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古人誠不欺,時光果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不知不覺,我已畢業7年了,當年那個鮮衣路馬的少年而今已三十出頭,老氣橫秋。按說身邊的同齡人都到了結婚的年紀,可是為什麼我的那些同學、發小、朋友一個個都按兵不動,婚訊全無?

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想到一個問題,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儘管社會上存在一些高學歷的早結婚、低學歷的晚結婚現象,但我認為結婚早晚與文化(學歷)程度高低有關,而且是正相關,一般文化高的相對結婚要晚一些。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婚姻的認知程度不同


錢鍾書先生有一句名言:“婚姻好比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這是對婚姻絕好的描述,可謂一語中的。一般文化高的人雖未踏足婚姻,但相比較文化低的人對婚姻的認知程度要高一些,知道兩個人結婚並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而且牽扯的事情很多很多,所以婚姻大事不可等閒視之,就會猶豫、思考、等待,可能這樣一猶豫就錯過了一個人,等到遇到下一個合適的對象就是若干年以後了。

而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人對婚姻的認知程度要淺一點,不會考慮那麼多,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看上眼了就嫁了,心裡有點喜歡就娶了,想那麼多幹嘛?所以,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人往往結婚早一點。

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2、上學時間的不同


按照我國目前的上學制度安排,6歲一年級,初中畢業就是15歲,高中畢業剛好滿18歲,大學本科讀完後就是22歲,如果再讀個研究生,畢業了就是25歲,博士什麼的暫且不提。文化程度高的我以大學本科為準,22歲畢業,一般步入社會工作三年左右父母就會催婚,即大多數大學生在25歲左右結婚,這還是在家庭條件較好的、找對象談戀愛比較順利的情況下。

而文化程度較低我以初中畢業為準,15歲畢業,出社會闖蕩個5年,父母就會覺得年齡不小該成家了,於是七大姑八大姨就會安排各種相親,小夥子小姑娘時20歲上下,正青春,處於顏值巔峰時刻,稍不留意就看上眼了,加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氣,絲毫不懼婚姻,抱著對象毫不猶豫一腳踏進“圍城”,不過弱冠之年而已。

所以,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結婚會早一點。

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3、家庭經濟情況的影響


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人,家裡肯定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和金錢來培養他,就農村而言,培養一個大學生幾乎可以把父母壓垮。加上他本身文化程度高,他的對象一般文化程度也不低,自然結婚的彩禮和其他花銷也不低。家裡本身已被掏空,結婚又要花很多錢,於是有心無力,婚姻大事只得一拖再拖,等到有心有力時恐怕已到30出頭。

而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人,一是家裡的教育開支要少很多,二是他早早出門闖蕩,五年以後手裡再不濟也有個小几萬塊錢,一旦找到了合適的對象,立馬可以吃喜酒娶進門,在經濟上相對沒什麼壓力。所以,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人往往結婚更容易一些。

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3、小結


由於對婚姻的認知程度不同,上學時間的限制,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的差異,我認為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頗有關係,一般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人結婚相對會晚一些。

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婚姻這一大事會越來越複雜,奉勸各位想結婚的適齡男女青年宜早不宜遲,尤其是跟我一樣的廣大苦逼農村青年,加油!

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有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