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記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陳昊

編者按:10月20-22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在河南新鄉舉行。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智能製造與交通學院派出兩支參賽隊參加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賽項,包攬本賽項2個一等獎。其中,王正科、陳健兩位老師斬獲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職工組一等獎,並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直接晉升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李均、陳昊兩位同學榮獲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學生組一等獎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是本次大賽299支參賽隊中唯一一所在同一賽項中職工組與學生組雙滿貫的學校。同時,也實現了我校在國家級一類競賽中冠軍零的突破。


一起來聽聽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學生組一等獎獲得者陳昊同學的參賽感悟吧!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記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陳昊

陳昊:“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在進入這所大學之初,我本以為將會是平平無奇的度過三年時間。也並無心去爭奪什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認識了一位大三的學長。他很優秀,在眉山校區做助教。正因為他,我知道了學校車隊的存在。知道了曾經車隊的前輩經過自己的努力爭奪來的成績。就在那時起,心中埋下了做比賽的種子。

那一年,戰隊集結,準備出征

2018年,那時候,想法很單純,就一心想要做比賽,做車隊。也是十分的年少輕狂,在學長的引薦下,認識了現在跟我一起奪得了獎盃的李均。正是年少輕狂時,我們說幹就幹,在眉山就拉起了隊伍,那些隊友的面孔現在都歷歷在目。

參加比賽,團隊最重要。有了團隊,才能支撐起整場比賽。於是就有了每週的例會,夥伴們各自私下的學習。製圖、建模、設計、工藝等各方面的學習,進行的倒也有聲有色。

但自己的學習並不系統,很多同學都是無從下手。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仍在學習的同學變得少了許多,由最開始的一二十人,到後面零零散散的七八個人。終究還是有那麼幾個人堅持了下來。



在眉山校區,經歷了一年的時間,由於條件的不允許,很多同學得不到實踐,依然堅持的同學也就少了。後面到了成都校區,設備條件都開始豐富起來。大家也得到了更多的鍛鍊,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也越來越專業。也正是這一年多的學習,為後面的比賽打下了不算堅實的基礎。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記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陳昊2019年在深圳參加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


那一年,逐夢廣州,功虧一簣

2019年,剛完成學校舉行的發動機拆裝檢測大賽後沒兩天,指導老師王正科給我們發來消息,2019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將在深圳舉行。我們要幹!收到消息,我和李均已經不約而同的走在了去實訓室的路上。路上相遇的我們,問了彼此一句“怎麼樣,有沒有信心整下去”。一句話,幹就完了。

經歷了幾天時間的簡歷等待,我們等來了賽前培訓會的通知。學校的兩位院長親臨會場為我們打氣加油。一腔熱血的我們踏上了前往廣州的造車之路,隊員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踏上了飛機,我特意穿了一件紅色的衛衣,上面印著“China”的字樣,正希望能夠在這次國家級賽事上勇往直前,證明自己。

廣州的驕陽似火,也正如我們激動的心。開始的三天還算平靜。都在各自忙碌,確定圖紙,做題庫。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與修改,最終敲定了我們賽車的設計方案,緊接著便投身進去了熱火朝天的造車階段。

問題緊隨其後也就來了。時間緊任務重,大家的實踐技能都還很不紮實。焊接沒人會,打磨都不精確,加工精度也沒法保證。迫於無奈,所有人都開始了從頭的學習,各自找資料看視頻,頂著壓力上陣。



我開始學習起了最難的焊接。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自己一點點的摸索。由於沒有經驗,只知道戴著一雙簡單的防燙手套,一個焊接面罩。鞋子燙壞了好幾雙,晚上回到酒店。發現襪子上全是一些小洞。衣服褲子,很多地方都燙出了一片片焦黃的布料。

好在是最終的努力沒有白費。雖然焊接的很差,到也能硬著頭皮去焊了。這對我而已是莫大的欣慰,我能做出自己的一份力。而不是在一旁唉聲嘆氣,卻不能有所作為。王老師至今都還經常開玩笑的說,給陳昊一臺焊機,他可以用3D打印技術用焊接堆出來一臺車。

時間彷彿很慢,但卻又悄悄的臨近了比賽。比賽前夕,在我們加班加點的努力下,車子終於經過各項測試,裝上了拖車前往賽場,而迎接我的還有一個十分艱鉅的任務。1800道題的題庫,三天後隨機抽100道題。三天兩夜,和我的隊友一起,奮戰的黎明。好在是勝在年輕,身強體壯,記了個七七八八,就開始了正式的賽程。

隊友的答題失誤,讓大家很是懊惱。答辯環節的u盤丟失,讓我們緊張到了極點。正是因為這些失誤,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比賽的最後,我們以0.83分的差距與一等獎失之交臂。


在閉幕式上,啤酒和香檳肆意揮灑,尖叫和歡呼此起彼伏。但我們,遺憾而歸。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記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陳昊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記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陳昊2020年在河南參加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


這一年,重新集結,決勝河南

2020年,在經歷了去年比賽的挫折之後,在學校大家也都是鬱鬱寡歡。臨近畢業了,我們都需要出去實習,隊友們選擇了留校實習。我選擇了出去看看,來到浙江亞歐沃爾沃工廠,做起了一名小小的實習員工。

很清楚的記得,一個下午,去年的兩位隊友一起給我發來了消息“昊哥,回來比賽,時間挺緊的,而且這次很難。”沒有猶豫的我,坐上了回學校的飛機。

到機場時已是深夜,兩個夥伴很是讓人感動。凌晨1點的成都,他們在機場等我。第二天便投身進入了緊張的造車生活。

有了上次比賽的經歷,大家做起事情來也是更加得心應手。後勤部門的同學默默無聞的在付出,新聞部的同學也陪我們通宵達旦,都是為了這次比賽重振旗鼓,能夠證明我們。

我們能行,我們能贏!有了上次的基礎,面臨這次比賽,大家顯得更加的從容不迫,面臨著壓力大家都沒有一聲抱怨,迎頭而上。



由於這次的比賽與以往不同,增加了更多的實際操作。大家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更多,我依舊是每天泡在幾臺焊機與各種裝配問題之間,起早貪黑夜以繼日。好在,大家的努力都沒有白費。車子造了出來,相比之去年,我們的車很優秀,整體減重40KG,操控更加靈活,制動更加精確有力,外觀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才把我們的賽車裝進拖車裡,第二天便迎來了答辯。這是一種沒有經歷過的模式,網上答辯。在這裡應該感謝新聞組的任瑞基同學。正是他的日日夜夜,才有了我們精彩的視頻。

面對著選拔賽中三位嚴肅的裁判老師,心裡莫名多了些慌張,變得說話都不那麼流暢。好在我們倆並沒有一緊張就什麼都忘記了,裁判問的很難,很偏。但是我們畢竟是經歷過一次的人,所以準備也自然多一些。完成答辯之後,我倆流下了2020年冬天的第一滴汗水。

答辯完成以後,一行人在次踏上了遠征之路——河南新鄉。

開始了刺激緊張的比賽,在裝配環節,我們倆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導致我們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在現場製作過程中,時間就特別緊湊,導致這個項目分數很低,在第二天早上迎來了第二個噩耗,我的參賽證丟了,在指導老師肖紅老師的多方聯繫下,最後以身份證入場才能參加後續的比賽。


第三個項目分兩場,取成績最好用時最短的一場。第一場,我們跑出了全場最佳能耗,在其他院校平均能耗都在600wh的情況下我們僅僅用了377wh便完成了比賽。

終於到了最後緊張刺激的成績解密環節,大家都頂著快一個月沒休息好猩紅的雙眼坐在凌晨一點的會場裡,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在心裡默默的計算著分數,計算著名次。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最終的成績定格在第三名。雖然不甚完美,卻也還算是不留遺憾。

經歷這兩場比賽的大悲大喜起起落落。相信大家都是滿載而歸。未曾留有遺憾。也讓我明白諸多,輸贏很多時候都是由細節決定的,應該感謝的人有很多,我們的教練,肖紅老師。指導老師王正科老師,陳健老師。在後臺默默付出的章偉老師,車隊隊長謝發棟,晨風新媒體任瑞基等。由衷的感謝各位的付出。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只有你學會把自己已有的成就與優秀都歸零,才能騰出更多的空間去接納更多的新東西。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