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敏院士:現在科學研究像工廠“流水線”,批量產生大量“雷同”論文

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師分會年會(CNA2020)年會在京召開,大會邀請張學敏院士做主題報告。《醫師報》摘錄張院士精彩報告內容,進行分享。

張學敏院士:現在科學研究像工廠“流水線”,批量產生大量“雷同”論文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張學敏院士表示,我國近年來在醫學等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原創性研究仍然缺乏。我國醫學生命科學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套路”化了。科學研究有些像工廠的“流水線”,批量地產生大量路徑“雷同”的論文,稱為科技“八股文”。這種套路化的研究,窒息了科技創新活力,使得原創性的科研成果難以產生。原創性的研究大都是人類許多靈光一現的突發奇想,是人類頭腦中潛藏的最寶貴財富,難以想象是套路可以產生的。因此,創新研究需要不斷突破“套路”,產生新的科研範式。但原創科學研究,是風險最大的科學探索,不僅時間上難以確定,而且結局上常常是“九死一生“。


創新科研範式,離不開健康的學術生態,特別是學術評價機制。套路化研究的泛濫,是當前學術評價看重“數量”不重“質量”、重“形式”不重“內涵”的結果,使得科技人員不願、不敢,也不能去做需要“冒險”的創新研究,而是按“套路”去做科研,使得科研生涯更加安全和保險。


因此,創新科研範式是促進原創性研究的關鍵。走太多人“來回”和“反覆”走過的路,雖然輕車熟路,但難有創新可言。以前沒有的路,走出來了,才更可能通往創新的“自由”境界,取得原創性的發現。研究範式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科交叉。它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和限制,堅持問題導向,面向世界重大科學前沿,或者需求導向,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而這需要營造“十年磨一劍”的學術生態。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