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品读-第29篇-汉代守财奴

汉纪四十五-四十六(公元146年-公163元年)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宦官的势力为祸甚重。一个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明朝,知晓度多半来源于电影里各类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厂公”们,魏忠贤、刘瑾、王振这三大太监也是多次出现在银幕上;再一个是唐朝,另一个朝代是当下在写的东汉,宦官在汉桓帝一朝开始左右朝政。

有人私信,问我对于宦官的态度,对于两汉进击西域怎么看。这都是蛮大的话题,也许得写番外篇才能阐述清楚。关于宦官,于我和常人无二,宦官中也有忠奸、有好坏,有些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坏。但宦官为恶,似乎总比常人为恶造成的影响更大,所以这个群体被世人打上了“坏人”的标签。关于两汉进击西域,汉朝经营西域的起因是想斩断匈奴的右臂,联合西域削弱匈奴。但在演进中,逐渐变为了控制西域,从西域各国的角度来看一定是不公平的。历史就是这样,在一群人眼里的英雄,在另一群人眼里可能就是恶魔。

主要事件

  1. 梁冀毒死汉质帝,桓帝即位。
  2. 梁冀冤杀李固、杜乔。
  3. 于阗杀西域长史王敬(王敬咎由自取)。
  4. 鲜卑檀石槐立国,占领匈奴故地。
  5. 桓帝依靠宦官力量族灭梁冀,宦官逐渐掌握朝政大权。
  6. 段熲与皇甫规接力,平定诸羌叛乱。

主要人物:梁冀、孙寿、李固、杜乔、胡广、朱穆、李膺、张陵、梁不疑、张奂、陈龟、黄琼、段熲、皇甫规、杨秉

汉纪四十六是资治通鉴第五十四卷,这五十四卷里奸诈之徒不少,但第一个让我读着恨不得上去给一耳光的正是此篇的主演——梁冀。这个人,最大的特征不是奸,也不是坏,而是恶。怎么个恶法呢?周星驰版《济公》里的十世恶人,就是这种感觉了。恶到什么地步呢?凡是不顺着他的,哪怕只是提了些意见的,他都要整死。

士孙奋之死

士孙奋是梁冀整死当中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扶风人士孙奋,富有而吝啬,梁冀曾送给他一匹乘马,要求借贷五千万钱,而士孙奋只借给他三千万钱。梁冀大怒,于是派人到士孙奋所在的郡县,诬告士孙奋的母亲是梁冀家里看守库房的婢女,曾经偷盗白珍珠十斛、紫金一千斤逃亡。于是将士孙奋兄弟逮捕下狱,严刑拷打至死,全部没收士孙奋的家产,共值一亿七千余万钱。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像这样的事儿,在通鉴这两卷中数不胜数,以往还没有见过通鉴用这么多篇幅记述一个人的恶,梁冀算是第一个。但写这个故事,其实想说一说士孙奋这样的守财奴,为了两千万钱,断送了一家人的性命。钱财是一个数字,如果不能适当的运用,它永远只是一个数字。五千万给了梁冀,看上去是被人坑了一笔,很不划算;如果换一种思路,五千万买了一家人的平安,这就很划算了。

看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多想一想,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士孙奋这样一个人,让我联想到了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还有《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且博诸君一笑。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儒林外史》


梁冀的族灭

梁冀的倒行逆施触怒了士大夫以及普通民众,失去了人心。同时,他握着权柄不放,得罪了皇帝。因此,他的下场也已注定。

梁冀是一个恶人,一个醉心于名利之人,却真的不是一个奸臣、权臣,甚至还有点蠢。以他的权势地位,桓帝在梁冀还活着的时候动手,本以为会引发一场类似于汉武帝太子刘据被逼造反,与丞相刘屈氂在长安大战五天,死伤数万人,血流沟壑一般的大战。但事实是我们想多了,梁冀这个看似强硬的人,在整个过程中好似一个孬种。


桓帝登上前殿……派遣尚书令尹勋持节统率丞、郎以下官吏,命全都手执兵器,守卫省阁,将所有代表皇帝和朝廷的符节收集起来,送进内宫。又派遣具瑷率领左右御厩的骑士、虎贲、羽林卫士、都候所属的剑戟士,共计一千余人,和司隶校尉张彪一同包围梁冀的府第。派光禄勋袁持节,向梁冀收缴了他的大将军印信,将他改封为比景都乡侯。梁冀和他的妻子孙寿,当天双双自杀。……桓帝下令没收梁冀的财产,由官府变卖,收入共计三十余亿,全都上缴国库,减收当年全国租税的一半。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大将军被皇帝临时拼凑起来的一千人给围了,然后认怂自杀。这个情节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实在匪夷所思。如果曹操被汉献帝与宦官拼凑起来的一千人给灭了,你觉得这合理吗?梁冀可是因为汉质帝一句“跋扈将军”就敢下毒弄死皇帝的人,为什么在被围之后毫不抵抗?

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根本没想到皇帝会发难、没认为皇帝有这样的胆量,府里没有什么甲兵防备,无力发起任何反击(虽然府外有实力,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加上梁冀平日里的胡作非为、飞扬跋扈,身边并无忠厚之士愿意在这个时刻拼了身家来救他,官场的同僚也全被他得罪光了没人站在他这边,因此他就这么窝囊的死了,归根结底他是一个自大自负但着实有点蠢的人。

一次无厘头的打劫

桓帝时期有几位贤达之人,不接受官府征召去做官,姜肱便是其中之一。这人到底如何贤达?来看一次他被打劫的经历,过程甚至有些无厘头,不过善行貌似真的可以引出善心。

姜肱曾经和他的弟弟姜季江一道前往郡府,夜间在道路上遇到强盗抢劫。强盗要杀他俩,姜肱对强盗说:“我的弟弟年龄还小,受到父母怜爱,又没有定亲娶妻,我希望你们把我杀死,保全我弟弟的性命。”然而,姜季江却对强盗说:“我的哥哥年龄比我大,品德比我高,是我家的珍宝,国家的英才,请来杀我,我愿代哥哥一死。”强盗听后很受感动,便将他俩都释放了,只将衣服和财物抢光而已。兄弟二人到了郡府,人们看见姜肱没有穿衣服,觉得奇怪,问他是什么缘故。姜肱用其他原因进行推托,到底不肯指控强盗。强盗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惭愧和后悔,就到姜肱的学舍来拜见他,叩头请罪,奉还所抢走的衣物。姜肱不肯接受,用酒饭招待强盗,送走他们。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一个时代,不论多么的暗无天日,总有一些人在坚持着心中的执念;这些人如野火燎原后的草种,藏身于泥土中,一旦春天来到,生命的绿色便会又一次的遍布原野。

资治通鉴品读-第29篇-汉代守财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