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品讀-第28篇-東漢職場的年齡歧視

漢紀四十三-四十四(公元125年-公元145年)


資治通鑑品讀-第28篇-東漢職場的年齡歧視


這,是雞零狗碎的二十年。


公元125年,東漢剛好開國100年,漢順帝即位。雖然東漢享國195年,但從第100年起,已開始風雨飄搖。順帝之後,接棒的是桓靈二帝(兩位有名的昏君),再下來是一生傀儡的漢獻帝(先後被董卓、曹操、曹丕控制)。


主要事件

  1. 中常侍(宦官)孫程等十九人發起宮廷政變,擁立漢順帝劉保。
  2. 班勇經營西域,驅走北匈奴,西域各國再次臣服東漢。
  3. 羌族再次叛亂,徵西將軍馬賢戰敗,羌軍兵鋒直達三輔。
  4. 大將軍梁冀當政,天下盜賊蜂擁四起。


主要人物:閻太后、閻顯、班勇、崔瑗、漢順帝劉保、孫程、虞詡、來歷、左雄、李固、張衡(造渾天儀的那位)、梁商、梁冀、皇甫規、張綱、梁太后


東漢皇帝命都不長,除了開國兩位活到了四五十歲,後面都是三十歲左右就駕鶴西去了。末代獻帝倒是活到了五十四歲,可惜是個傀儡。皇帝的短命,導致權力不斷在皇帝、外戚、宦官間交替,政權不穩,國本自然就動搖。東漢自始至終,除了開國的前幾十年,一直在動盪中前行。


孫程等人的宮廷政變


上一篇裡構陷整死楊震的奶媽王聖以及她合作的利益集團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同樣構陷了太子劉保,使得劉保被廢為濟陰王。


漢安帝在出巡時,突然病故。閻太后和她的兄弟閻顯合計之後秘不發喪,等車駕回到洛陽才宣佈死訊,並立一個幼兒劉懿(此人並不是安帝親兒子)為皇帝,這就是漢少帝。少帝在位半年就掛了,閻太后與閻顯又合計了下,準備從劉氏家族裡再找一個幼兒立為皇帝。


此時,具有正義感的宦官孫程與他的十九位同事站了出來,調動宮中守衛,合力誅殺了閻太后在宮中的黨羽,並迎立劉保即位。


此次政變,僅依靠十九人的力量就完成了。並不是因為這十九人個個能打,而是人心與事理站在劉保這邊。所以在政變的過程中,宮廷守衛、軍隊都聽從劉保的召喚而並不執行閻太后的指令,估計孫程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出手的。


師出有名,人心所向,還是蠻重要的。美國和北約整伊拉克,事前弄出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化學武器的茬,事後還整出一瓶洗衣粉在聯大上振振有詞的作為證據。包含這幾個月川普一直在宣揚的各種論調,都是要獲得名義上的“正義”。


順便提一下,孫程確實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好同志,就在他的宦官同僚張防構陷虞詡的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力諫漢順帝:


孫程說:“陛下當初和我們起事的時候,常痛恨奸臣,深知他們會使國家傾覆。而今即位以後,卻又自己縱容和包庇奸佞,又怎麼能責備先帝不對?司隸校尉虞詡為陛下盡忠,卻被逮捕囚禁。中常侍防貪贓枉法,證據確鑿,反而陷害忠良。今觀天象,客星守羽林,是宮中有奸臣的徵兆。應該急捕張防下獄,以堵塞上天所降的災異。”

中華書局《資治通鑑》文白對照版


好吧,讀到這裡腹黑的肯定說:naive,肯定孫程與張防有過節呀,所以乘機進言。我想說:是的,有時人心很複雜,有時可以看到各種詭譎的算計,有時人做很多事都是出於利益,但也有時人們做一些事只是源於內心的信念與堅持,真的就是如此簡單。如果做每一件事都是源於利益,歷史上何來那些傻的腦子進水的人,比如張巡,比如史可法,比如耿恭。


東漢職場的年齡歧視


就這一兩年,職場35歲的梗被玩了個遍,每天圈裡都能看到各種販賣35歲焦慮的文章,enough。


其實2000年前東漢的職場,也有年齡歧視,但與如今的職場年齡歧視剛好掉了個方向:40歲以下,不許當官。


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左雄上書說:“孔子曰:‘四十歲而不惑。’《禮記·曲禮》曰:‘四十歲智力強盛,才出來做官。’請從現在開始,孝廉科的人選,年齡未滿四十歲的,地方官府不得舉薦。凡是被舉薦的孝廉,都應先到司徒府報到。如果是儒生,則要考試他所師承的那門學問;如果是在職的文吏,則要考試起草上奏朝廷的表章。並將他們的副本,送到皇宮的端門,由尚書檢查虛實,以觀察他們的傑出才能,以建立良好的風氣。凡是不遵守上述規定的,依法定罪。如果有特殊的才幹和能力,當然也可以不限年齡。”順帝聽從。

胡廣、郭虔、史敞上書反駁說:“凡選舉,都是根據才能,不要拘泥於某種固定的制度。陳平六出奇計以佐高帝,不是出自儒家的經學。子產在鄭國和晏子在東阿的政績,也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善於起草上奏的表章。甘羅和子奇受到重用時,年齡離四十歲還差得很遠。終軍和賈誼名揚天下,都在二十歲左右。從前世以來,實行薦舉制度,從來沒有改變過。”順帝不聽從。

辛卯,順帝初次命令:“郡、國薦舉孝廉,限年四十歲以上;儒生必須精通儒家經典,文吏必須善於起草上奏的表章,才得應選。如果有像顏回和子奇那樣的特殊才能,則不受年齡的限制。”

中華書局《資治通鑑》文白對照版


漢代是沒有科舉的,普通人想走仕途,只有舉孝廉這一條路,也即各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薦優秀的人才。左雄這一建議,一下堵死了青年才俊的出路。試想,賈誼三十多就掛了,如果在漢順帝時代,他都熬不到出頭之日。更加打臉的是,順帝特意提到如果有顏回的才能,可以不受年齡的限制。顏回活了多久?官方考證的年齡是40歲,也就是說如果在順帝時代,顏回不能證明他有顏回般的才能,只能熬到40歲被推舉為孝廉,然後呢?然後他就沒有然後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是歷史的發展趨勢,一個人心智最鼎盛的時期也是青年時代,圍棋有“二十歲不成國手,終身無望”的說法,所以各行各業希望招攬年輕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有些職業或者職位也是年輕人無法勝任或者駕馭的(極少數天才除外),我們會放心讓一個剛出校門的愣頭青做開顱手術嗎?對於年齡向上與向下的歧視,都是錯誤而不可取的,可如今我們的主流媒體還在販賣類似的焦慮。每一份工作,應以能力為第一選擇項。


回到個體來說,如果35歲的能力還停留在20多歲時的狀態,被淘汰那是自己的問題。人生就是逆水行舟,得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願這天下,每一個人的才能都能盡情發揮,而不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


張綱單人破B


CSGO沙城單人破B,一定會被萬人敬仰,可那只是遊戲,死了大不了reload,東漢的張綱在沒有第二枚遊戲幣的情況下,單人破萬賊。


張綱上書順帝數落大將軍梁冀的各種罪行,得罪了梁冀,梁冀便想著借刀殺人,把張綱一個文官派去平賊,平的是在揚州、徐州一帶盤踞十幾年的萬人大賊。前文提到鄧騭派虞詡去平叛,也是想借刀殺人。為什麼大將軍的智商都這麼堪憂,他們眼中的危險卻是對手的機遇。


張綱到任後一琢磨,周圍都是弱雞,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帶兵去平叛估計是回不來了。但是不出手,也不符合自己的耿直性格。於是,他決定:單人破B。


張綱直到張嬰營壘大門,求見張嬰。張嬰大吃一驚,急忙下令緊閉營門。張綱在門外將所有跟他前來的官吏和百姓都打發回去,僅留下十幾個親信,然後請張嬰出來見面。張嬰於是出營拜見。張綱讓張嬰坐在上座,開導他說:“過去歷任郡太守,多數一味貪婪和殘暴,使得你們心懷憤怒,聚眾起兵。郡太守的確有罪,然而你們這樣做也不符合大義。如今主上仁愛聖明,準備用恩德消除叛亂,所以才派我來,想賜給你們封爵和官位,使你們榮耀,不願意對你們施加刑罰,今天確實是轉禍為福的大好時機。如果聽到這些道理而不肯歸附朝廷,天子赫然盛怒,徵調荊州、揚州、兗州、豫州的大軍,象雲一樣集合,你們就將身首異處,子孫滅絕。二者的利害,請你好好考慮。”


張嬰聽後流著眼淚說:“我們這些野蠻的愚民,自己不能上通朝廷,不堪忍受殘酷迫害,才聚集在一起苟且偷生,象魚遊鍋中,自己也知道不能長久,只不過暫時苟延殘喘而已。今日聽到您的開導,正是我們再生之時。”於是張嬰率領他的部眾一萬餘人向張綱投降。然後,張綱獨自乘車進入張嬰的營壘,大擺筵席,飲酒作樂,遣散張嬰的部眾,聽任他們去願意投奔的地方。張綱還親自為張嬰選擇住宅,查看田地,張嬰的子孫想當地方官吏的,他都加以推薦任用。人們心悅誠服,當地一片和平。朝廷評論功績,應當封張綱侯爵,但受到了梁冀的阻撓。張綱在廣陵郡任職一年後去世。張嬰等五百餘人,為他穿上喪服舉哀,將他的靈柩送回家鄉犍為,還為他運送泥土,築成墳墓。

中華書局《資治通鑑》文白對照版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近幾天呼蘭語錄裡提到:“我心裡還剩下的三道防線是35歲的馬雲、43歲的任正非、跟60歲的姜子牙。”這麼看來,他只讀過一本上了歲數的書——《封神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