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20年培訓經驗濃縮而成的寫作原則

“寫作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讓人滿意的,就是把‘垃圾’變成某種有價值的東西。”布蘭登•羅伊爾的這句話,說出了寫作讓人沉迷的地方。

你可能會覺得寫作並不容易,確實如此。

不過,當你想著寫作是在創造,你在創造一種有價值的東西,這種感覺讓你覺得充滿幸福。

怎樣把“垃圾”變成有價值的東西,你缺少的是方法。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布蘭登•羅伊爾,他寫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本書先後榮獲“國際圖書獎”、“總統圖書獎”、“年度教育圖書獎”。他在書中總結了20年考試培訓機構的教學經驗,獨創了20條基礎寫作原則,幾乎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寫作,下面我分三個部分來介紹。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20年培訓經驗濃縮而成的寫作原則


一、開門見山,把結論寫在開頭。

寫文章要開門見山,把結論放在文章的開頭,不讓讀者猜測作者的中心思想。這跟寫小說不同,小說多是為了消遣,作者的意圖放在結尾更能吸引讀者。但一般的文章,讀者是不想猜作者有什麼秘密的。

寫完開頭,接著是正文,在正文中,圍繞3個關鍵點來構建文章。數字3是個神奇的數字,用3個關鍵點來寫文章,不會顯得不足,又不會顯得多餘。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就是分了3個部分:結構、風格、可讀性。

齋藤孝寫的《寫作全技術》中,介紹了他的寫作經驗,就是找到3個關鍵要點來構建文章,就像3根柱子一樣。

我寫書評時,也是從書中找出3個亮點來展開的。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20年培訓經驗濃縮而成的寫作原則


二、用準確的例子來證明觀點。

用準確、具體的例子證明文章的觀點,例子要詳細,不要太泛。一來讓文章更有個人風格,二來讓讀者更難忘。

舉例子的方法有5種,下面一一介紹:

1、軼事:用小故事來修飾自己的觀點。原尻淳一寫的《高效能閱讀》中,他就寫了自己的故事:他以前讀書不好,現在每年能讀300本書,轉折點就在他上大學前,一位朋友將補習老師的書單複印件給了他,那是一份關於世界史的書單,讀了其中兩本書,原尻淳一“恍然大悟”,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讀書人生。

2、引用:使用偉人或名人的話,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如果文章寫“成功人士都喜歡讀書”,可信度就不高,但引用沃倫·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的話就不一樣了: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

齋藤孝寫的《寫作全技術》中,介紹了他要求學生通過引用《論語》裡的句子來寫隨想,這樣一來,學生寫隨想時反而更容易了。

3、類比:找兩種不同的事物,通過兩者的相似性,讓你更清楚給定的關係。比如,錢鍾書寫的《圍城》中,經典句子就是用類比來寫的:“婚姻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4、明喻:說某一種事物像另一種事物,會用“像”“如”之類的詞。奧野宣之寫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了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就是用明喻來表達,意思是摘抄的原文和自己的評論,就像大蔥和鮪魚肉的火鍋一樣。

5、暗喻:直接說某一事物是另一事物,不用“像”之類的詞。張愛玲寫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用暗喻來寫,十分貼切:“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20年培訓經驗濃縮而成的寫作原則


三、讓文章更容易讀。

文章讀起來要輕鬆,這樣讀者才有讀下去的興趣。增加文章可讀性的常用方法是:頁邊多留白、段落多空行、用一些粗體強調關鍵詞、用小標題提取段落的主題

《溝通聖經》一書中提到“視覺標記”,意思是說在閱讀時要留意粗體、小標題等內容,這些是關鍵信息。

原尻淳一寫的《高效能閱讀》中,介紹了一種閱讀技巧,就是找到書中的關鍵詞,也就是加粗的黑體字和小標題。

在讀書時,你要留意這些黑體字、小標題,提高閱讀的效率。在寫作時,你也需要把關鍵信息加粗,提取小標題,讓讀者讀起來更輕鬆。

我在寫書評時,作者、書名、關鍵詞會加粗,三大亮點會列出小標題,讀者讀起來就知道重點是什麼了。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20年培訓經驗濃縮而成的寫作原則


經過上面的介紹,你瞭解到20年考試培訓經驗所濃縮而成的寫作原則。如果給布蘭登•羅伊爾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做一個總結,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