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白肉,白煮肉,白切肉這些名字雖然不一樣,但都是白水煮豬肉,誰不會煮呢?但是煮出來的硬是和別人不一樣,各地的飯店雖然都有白切肉,各地人家也都有這樣的家常菜,但是其中的巧妙各有不同。而我最喜歡的是四川的李莊白肉。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李莊白肉,全名為“李莊刀口蒜泥白肉”,是李莊的漢族傳統美食,一片肉,肥瘦兼半,長約20釐米,寬約10釐米,薄如蟬翼,用川南的話叫“透亮”。加以多種醬料製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膩,咀嚼化渣等特點。這就是“李莊白肉”。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再給大家說一個李莊白肉的小故事,可以在煮肉無聊時看哦。相傳在很久以前,皇帝身邊有一個近衛侍臣,他武藝了得,刀法極快。後來,這位侍臣與皇帝的一個妃子生出私情,那皇帝還能忍?於是就下令把這對“姦夫淫婦”捉拿砍頭。大難臨頭之時,這妃子卻獨自承擔起了全部責任,掩護心愛的人逃出了皇宮。結果妃子被皇帝處死,侍臣一人逃往南方,最後在李莊這個偏僻的小漁村落了腳。痛失所愛之後他每天鬱鬱寡歡,整天的借酒澆愁,他每次飲酒的時候,也沒有別的什麼下酒之物,多數時間是幾顆豆子。鄰居見他孤身一人,且經常借酒消愁,就送了一隻豬腿給他。他懶得烹飪,就將整塊豬肉扔到鍋裡煮熟,然後用快刀一刀刀地片著吃。由於他的刀十分鋒利,刀法純熟,所以片下來的肉又大又薄。鄰人見他片的肉這麼大這麼薄,非常驚歎,但這種不放一點調料的白肉實在讓人沒什麼食慾。於是鄰人學著他的樣子將肉煮熟片好,再結合當地的飲食習慣,蘸一點生鹽和辣椒和著吃,果然是別有一番風味。不久,這種吃法就在村莊裡流行開來。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鄉里人沒有文化,覺得這種肉又大又薄,很像鄉里人綁腿用的裹腳布,就直接取了個俗名叫“裹腳肉”。裹腳肉經過歷朝歷代傳承、改良和加工,到了20世紀,其烹飪方法已經十分成熟。抗戰時期,大批文化單位遷入四川,著名的同濟大學、中國歷史語言研究所等單位就住在李莊。李莊有家“留芳飯店”,將“裹腳肉”作為自己的招牌菜,一些文人特別喜歡這道菜,經常點食,但總覺得名字不太雅,於是給老闆建議改為“李莊白肉”,老闆欣然接受。李莊白肉其實從一誕生就是“勞力者”的專食,下江縴夫,光腳挑夫,砍柴的,打石頭的,凡是“下力人”,李莊白肉都是他們的最愛,這也是他們力量的來源。想象勞累一天後,喝上二兩老白乾,吃一大盤“裹腳肉”,再整上兩碗“老幹飯”,好生暢快。

【蒜泥白肉】

【食材清單】

主料:豬肉250克

輔料:小米辣2個、香葉2片、大蒜2個、八角1個、大蔥1根、小蔥1根、醬油適量、鹽適量、花椒麵適量、醋適量、料酒適量。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步驟1、豬肉先用水煮一熟,水裡配以料酒、薑片、大蔥段、香葉、八角,煮出的肉更香糯一些,待煮熟後仍然放肉湯裡燜十分鐘,然後放冰水裡浸泡待用。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步驟2、把大蒜剁成蒜末、小米辣和小蔥切圈,把鍋燒熱,蒜末放下去炒至微黃再加辣椒翻炒兩下出鍋,再加醬油、醋 、辣椒油、白糖 、 鹽調製好蘸料。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步驟4、將泡完冰水的白肉取出,切成薄片,切好的肉片放入微波爐加熱一分鐘,因為凍過的肉會很硬很涼。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步驟5、把調好的蘸料倒在熱過的白肉上,就可以開動了。(不喜歡把蘸料倒在白肉上的話,也可以分開放的哦)

川味濃郁的李莊白肉,好吃不油膩,一道下酒下飯的家常菜

微辣的口感十分開胃,就算是在炎熱的天氣裡也能讓人吃下不少的飯。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能喜歡,可以關注我,一起交流美食製作經驗和小技巧哦。我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美食,不一樣的做法和你不知道的烹飪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