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引言

文/A亞特斯

基金定投作為一種免於擇時,且可以降低成本和風險的便利投資工具,其原理和作用大家都已經比較熟悉了,這裡就不過多的介紹。而公募基金從出現到現在,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歷史,也漸漸成為了普通民眾參與股票投資最為成熟的一個投資工具。但是從各方的統計數據和投資者的感受來看,基金定投好像又沒有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特別是在A股這樣牛短熊長的市場中。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基金定投會給投資者這樣一個感受呢?

從我個人的觀察來看,我覺得很多進行基金定投的投資者都存在著至少三個定投的誤區,這些誤區不僅會讓投資者風險放大,還會大幅降低其投資收益,但很多投資者都沒有進行過思考。這也是個人認為為什麼絕大部分投資者都覺得基金定投不賺錢的原因。下面就將個人觀察到的三個基金定投的誤區給大家做個介紹,希望能夠讓各位投資者進一步瞭解基金定投。

定投誤區一——只選擇一種資產類別的產品定投

基金定投是更適合於波動更大的產品的,比如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這也是市場上推薦投資者定投這一類基金的原因,但是他們很少推薦投資者構建一個組合,一個擁有股票和債權資產的組合。

那為什麼要構建組合呢?這裡有兩個考慮,一個是降低風險,二個是提高收益。這裡就涉及到一個觀點,是絕大部分投資者都忽視的觀點,那就是降低風險的時候,就可以提高組合的收益,因為產生的虧損的幅度和回本的難度是呈現非線性上升的,也就是你虧損越大,你回本越難,這還僅僅是回本,而不是賺取收益。這也就是巴菲特為什麼說投資只有兩個原則,第一不要虧損,第二不要忘記第一條的原因。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舉個例子,當你虧損了30%的時候,你需要漲43%才回本,而且還僅僅是回本。如果別人只是虧損10%,那在市場回暖的時候,你漲了43%回本的同時,別人的組合可能已經盈利32%了,這就是控制風險所帶來的收益提高。但是絕大部分投資者是沒有這個管理風險的習慣的,而最好的管理風險的手段就是資產配置,就是尋找相關性較低的資產構建一個投資組合。

而股票和債券就是最好的兩個資產配置的組合。根據《共同基金常識》一書中對於股票和債券組合的長期數據跟蹤研究,簡單的60%股票和40%債券組合的收益率能夠跑贏絕大部分的美國共同基金產品,這一點放在中國同樣適用。一份以滬深300指數、中債總財富指數為組合標的的數據統計了2002-2016年這14年間,不同比例資產組合的收益數據,充分表明60/40的股票和債券資產組合的有效性。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在上表中,60/40組合取得了最高的7.48%的年化收益率,與70/30組合的收益率並列第一,但是卻擁有更低的回撤。60/40組合的最大回撤是47%,但70/30組合的回撤則去到了54%,說明該組合有用更高的夏普比率(承擔同樣風險時的賺錢能力)。對比單一的股票資產,該組合無論是在累計收益率、最大回撤方面都明顯領先,足以說明其長期的收益率能力。

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中,單一股票資產的波動性是很高的,而絕大部分投資者在定投的時候是沒有考慮過利用資產配置利用進行風險再平衡的,這使得其資產過於單一,要麼風險過高,要麼就風險過低,無法在大幅震盪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因此一個優秀的定投組合,是幫助你取得長期收益的重要前提,如果你還沒有進行資產組合,不妨對你的定投組合進行檢查和調整。

定投誤區二——在市場下跌時放棄定投

定投的作用就在於市場下跌的過程中不斷收集便宜的籌碼,從而攤薄基金的持倉成本,待市場掉頭向上的時候能夠獲利,就相當於降低虧損,其回本的比例就較低,賺錢的概率就提高了。但是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會選擇在市場狂熱的時候追加投資,而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迅速撤出市場。最典型的一個證據就是,2007年9-10月首批QDII基金一日完成1200億的銷售額,並揚帆出海。2015年的3-6月,基金銷售規模出現井噴,月均銷售1000億以上。而這兩個時點過後的A股都出現了明顯的調整,投資者大部分都割肉離場了。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我從從業超過10年的基金經理名單中選出了一隻長期業績出色的主動偏股型基金進行舉例,成立至今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為1062.69%,分別超越同期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900個基點和700個基點,如果投資者選擇了一隻優秀的主動基金,就算投資者在市場高位進行定投結果又會怎麼樣呢?這裡我選擇了兩個時點,一個是2007年的10月,還有個時點是2015年5月,通過定投數據的回撤,看看在市場高估時開始定投,收益率到底會怎麼樣。

1、定投區間2015年5月1日-2019年7月22日

這4年間,滬深300的漲幅為-20.38%,基金定投的收益率為24.31%,年均收益率為5.83%,最大回撤為28.9%。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在市場高位開始定投至今,即使經歷了2015年的閃崩以及2018年的持續下挫,投資者依然能夠實現盈利,而且跑贏了市場大部分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2、定投區間2007年10月1日-2019年7月22日

這12年間,滬深300指數的漲幅是-32.48%,並且經歷了兩次的牛熊轉換,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依然高達208.33%,年均收益率達到17.37%,最大回撤僅有28.9%。基金定投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並且穿越牛熊依然取得了出色的長期業績。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長期的定投是可以戰勝市場的,哪怕你是定投在了市場的最高位,也依然可以取得盈利。但是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追漲殺跌,特別是市場出現回調的時候,投資者往往傾向於割肉止損,而不是進行基金的成本管理。這也是為什麼絕大部分的基金投資者或者定投投資者認為基金投資賺不到錢的原因。因為他們不知道,熊市才是基金定投最好的時機,定投將會幫助你降低持倉成本,為後續的上漲奠定基礎。

定投誤區三——市場低估不加倉,市場高估不止盈

在進行了基金組合並選擇了堅持定投以後,我們其實還應該根據市場的估值情況進行積極的成本管理和止盈,特別是在A股這樣的新興市場中,如果我們可以適當的運用加倉和止盈手段,投資者的定投的收益將會得到大幅的提高。

那我們應該怎麼判斷市場的高估和低估呢?其實並不難,我們只需要看市場的主流指數的估值區間就可以有個大概的判斷。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市場現在的PE或PB和過往的歷史數據進行交叉對比,來評估一下現在的市場的整體情況。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一般來說,現在很多網站都會提供不同指數的估值數據。比如上圖的滬深300指數,在2007年10月12日的時候,其PE就已經達到了48.82倍,遠超危險值36.24,且分位值已經接近歷史的100%了,這種時候我們就得小心了。當市場出現明顯高估的時候,或者進入了相對高估的區間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適當的進行止盈,降低股票倉位的同時,增加債券類資產及現金類資產配置的比例。無數的證據表明,我們無法判斷市場的瘋狂,但越是這樣,我們越需要用數據來協助我們冷靜思考,用數據來保護我們的資產和勝利果實。

一般來說,止盈我建議根據每個人設定的盈利目標進行,可以設置分步減倉的手法,根據市場的估值進行止盈。比如達到盈利目標減40%-50%,達到盈利目標的80%減20%-30%,具體的方法每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進行設定,但是止盈的時候一定要有壯士斷臂的心態,堅決執行,因為錢是賺不完的,但是可以虧完,否則整個組合的收益可能會消失殆盡。

與此同時,但我們面臨市場低估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進行加倉,把握市場的投資機會,進一步降低持倉的成本,最典型的就是2018年底的時候。當時的各個主流的寬基指數都出現了近4年來的低位,比如2018年12月28日這一天,上證指數的PE僅有8.56倍,處於歷史分位的19.16%,滬深300指數的PE為10.22倍,處於歷史分位值的18.59%;中證500的PE更是低至16.23倍,處於歷史分位值的0.08%。

基金定投的三個誤區——這也許就是你基金定投難盈利的原因

外資正是看到了這一罕見的低估投資機會,紛紛通過指數基金湧入A股市場。根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的報告顯示,2018年度外資在中國股票型基金投入了約350億美元,高居主要新興市場榜首,其中以滬深300和中證500等指數基金的資金流入最大。因此,面對這種市場低估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將自動定投改為手動定投,特別是在市場連續下跌的時候進行加倉。因為買到便宜的籌碼就是賺到了,因為估值越低,安全性也就越高,這個時候投資者的加倉是不用太擔心的,反而是應該控制加倉的頻率和間隔。一般來說,個人建議可以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分批進行加倉,保留部分現金做好儲備,不要一次過打完所有的子彈。

對於根據市場高估和低估的狀態進行止盈和加倉的行為其實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高階技能,只要投資者不貪心,完全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這裡面也需要更穩健的投資心態以及更嚴明的投資紀律,是需要投資者用時間積累的。

綜上所述,基金定投其實是普通投資者一個非常好用的投資工具,簡單有效且容易執行,投資者只需要選定基金進行定投就可以,但是大部分的投資者都容易掉入上面所說的三個定投的誤區。只要投資者只要迴歸定投的本質——獲取更多低成本的籌碼,避免踩入上面的三個定投誤區,我相信通過定投實現超越市場平均收益的難度並不大。投資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難在執行,難在堅持,難在等待。希望通過本文可以讓投資者對定投有個更全面的認識,幫助你在定投上取得滿意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