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真理(實在想不出什麼吸引人的標題)

論真理(實在想不出什麼吸引人的標題)

所以真理到底在大部分人手中,還是少部分人手中???

論真理(實在想不出什麼吸引人的標題)

這是關於真理的小小悖論,當大多數人認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時候,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還是大多數人手中?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明確這個“真理”的定義——是吃飯的真理、喝水的真理、宇宙的真理……還是所有一切的原始真理?

細處的真理不宜空談,所以這裡只討論所有一切的真理。

1.真理無法全知。

萬物一直處在變化中,真理也在不斷變化,既然一直在變化,那麼雖然可能會很屈辱得,一變化就被掌握,但無論如何也無法被窮盡。

如果說真理是一片寂靜的海,可以等待人們一點點去蠡測,應該認識到,在技術上暫時還無法實現。

2.可以通過觀察、體驗、思考、總結、靈感等方式,以類似遞歸的方式不斷接近真理,這種方式得到可以稱為階段性真理。

但這個遞歸的目標問題是幾乎沒有邊界的,所以只能不斷接近,永遠無法窮盡。

這裡我不用“科學方法”這個詞,因為“科學方法”可能產生思想的盲區(這個後面講)。

3.不斷接近並總結的階段性真理,可以通過學習得到。

通過思考總結,然後傳授延承,後面的人就可以不斷踩在前輩的肩上登高望遠。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再到亞里士多德,從培根到斯賓諾莎、伽利略再到牛頓等等等等。不湊字數了,去翻小學初中的課本吧。

既然階段性真理可以通過學習得到,那麼真理(階段性的)當然可以掌握在大多數人手中。

人類通過遞歸的方式不斷接近真理,但這條曲線卻不時跑偏,甚至拐彎。比如中國的明清,和歐洲的中世紀。前者把孔子的“禮”越走越小,後者把希臘的文明之光收縮在蠟燭臺上。

就思想層面而言,影響這條曲線行程的,大約是認知的偏差,主要有以下4種。

1.人類性偏差。

“因為人總是錯誤地把自己的意識斷言為事物的標準(普羅泰戈拉說的是“人類的尺度”):相反,一切感知,不論是感官的,還是心靈的,都只與人相關,而並不適用於宇宙;人的心靈就如同一面面凹凸不平的哈哈鏡,將自身的品質散播到其他事物上……並使他們扭曲、變形。”——《新工具》,培根。

簡而言之,這一種偏差來自人類群體的天性。

人類在不經意間就會以自己的認知設定結論,然後通過對事實的選擇性認同,鞏固並形成頑固的偏見。

解決方法嘛。當一件事激起你滿腔熱情,那最好的就是把它放在一邊,等冷靜下來再想想。

個人體驗:當時寫就一篇自己覺得滿意的文章,過個幾天再看,好像很一般。過幾個月再去看,額,這什麼垃圾。要是過上一兩年再去看,what's the fuck!!!已經連自己都沒眼看了。

2.個人性偏差。

應當認識到所有個體都有其特性,有些人擅長感性思維,有些人擅長理性思維;有些人擅長畫畫,有些人擅長音樂……有些人在世俗中如魚得水,有些人習慣性遊離在世界之外……

再特殊一點,梵高的星空佈滿漩渦性二維結構,草間彌生眼裡的世界遍佈著波點……

據說世界上十分之一的人都有精神疾病,如果加上沒被統計到的,也許更多。所以是否真的有所謂正常人的標準?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怎麼才能給個人更多的自由去追逐真理?又要通過什麼方法,才能從萬花紛繁中提煉真理?

3.群體性偏差。

一直跟差不多想法的人待在一起,就會導致思維進入侷限。

有人說現代科學知道的越來越多,研究的卻越來越少。現代哲學恰恰相反,研究的越來越多,知道的卻越來越少。

反正我不是搞科研的,也不是玩哲學的,diss起來毫無壓力。

所以,出去走走,沒事跨個界,也許會找到新世界也說不定。

魯迅棄醫從文成了大文豪,孫大炮棄醫從政成了國父,毛爺爺不做老師,然後成了全人類的精神導師……

4.虛構性偏差。

這是說,所有過往都不足道,什麼哲學家、科學家、小說家、藝術家……統統都是無用且垂死的星辰。

既然真理是無限的,那麼這些星辰們達到過的,必然是虛假的真理。

偏偏一堆人把他們的想法、技巧、語言視為圭臬,一個人用幾十年探究的真理,一萬人用幾百年去描述。順便把名人們有幾個情人,每次幾秒鐘都研究得清清楚楚……恰爛飯的。

當然,研究過往的星辰確實具備一定意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類整體的水平。雖然這一提升相對突破所能獲得的提升,微不足道。

嗯,正方一辯發言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