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想積累100萬,是勤勞重要還是理財重要?

窮人想要翻身積累到100萬,要靠兩條腿走路才能到達目的地,這兩條腿就是勤勞賺錢和長期理財複利增值。無論少了哪一條腿,你的財富積累就變得不切實際或者根本實現不了。

收入有兩大類,一類是勞動性收入,另一類是財產性收入。勞動性收入主要靠個人的工作、勞動產生的工資獎金和銷售提成等,特點是獲得收入的時間沒有持續性,收入的數量忽高忽低沒有穩定性,嚴重的會導致失業出現收入為0現象。

窮人想積累100萬,是勤勞重要還是理財重要?

財產性收入是用靠金融產品帶來的投資收益、出租房帶來的租金,出版作品帶來的版費等,這些財產性收入的特點是:時間上可以與生命等長,活多久就可以領多久;一般是一次性完成,永久性領錢;是工資性勞動性收入的最好補充。

當我們靠工作或勞動掙到“勞動性收入”時,應該先把要存的緊急備用金、保險保費、投資本金等存在不同的帳戶中,然後再花留下的部分。不能先花錢再存錢,否則就會出現月光族或者入不敷出的情況。

窮人想積累100萬,是勤勞重要還是理財重要?

01.身為窮人還不能做到勤勞,那麼根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大錢都是通過小錢積累起來的,沒有錢就談不上積累。那錢要從哪裡來,窮人只能靠出賣自己的腦力和體力,用時間去換取金錢。

想要做到財富積累,身為窮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窮志短,一旦窮人好吃懶做想要翻身難上加難。

身為窮人想要積累100萬就需要做到推遲享受,把錢存下來。財富積累就像一個水池裡的水,進水量只要大於出水量,總有一天水池的水就會滿出來。

進水量就是你的收入,出水量相當於你的開支,只有收入大於開支你的錢才會越來越多。

窮人想積累100萬,是勤勞重要還是理財重要?

02.理財,利用複利錢生錢,讓錢替你工作,等於多出一個人不分晝夜為你賺錢。

假設一個23歲剛畢業的大學生,身上沒有任何存款,只能用他的時間、頭腦、體力去換取金錢,每月發工資都強制儲蓄2000元,等工資收入增加後強制儲蓄3000元,這樣在10年的時間裡為自己積累了30萬。

窮人想積累100萬,是勤勞重要還是理財重要?

雖然後續工資還會有上升的空間,但是由於成家立業,家庭的重擔在身想要增加儲蓄已經力不從心,這時候就算不在投入只要通過理財就可以讓這30萬不停的為你工作,讓錢生錢直到100萬。

用工資來準備全部家庭資金需求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少數大公司的高管才能做到;但是從工資中拿出10%來買保險,拿出30%來投資保值,拿出30%來投資增值。60%的部分增加收入和家庭財富,10%的部分降低家庭各項支出,一邊增加一邊減少,同時努力放大家庭財富,能夠更快積累100萬甚至更多的財富。

留出30%的部分,一邊滿足現在衣食住行,一邊放銀行存作”緊急備用金“,不至少因為將來的生活而降低了現在的生活品質,也不應該只顧現在舒服的生活,而讓將來的或晚年的生活越過越差。而是想方設法讓家人的生活持續地、穩定地提高生活品質,包括教育品質、養老品質和醫療品質等等。

財產性收入來自於70%的保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然後財產性支出延長工資性收入或勞動性收入的不足之處,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支出兩相結合,可以積累100萬甚至更多的財富。

綜合以上分析,勤動可以積累投資本金和保費等理財本金,投資本金通過基金、債劵和股票房產等產品賺到更多的錢,通過保費省更多的醫療費用、教育費用和養老費用,一邊增加收入一邊節省費用減少支出,積累更多財富,積累財富=增加收入-更少支出。積累本金要靠勤勞,放大財富要靠理財;2種手段缺一不可,兩者結合能積累更快更多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