在屏下攝像頭技術沒有完全成熟之前,打孔屏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未來的大趨勢一定是屏下攝像頭+屏下指紋,所以打孔屏應該會在保持一段時間的熱度,直至有更好的技術出現。大家喜歡什麼樣的屏幕呢?是蘋果的劉海屏?還是vivo的升降攝像頭呢?或是現在流行的打孔屏?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一起探討未來發展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