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流行於清末民國時期的中國八破畫

和二十世紀的西方collage(拼貼畫)是兩種獨立的藝術,他們分別在中、西方環境中產生,在各自的產生上沒有一點關係,在流行的時間和空間上同樣沒有聯繫,可以說是兩種純粹的,由各自時代和文化孕育的兩種藝術,但是他們卻驚人的相似,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拼貼”。

拼貼藝術 Collage

拼貼是從剪貼(papiers collés)發展來的, 是19世紀一種將多種色彩紙片用膠粘合而製作的裝飾圖案,在二十世紀初被畢加索等一些藝術家運用於繪畫。特別是立體派的畫家們,畢加索和勃拉克(Braque)在他們的繪畫中加入各種材料,現代稱之為“綜合材料”,選擇豐富多樣的材料,是要利用它們增加繪畫的平面表現力,增加表面肌理效果。後來,不少藝術流派都運用到了這一手法,如達達派,超現實主義,波譜藝術等。

立體主義Cubism。立體主義始於法國,1907年,立體主義的藝術家,畢加索、勃拉克為首的術家家,以多角度來描寫對象物,並將多角度同置於一個畫面,以此來表達對象物最為完整的形象。在效果呈現上,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將畫面形成分離,展現碎片組合的形態。物體碎裂散亂的陰影使立體主義的畫面沒有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造成的三維空間。平面的二維空間的是立體主義畫派的繪畫特色。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Pablo Picasso,《The guitar》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Georges Braque,《Glass Carafe and Newspapers》


達達主義Dada。達達主義的藝術家們是離經叛道的。他們一致的態度是反戰、反審美,他們厭惡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恐怖與災難,對無論是傳統的還是具有20世紀初藝術特徵的試驗性的藝術運動均給予掃蕩。雖然有人認為達達是虛無的破壞性的運動,但也有人認為達達是一種精神狀態,不能以具體的成就或風格來評介。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Marcel Duchamp,《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 Bachelors》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Hans Richter,《Dada Head Variation - no. 507》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超現實主義致力於探索人類經驗的先驗層面,力求突破合乎邏輯與真實的現實觀,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揉合,以展現一種絕對的或超然的真實情景。超現實主義運動以其充滿幻想色彩和異國情調的奇特風格,對20世紀美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Georges Hugnet,《Untitled》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Georges Hugnet,《J’ai maquillé le cheval》


波普藝術Pop Art。波普運動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的藝術運動,在表現上波普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進而從中昇華出藝術的主題。波普藝術初期在英國和美國流傳,後期幾乎都在探討美國的大眾文化,它特殊之處在於它對流行時尚有相當特別而且長久的影響力,它的出現不但打破了藝術的高雅與低俗之分,還促使藝術創作的走向發生了質的變化。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May Wilson,《Ridiculous Portrait (Woman in a Bathing Costume)》


八破畫

2017年,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舉行了一場名為《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的展覽,展覽上的“八破”作品令觀者耳目一新,“八破畫”寫實的手法不同於一般中國畫表現方式,改變通常人們對中國畫抽象“寫意”的認識。

策展人白鈴安稱,“‘八破’作為正式的稱呼,最早是印刷在1930年的《北洋畫報》上。而這類繪畫一度也被20世紀中國畫家鈕傳禮稱為’十破’,因為大寫數字’拾破’一語雙關地表示出‘撿拾舊物’之意。”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畫展作品之一


“八破畫”流行於清末、民國時期,內容常為一些破損的字紙,書卷,殘破的書頁,還被稱為“拾破畫”、“集破畫”、“斷簡殘編”、“打翻廢紙簍”。

《美術辭林·中國繪畫卷(上)》有詞條收錄:“八錦圖:俗名’倒翻字紙簍’,因其圖畫為破殘的廢紙而得名。畫中所見的廢紙,常為八種類型,以‘錦’代‘紙’,聽來較為吉慶、雅氣,故又名為‘八錦圖’。此類繪畫起源於清末民初時期,是由西方現代立體派中的拼貼畫的影響而產生的。張大千在青年時代曾畫過以廢紙為題材的‘八錦圖’,現被一裱畫名師後代所收藏。”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李壽山“八破”條屏之一


“拼貼畫”中西大不同,“拼貼出來的畫”,“畫出來的拼貼”

鈕傳禮揀取殘珍入畫屏


“拼貼出來的畫”與“畫出來的拼貼”

同樣是“拼貼”,西方Collage拼貼整體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反叛”,不僅在表現理念上,在表現材料上也在打破常規。因立體主義、達達、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對藝術的不同定義和理解,表現出不一樣的藝術效果,或是詼諧幽默、或是離經叛道、或是通俗商業。對於畫內的表現對象,以各種材料拼貼組合,不論是對主體的“分割”而表現出“拼貼”,還是以“破碎”“拼貼”出主體,西方拼貼畫表現出來的就是“拼貼出來的畫”。

而中國的“八破畫”,以中國繪畫的傳統毛筆工具,基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敬惜字紙”等,以文人案頭的物品入畫,哪怕是一堆一堆的雜物,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和諧雅緻,所以筆者稱之為“畫出來的拼貼”。

(collage圖片來自於wikiart,其他來源於網絡,文字為作者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