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找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你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掌握在你手裡。

一:被定義的人生

我們時常感覺不到自由,是因為我們人生早已經被束縛,自由已經被別人定義。被定義的人生,何談自由。

從出生,到上學,到哪裡上學,學文科還是理科,再到後面的談戀愛的,結婚,在看似有得選擇的情況下,用自由的外表包裝著控制的心。

沒有得選擇,不知道如何選,所以乾脆就不選。

存在我們眼皮低下的活法,曾一度被我們認為,世間人人皆是如此。

小和尚從小生活在寺廟之中,他便誤以為,這世間所有男子都是和尚,所有女子都是尼姑,所以小孩,都是小和尚 。

你別笑,這世間,多的是這樣的人。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一個記者採訪過一個放羊娃。

記者問:你以後長大想要做什麼?

放羊娃:放羊

記者:放羊之後呢?

放羊娃:賺錢

記者:賺錢做什麼?

放羊娃:娶媳婦

記者: 娶媳婦之後呢?

放羊娃:生娃

記者:生娃之後呢?

放羊娃:放羊,賺錢,給她娶媳婦

在放羊娃的世界裡,人生就是祖祖輩輩,如此循環,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記得王小波在《青銅時代》中寫道:“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但是很顯然,他沒有。

人這一生,都在向死而生,每天的人生都只能單曲循環,人生只剩寂寥和一片荒蕪,這樣活著,和死了,有什麼區別。


二:探索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任何人閃耀,只要你足夠努力,因為只有極度的努力才能配得上那些罕見的機遇。

只要你想,人生就會有另外一種可能

人生的精彩其實不在於在一直重複著昨天生活,保持著原有的狀態沒有變化,而是在於,不斷的去探索新的可能性,然後去期待下一秒,期待明天。

如果只是不停的循環,那不如按暫停健好了。剩下重複,也不過是在重複多餘的某一天而已,浪費且毫無意義可言。

哪些為了規避風險而停滯不前的人,自作聰明的以為停在原地可以讓自己持有現有的水平,卻不知,站在原地不動,就是一種倒退。

當新的海浪來臨時,你絕對是那個無法抵禦風險,被一巴掌拍到沙灘上,還無法還擊的那個人。

在現實面前,你被你曾經妥協的人生,被狠狠的打了一耳光,還無力還擊。

還不去努力探索新的可能,還在想什麼?

就像張小嫻說的那樣:“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所謂時來運轉,其實是針對大多數人的,只是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放跑了。

最近小天后鄧紫棋出了一首新歌《句號》,歌詞的大意是講,鄧紫棋和老東家蜂鳥解約,和張丹分道揚鑣。

蜂鳥一直不斷的利用鄧紫棋,把她當作賺錢的商品,而不是一個的歌手,如果鄧紫棋沒有勇氣去和公司解約,那麼她就會被一直當作商品,等到完全沒有利用價值時被果斷拋棄,且永遠無法完成自己唱歌的夢。

當做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去做,去和過去的公司告別時,她的人生就充滿了無限種可能和機遇。用句號來成全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

或許我們也能夠像鄧紫棋一樣做出改變,只要我們能夠做到以下幾點,我們的人生依然擁有無限種可能。

三:做到這幾點,你的人生將擁有無限種可能

1:從潛意識裡面相信自己

相信的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一種強大的心裡面暗示,你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可以,你一定可以,你很優秀,你很棒,終有一天的你的小宇宙會爆發出一種驚人的力量,讓你相信這世間另外一種可能的存在。

看過電影《墊底辣妹》嗎?女主沙耶加一直以來學習成績都特別差,在家庭之中也得不到重視,父親一直只關注弟弟,對於沙耶加漠不關心且認為他考不上大學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絲毫不出彩的沙耶加,在補習老師坪田眼裡卻是閃閃發光的,他總是能夠發掘沙耶加的有點,並且會及時誇獎他。

坪田老師相信她一定能考上慶應大學,也相信她並不是班主任所說的“渣子”。

坪田對沙耶加說: 不管周圍人怎麼說你不行,充滿自信的繼續說出你的夢想的力量,不怕嘲諷和失敗、勇於挑戰夢想的力量,對我來說是多麼耀眼。

向死而生,找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在老師的鼓勵之下,沙耶加也開始慢慢的相信自己,給自己暗示好的可能性,暗示自己通過努力一定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最後,沙耶加從墊底的生變成了考上大學的優秀學生,這一切,和坪田老師,她自己小姐妹以及她自己給的積極的心裡暗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潛意識裡面相信自己真的特別特別重要,哪怕你現在是受挫的狀態,也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更好。在內心給自己足夠多的肯定和信任。

最後信任會爆發你想不到的能量,帶著你去你想要去的地方。

相比較哪些沒有從潛意識裡相信自己的人,我自己是一個反例。因為我從內心深處,相信自己,不知道這股自信從何而來,反正我就是覺得自己一定可以。

儘管現在剛剛大學畢業,一無所有,一窮二白,但是我還是堅信,該有的都會有,該來的也都會來,現在沒有錢有什麼關係,我以後一定會有的。

就是這股潛意識的信任,激勵著我去做更多我想去做的事情,不害怕結果,也不害怕未來,並且還額外收穫了一點小自信。

從潛意識裡去相信自己,你也可以擁有一個自信滿滿的自己,而相信自己,是讓你的人生擁有無限種可能的第一步。

2:做好充足的準備,把握好機遇

羅曼·羅蘭曾說:“人們常以為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機會真正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在浪費時間。”

隨時準備著,隨時努力著,命運之神從來都只喜歡垂青哪些早已經做好準備的人,而不是毫無準備,束手無策的人。

就像大學的四六級考試,因為無法預知它的重要性,所以就輕視他的存在,且不為之去努力,內心抱著一絲僥倖心理,不過也沒有關係,反正我以後用不上。

等到特殊的崗位,當招聘要求明確指出,英語過六級者優秀時,英語過四級者才有面試資格,你才開始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如果當初多努力一點就好了,如果當初認真複習就好了,如果……,可惜沒有如果。

而對那些在大學裡面認真準備複習,順利通過考試的人來說,成績是一塊敲門磚,墊腳石,而不是攔路虎。

因為你無法預料到未來你需要到什麼,所以需要你時刻去努力,不要去偷懶,你現在所偷的懶,將來一定都會還回來的。

而機會也不會留給偷懶的人。

多思考,多行動,多準備,才會多一種可能。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人生不會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會算數。

3: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曾讀過蔡康永的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時你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我們想要的人生有千百種,你卻卻處處為自己設限。

我們往往用“我不會,我不能,我不行,我不可以”來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在事情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失去了行動的可能,就已經預想到不會成功的可能性,然後為了杜絕這種可能性,乾脆就連開始都不開始了。

我們開始在心裡說服我們自己,別試了,試了也不行的,如果真的去試了,一次沒有成功,在心裡面肯定會這麼覺得,你看吧!我都說不要試了,果然吧!不出所料。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不能在什麼地方,有過那麼一次失敗,就認定了自己一定不能成功。

一的旦我們完成了我們的自我認定,我們就會不斷的說服自己,一旦被某件事說服,往往就很難改變主意,從而開始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的去開拓新的可能性,而不是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著名的主持人董卿,在自己的事業上升期去了美國繼續深造,回來之後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從朗讀者再到中國詩詞大會,無一不給我們驚喜。

褪去所有的光環,給我們留下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更有價值的觀點。董卿她活得精彩,在於,從來不給自己的人生預設一種可能性。而是不斷的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斜槓青年》中提到:“世界是多元的,你可以有一元的人生,也可以有二元的人生,甚至可以有五元的人生。

但是如果你要你的人生有無限種可能,你就要做到這三點,從潛意識裡相信自己;做好充足的準備,把握住機會,以及給不給自己設限。

最後

希望我們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前行的勇氣。能夠學會向死而生,找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