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把劉備當成當統,是最典型的家天下思維,實際上,劉備與曹操、孫權並無二致,都是亂世時代的梟雄人物,《世說新語》中有一段故事,可以形象貼切的為我們提供一個劉備的歷史定位:

曹公謂裴潛曰:卿昔與劉備共在荊州,卿以備才如何?

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為治。若乘邊守險,足為一方之主。

曹操問裴潛說:你以前在荊州的時候,與劉備共處,你以為劉備的才能如何?

裴潛回答說:徜若劉備在中原,只能擾亂人民,不能治理,如果在邊遠險阻地方,足夠做一個獨當一面的霸主。

裴潛的評價是:劉備沒有治理民眾的能力,但卻可以放在邊關獨當一面——看看裴潛原話,可知所謂的治世之奸賊,說得正是我們善良的大耳朵。

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評價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說:劉備這個人,天生就是給人添麻煩的高手。

把他放在中原,他只會給人民群眾添麻煩,還談何治理?

把他放在邊關,他就會給邊關外邊的人添麻煩,這當然是好事了。

那麼,劉玄德同志都是怎麼給大家添麻煩的呢?

史載,劉備曾下令禁止百姓釀私酒,凡是在百姓家中搜出釀酒器具者,一律問罪。

於是有一天,簡雍與劉備一同出行,見路上有男有女,簡雍急忙對劉備說:快快快,快逮住那一男一女,他們要當街野合……劉備大驚,問:你是怎麼知道他們要幹這種事兒的呢?

簡雍回答道:因為他們身上都帶著幹這事的工具啊。

劉備哈哈大笑,就廢除了這道命令。

這個就是劉備給川蜀人民的貢獻了,自從他老人家去了四川,四川人民連釀酒的權力都被剝奪了。

其實釀酒這樁事,只是小菜一碟,劉備攻取西川的時候,還玩過更狠的。

劉備在攻四川劉璋之前,對士兵們宣佈:只要拿下四川,庫府裡的所有金銀財寶,你們隨便拿,都歸你們了,孤王不取一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了庫府裡的金銀財寶,三軍將士拼了老命,頃刻之間成都拿下,士兵們拋下兵器,每人拎麻袋數十條,蜂擁衝入庫府,霎時間就見那原本充盈的庫府,只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等士兵們興高采烈扛著一麻袋一麻袋的財寶出來,卻見門外早有告示:為了統一市場,穩定物價,杜絕非法交易,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自滋日起禁止非法交易,所有的交易都要在官市中進行,違令者沒收交易工具……

士兵們扛著財寶到官市一瞧,嘿,這裡還有一招更損的,官市交易,必須要使用人家劉備自己鑄的大錢,別的貨幣統統無效,要想進行交易,你得先拿自己的財寶金銀去劉備那裡換籌碼……

結果士兵瘋搶了半天,白白落了個賊名,到終了手中的金銀財寶,全部換成了一堆沒用的籌碼,所有的財寶全都歸了劉備。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在荊州逃亡的時候,數十萬名老百姓哭爹喊媽的跟在後面,這就是羅貫中瞪大眼睛說瞎話了,老百姓跟著劉備幹什麼?還嫌被這廝玩得不夠啊?

不過話說回來,劉備確實沒給荊州人民添什麼麻煩,倒是諸葛亮這兄弟,可把荊州地帶的遊客給蹂躪慘了。

史載:曹操水陸大軍齊下,旌麾南指,劉琮束手……就在劉琮的兩手欲束未束之前,劉備考慮應戰,可是當地百姓數目太少,哪怕是都送上前線去,也不夠曹兵砍的。正發愁之際,諸葛亮獻上一計。

諸葛亮說:荊州的人口少,那是指有戶口的固定人口,其實流動人口並不少,我們馬上搞一個流動人口統計,命令所有流動人口都要如實上報,然後再把他們組織起來,送到前線去讓曹操砍,不信累不死他……

這個就是荊州人民扶老攜幼跟在劉備後面跑路的歷史原貌了。

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不跟著劉備跑不行啊,你不跟著跑他宰了你。

這就是裴潛所說的劉備不能治理人民的原因了,男女老幼都被他送到前線,這種人放在邊關,那他的對手豈不是活活為難死?

不過話又說回來,把群眾組織起來送上戰場,是戰國年間商鞅的首創,而且劉備玩這個還算不上是優秀的,曹操也是這方面的行家高手。

史載:曹操與官渡之戰而後,拿下了冀州,於是就興沖沖的趕去視察,到了冀州,有當地名士崔琰接著,拿出當地百姓的戶口來一看,足足三十萬人。曹操大喜,立即吩咐道:馬上把這三十萬人編成軍隊,組織訓練,我帶他們去拿下荊襄……崔琰卻說:我反對,冀州百姓,飽受袁紹的蹂躪,被迫拖家帶口上前線去打仗,這是何等不人道的啊。冀州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朝廷來解放他們,可是你曹操來了,不說恩惠百姓倒也罷了,反倒想再把他們拖入戰爭中送死,這豈不是讓冀州百姓為之失望。

曹操點頭,你說得有道理,然後就把崔琰抓起來,削光了頭髮,押到勞改營中去做苦役。沒過多久,曹操又說:崔琰這廝不認真接受改造,天天捻著鬍子,分明是抗拒勞動改造,殺之。

於是崔琰就被定點清除了。

我們注意到了,劉備能夠成為與曹操齊名的人物,那是因為他們都熟諳統御民眾的策術,這個長處使他們成為了繼劉邦時代以來第二批風雲人物,一個人能夠把法家思想的精華——御民之術運用得爐火純青,那就意味著他們的腦子不簡單,肯定不會停留在原始思維階段。

這樣的人物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市場,但是在東漢末年的特定時期,那就更免不了要撈得盆滿缽滿。

那麼,東漢末年這個時代,又有什麼特點呢?

這個時代,正是民眾中暗潮湧動,知識界卻雄心勃勃想要問鼎權力,結果與太監集團展開了殘酷而血腥的對搏,雙方搏殺的結果,是中國的知識精英與沒卵子的太監們同歸於盡,並最終迫使民眾追隨了天師教的時候。

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小吏張陵辭官不任,入山修習道術,創天師道,這固然是與人類文明的進展合上了拍,但也與當時中國的政治特點有關。

漢光武帝劉秀以武力起家,一統天下,再加上邊關匈奴人馬也跟著起鬨,搞得文士書生紛紛投筆從戎,正所謂,寧為百夫長,勿為一書生,結果折騰來折騰去,折騰得東漢朝廷好象是一個草臺班子,權柄旁落,統兵在外的大將軍威勢日盛,傳統的宰輔制度竟爾是形同虛設。

到了東漢第二代漢明帝時期,理論上來說這個時期應該是狠抓思想教育的時候了,文化輿論宣傳陣地,你皇帝不去佔領,知識分子就會跑上去趴窩。小吏張陵正是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才躲入深山去完成他的天師道理論建設,如果漢明帝腦子稍微明白一點,也會立即把儒術抓起來。

可是漢明帝捨近求遠,放著鉗制民眾思想的儒術不用,跑到西域去求佛,求佛是好事,應該表揚,可是佛學剛剛進入中國,怎麼也得有個適應時期吧?這個適應時期往少裡說也少不三兩百年,漢明帝他等得及嗎?

理論建設是一片空白,導致了民眾思想混亂,知識精英們敏銳的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契機,跳了出來,企圖問鼎權力。但是比知識精英更快一步搶佔了權力真空的,卻是太監,因為他們距離權力最近。

公元92年,東漢和帝厭惡竇太后其兄竇憲專權——專權到什麼程度呢?竇憲看中了沁水公主的私宅,不由分說就把自己鋪蓋卷搬了進去,往沁水公主的榻上一鋪,躺下便睡,沁水公主不敢吭聲,只能偷偷跑掉,此事被漢章帝得知,對竇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下不為例。

漢章帝的時候,竇憲的妹妹只是皇后,他就把公主欺負得連哭都不敢,等到了和帝即位,竇憲的妹妹成為了太后,竇憲的權勢就擴張得更加沒邊沒沿了。最後發展到了他去朝廷的時候,大臣們商量是不是對他下跪並三呼萬歲,這時候的漢和帝,已經是形同傀儡,不唯是朝中官員都依附了竇憲,連身邊的太監都靠不住了。

從光武帝劉秀到和帝,這才不過是四代人,就又回到了王莽時代的局面了,可知這劉秀打的底子是何等的糟糕。

竇憲威風凜凜的接受眾臣的朝拜,漢和帝卻孤零零的坐在深宮裡,琢磨著能不能找個朋友來幫忙。他一個皇帝能找什麼人?

只能找太監。

中常侍,鉤盾令鄭眾謹慎而有心計,成為了漢和帝奪權力的唯一助手。

於是忽然有一天,漢和帝在鄭眾的保護下,出現在北宮,下詔命令執金吾和北軍五校尉備戰,駐守南宮和北宮,關閉城門,將朝中竇憲的親信死黨統統逮捕,送入監獄後處死,隨後逼令竇憲自殺,輕而易舉的奪回了權力。

從此,太監正式走入政壇,成為皇帝身邊最可靠的力量。

但漢和帝權力再大,遲早也是要死的。他死後兒子殤帝即位,聽聽名字,就知道這孩子命太短——漢殤帝生下來不到一百天當皇帝,還沒過兩百天就蒙主寵招了,於是大家找了漢和帝的侄子劉祜即位,是為漢安帝。

是大家找了漢和帝的侄子劉祜即位,是為漢安帝。

這個漢安帝來得太晚,權力再次落入了太后鄧氏及外戚手中,漢安帝忍啊忍,終於忍到了鄧太后嚥氣,於是漢安帝瘋狂的反攻倒算,將鄧太后滿門統統幹掉,此役太監再立新功,宦官李閏、江京封候。

在這次戰役中,漢安帝的小舅子閻顯,保姆王聖及王聖的女兒王伯榮,也都榮立戰功,獲得嘉獎。

嘉獎之後,漢安帝就死了,於是他的小舅子及保姆就商量說:要想保住我們手中的權力,最好是再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於是精選了出生不久的北鄉候劉懿,可是劉懿這孩子缺德,擺了閻顯等一道,剛剛坐龍椅上就死了,結果讓安帝的兒子濟陰王劉保殺入宮來,奪得皇位,是為順帝。

於是漢順帝幸福的進宮,逮住一群美貌的妃子幸御起來,後宮嬪妃如花,就等他這一個大男人,可知其爭寵之鬥,猶為激烈。佳麗三千,但是漢順帝最喜歡的卻只是一個姓梁的妃子,然而卻是奇怪了,這梁妃偏生對漢順帝沒什麼感情,反而經常建議漢順帝最好去找別的女人洩火——夫陽以博施為德,陰以不專為義。《螽斯》則百福所由興也。願陛下思雲雨之均澤,小妾得免於罪——這世上竟然還有不喜歡讓男人搞她的女人,漢順帝驚奇之,於是冊封梁貴妃為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