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當你反駁父母時,他們用為你好,你沒有實際經驗,不懂感恩,是我們教育失敗等來教育你的做法?

牧儒囧途


如果是父母錯,請反駁!如果父母強迫你,請反抗!如果父母做出讓你難受的事情,請讓父母知道你是反感的!而且只要你認為對的,亦不要屈服不要順從。

我現在已過而立之年,我也在教育我七歲的女兒,可是在我教育的女兒的同時,我都在努力的給我童年療傷,我在對我女兒好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心疼小時候的我。我家重男輕女,而且我還是老大,所以從小就是你要讓著弟弟妹妹,你是老大這種話陪伴了我整個童年,我只要反抗,爸媽就是一頓打。慢慢的,我學會了看眼色,也學會了懂事,漸漸的變成了討好型人格。

長大後,弟弟妹妹都遠在別的城市,只有我離爸媽最近,我努力的做好女兒的本分,努力的孝順,有時候都失去了自我,而我的弟弟,從來不管家裡一點事,因為他覺得我這個大姐該乾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養育孩子經驗的增加,我開始意識到我小時候無底線忍讓父母,包容弟弟的弊端現在都出來了,而且有時候父母明明是錯的,因為我們一貫的性格被壓制,自己就會忍讓。

有時候反抗父母,並不是不孝順,只是我們站在人格對等的基礎上的交流而已。父母和子女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談話,才能有朋友式的交談。一旦這種平等被打破,我們的心裡就會有疙瘩,時間久了對雙方都不好。

我們愛自己的父母,他們是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可是我們也要愛自己,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我們和父母只有在對等的交談中,才能更好的把問題解決。其實,我們真的可以和父母相處的更好!





朱大妞的娃子狗子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如何看待當你反駁父母時,他們用為你好,你沒有實際經驗,不懂感恩,是我們教育失敗等來教育你的做法?

下面從這幾點分別來闡述。

首先一定要明確父母親教育自己時,為什麼要反駁?該不該反駁?

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孩含辛茹苦逐漸培養,養育成人,容易嗎?如果您已是為人父母者,您一定會理解,更會增加對老人的關愛了,而不是絞盡腦汁想如何來反駁。

一、為你好

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孃。試問:有哪一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呢?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卻從不為自己著想。受苦挨累也都是默默的承受,心甘情願。

二、沒有實際經驗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父母親走過的風風雨雨,生活的磨礪更堅強了自己,豐富了閱歷,積累了經驗。實踐出真知,經驗才是最好的老師。年輕人多數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創南牆不回頭。多聽老人言,少走彎路,就是成長的捷徑。

三、不懂感恩

想起來一個關於父母願意吃魚頭的故事。

多數人從小就一直認為父母喜歡吃魚頭,乃至長大後還是習慣的把魚頭夾給父母。直到有一天,突然明白了,父母也就老了。

老人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兒女。最常說的話就是,我不喜歡吃,我不餓……這些話還記得嗎?“騙了”我們多少年?事到如今,你會心生愧疚嗎?如果沒有,真的懂感恩嗎?

四、教育的失敗

當這句話能夠從父母口中說出來時,我想,更多的應是氣憤與絕望,恨鐵不成鋼吧?!朝夕相處,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女,又怎能忍心把父母親的心來傷?我們有一天也會為人父母,換位思考下,難道,你的心不會痛嗎?

好好問一下自己的內心,您還準備要繼續反駁父母嗎?最後送給你一句話:有錯當懺悔,不懺悔罪亦深。

回答完畢!




芬陀利華FTLH


很高興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可以肯定,對於正直的父母來說,他們對兒女的教誨,都是出於善意毋容置疑,但是前提是父母是正直的人,之所以強調正直,是因為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一些傷害自己孩子的父母,比如引誘和利用孩子犯罪,或者直接傷害自己孩子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的父母是正常的教誨,你未必做到洗耳恭聽,一般情況下請不要反駁甚至頂撞,那樣父母會很傷心。我想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成長階段和過程,而每個成長階段都不同。首先你小的時候會高度依賴父母的保護,隨著逐漸長大父母會對你的成長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一點點教你生存技能,辨別是非,充分認識身邊的人和事,哪些是好的那些是壞的。

後來你長大了,不管對錯,對生活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也學會了如何應對各種問題,但是畢竟你還沒有像父母那樣老道和經驗十足,如果父母看到那些不足當然會跟你嘮叨,為了說服你才說出那樣的話語,他說的不無道理,卻也不是絕對的。知道反駁說明你長大了,正在為就要離開父母單獨放飛了做著準備!所以,最好的辦法,你還是不要過於反駁甚至頂撞父母。當你真正成熟了,融入社會,做的甚至比父母還要優秀,那時候父母自然會已你為驕傲,有些事反而去請教你的。所以既然這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就調整好心態增加耐心,傾聽父母的建議,只要是善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