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來的“鴻蒙”,“5G時代”華為有望打破安卓、蘋果系統壟斷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是我們五千年來華夏民族的優良品質之一,這點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好提現,我們從不排斥外國的先進技術,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尤其在這個信息技術時代,核心技術和專利更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之一。

PC時代,1983年5月,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做了兩年訪問研究院的倪光南決定回國。飛機降落在略顯破舊的首都機場,

倪光南的行李是一些計算機器材,包括Z80 CPU、SRAM、DRAM接口等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和C編譯器等等,他想用這些當時在國內並不容易找到的器材研製幾臺漢字微機樣機,希望促進計算機的漢化以及在中國的普及。倪光南後來回憶說“如果我不回來,我此後所做的一切不會對‘中國製造’有所幫助。”

在大洋的彼岸,蘋果和IBM的電腦已經走入了普通美國人的家庭,也正是在這一年,比爾·蓋茨創立的微軟在拉斯維加斯第一次公開了Windows和Microsoft Word。微軟市值也在1999年底第一次超過了6000億美元。Windows的崛起也自然成就了創始人比爾·蓋茨,自從1995年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後,他就一直是這個名詞的同義詞。

當古老的中國還在計算機硬件上蹣跚學步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硅谷已經開始了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革命,這種差距是顯而易見,各行業都有體驗,只是在信息技術領域,我們已經明顯落後了很多,

倪光南迴國後此後開始不遺餘力的呼籲中國發展IT核心技術,特別是自主操作系統和國產CPU,他認為這關係到國家的信息安全,為此不惜與多年的合作伙伴聯想分道揚鑣,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這其中的恩怨

倪光南對信息安全的憂慮很快得到了應驗。1999年5月8日,開赴科索沃戰場的美國B2轟炸機發射三枚精確制導炸彈,擊中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兩國關係一時間跌入冰點。而且戰爭的警醒不止於此,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幾乎癱瘓了南斯拉夫的通訊系統,而當時南斯拉夫計算機運行的操作系統,幾乎全部由微軟和其他外國公司提供。

時至今日,國產操作系統發展依然步履維艱,包括優麒麟在內的國產Linux操作系統,在易用性等方面基本具備XP替代能力,但還存在生態環境差等各種問題。2013年末,國產電腦操作系統紅旗Linux遭遇“滑鐵盧”,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經營發生嚴重困難,董事會於2013年12月13日決議從即日起解散公司。但國產操作系統的研發並未就此結束,中國的科技人依然在孜孜以求,但真心希望各大軟件廠商和政府層面上能夠對國產操作系統多加支持,也希望中國的PC企業能像倪光南院士所說的,至少要拿出部分機型來支持國產操作系統。只有大家都多嘗試,多支持國產操作系統,這樣國產操作系統才有可能加快發展,儘早民用!

iOS、安卓、塞班和移動操作系統

蘋果公司從2005年開始投入手機研發,同步推進的還有基於Unix的移動操作系統iOS。

2005年,安迪靠自己的積蓄和朋友的支持,艱難地完成了安卓系統的早期研發。僅僅幾周之後,谷歌就完成了對安卓的收購,收購金額僅為5000萬美元。

2007年6月,搭載了iOS系統的iPhone上市,喬布斯用iOS系統和iPhone手機的完美組合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他在發佈會現場說“今天我們重新發明了電話。直到iPhone 4發佈之後,蘋果手機,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再一次改變世界”

安卓的免費開源,IOS的流程,在不知不覺中革掉了當年如日中天的“塞班”。

PC操作系統市場大殺四方的微軟,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卻是個後來者,Window phone的發佈比蘋果和安卓晚了整整三年。買了諾基亞之後,微軟的手機系統份額佔比世界範圍內依然可以忽略不計,同樣還可以忽略不計的,還有國產手機操作系統。

移動OMS、聯通沃Phone和阿里YunOS

結局大家都知道, 移動OMS、聯通沃Phone 毫無疑問的淪為炮灰。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的YunOS,當年阿里憑藉與魅族的合作,YunOS在2015年曾一度佔據國內手機操作系統市場的7%,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然後魅族手機市場份額逐年下降,再加上做系統就是做生態,沒有好的兼容性,依然成不了氣候。

在近期的央視《對話》節目中,阿里巴巴王堅坦言YunOS是他可以看到的,“離中國有一個自主的操作系統最近的時候。”王堅望著同在臺上的倪光南院士,這位為中國IT核心技術奔走了數十年的老人,對他當時的心情完全感同身受。

“鴻蒙”如期而至

華為不用多說,5G時代擁有專利最多的公司,手機出貨量穩居世界第二,2019年有望可以做到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創始人任正非的“深謀遠慮”,華為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在不確定是否能用得上的情況下,仍堅持為自己打造了備胎。“鴻蒙”有望打破多年以來國產系統上的短板,打破安卓、蘋果系統壟斷!歷史的機遇,總是可遇不可求的。

谷歌、ARM、斷供。備胎計劃一夜轉正,足夠的終端設備,強大的研發能力,等都是華為“鴻蒙”的優勢所在,當然操作的系統最重要的一環是生態系統的構建,近期華為已經向全球的開發者發出的橄欖枝,方舟編譯系統,原來的應用還能夠提速60%以上。並且兼容所有的安卓應用。

儘管每一款操作系統誕生後,都有一個迭代和磨合的過程,但是在眾所周知的事件,面對美國政客打壓,國產系統應該站起來,我們更應該站起來支持國產系統的發展。

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的5G時代 ,華為作為5G技術的領先者,更加有底氣,可以讓鴻蒙打通更多互聯設備,覆蓋所有的智能終端,未來可期,

從PC時代到5G時代,國產系統一路跌跌撞撞,但從來停止過探索,很喜歡王寶強《士兵突擊》裡面的一句臺詞“不拋棄,不放棄”國產系統在當代如同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希望國產系統早日走進尋常百姓家,讓世界人民知道中國的系統一樣好用,成為我們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