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河北的發展把把脈

這兩天,全國各省前三季度的GDP數據出爐,總體看增速下降了不少,最高的是雲南8.8%,最低的是吉林1.8%,兩位數的增速不減蹤影,南方各省市普遍高於北方,東三省依然墊底,中西部增長強勁,全國總體增速6.2%。

給河北的發展把把脈

河北的GDP增速是7%,比起前幾年好了不少,大概是由於河北比較強勢的鋼鐵、水泥和能源今年需求較強,價格也漲了,環京發展得不錯,不少北京的市場遷移到了河北,給當地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令人尷尬的是,河北既不是增速最快的省份,也不是增速最低的,既不屬於南方快速轉型的地區,也不像東北等陷入衰退的省份,總體既不好也不壞。只是出現在報表中,分析文章裡絲毫不見蹤影。就像河北的大學生,由於普遍上學晚,大家都比較老成持重,總覺得缺少一分活力。不過也難怪,作為拱衛北京的省份,河北的穩定是最重要,也因此,經濟發展並不是河北的頭等大事,政治敏感、社會穩定、環境治理才是優先考慮的。

當然,GDP僅僅表明當地的經濟總量,跟人口和資源有很大的關係,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環境的改善,友好的政府和政策才是更為重要的。

我的老家是保定北區的一個縣城,這幾年隨著一批北京批發市場的遷入,帶去了近十萬人口,再加上當地開發區的加速發展,雄安新區的帶動作用,確實能明顯感覺到發展快了許多。即便是當地農村,安裝了自來水,旱廁改造,退耕還林,修路灑水,公交車直達北京,生活確實變得更好了。

其實河北還是有很多優勢的,由於臨近北京,很多河北的人才都在北京就業,北京的很多優勢行業如傳媒、廣告、互聯網、計算機,很多人的老家都是河北的。隨著北漂的年紀一年年變大,很多人都考慮要不要回老家二三線城市發展。這幾年,河北也確實培育起一些叫得上名號的大企業,比如長城汽車、華夏幸福等,這才人才的加盟無疑會帶去更為先進的理念和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