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我們古人也強調“善誘者,善導”。孩子在大人們的教育中有過成功和表揚,有時候對孩子幫助更大的,往往是適當的挫折和鼓勵。練其體魄、“育”其心智,相信這也是很多家長讓孩子參加體育學習的初衷之一吧。其實,在長期的磨練過程中,體育又何嘗不是一種可以為孩子帶來鼓勵和喚醒的挫折教育呢!


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指出——

創造的人生是“患難與歡樂所織成”的

現在家庭條件都很優越

孩子的歡樂自然不缺

但缺乏患難的體驗,真的好嗎?

那麼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每天只有枯燥的重複,去練習一項又一項的基本功;

朝五晚九起早貪黑的訓練,回到寢室精疲力盡;

有時候傷病,需要忍受痛楚、甚至帶傷訓練、比賽。

運動員的青春或許很枯燥,運動員的青春或許有點殘酷,但或許只是收穫太過無形所以才把失去無盡放大,其實暴曬之下你們的故事何嘗不是為我們所羨慕?

訓練再累,思念再苦,那是成長必經的痛。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一個運動員的成熟,是用汗水、淚水、鮮血磨練出來的!


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體育能讓孩子正確的理解失敗

敢於面對挑戰

沒有人會永遠一帆風順

成長的道路上

體驗風雨

才能看到彩虹



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體育,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永遠是過程

寂寞生出專注

苦痛生出堅韌

遺憾生出百折不撓

在過程中我們已經收穫所有

榮譽只是額外的獎賞



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如果沒有體育帶給孩子體格上的挫折

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體會

挫折的本意和內涵

是讓你縮短與成功的距離



體育,何嘗不是一種挫折教育



如果沒有體育帶給孩子性格上的挫折

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明白

團隊的重要性,唯有孤獨無助的前行


如果沒有體育帶給孩子人格上的挫折

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知道

健全人格將是你腳底的基石

決定著你站立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