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本:綿延數千載的“年”魅力

劉紹本:綿延數千載的“年”魅力

農曆己亥年的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年”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已傳承延續了幾千年,國人在傳統的年俗活動當中體會到了“年”的韻味與快樂。隨著時代的發展,春節的年俗文化也在不斷地演進,並在傳承中有所創新。

□劉紹本

未曾中斷過的習俗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中國人過春節的活動,恐怕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上古時代,祖先們的原始信仰是形成年節的重要因素。那時候,人們相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篤信日月天地之神、動植物之神以及仙人的神靈,都在左右著自己的生存與命運,所以在自然天氣變化、農事活動的一些重要日子裡,都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用來表達對神靈的崇拜與敬畏。特別是在年終歲末,還要舉行慶祝豐收的祭典,俗稱臘祭。這就“坐”下了過年的“根兒”。

年,在起初並不是個時間的概念,典籍上曾明確提出“五穀大熟為有年”,只是和農作物生長有關係。到了夏朝,便開始用年來表達時間的含義。但是,從那以後的朝代因為使用的歷法不一樣,歲首的日期也不相同,年節的過法根本沒法一致。直到漢武帝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了《太初曆》,這部陰陽合曆的歷法把正月規定為歲首,與二十四節氣的開端相對應,非常有利於農事活動的安排。這就使得年節的習俗逐漸成了型,代代承襲,一直延續到當今。

中國文明以其連續性稱著於世。近年來實施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強調“中華文明是世界六大文明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斷、延綿至今的文明”,數千年來有著一貫的發展脈絡。

年俗文化內涵豐富

說來,與民眾息息相關的年俗文化,真是挺有意思的,能夠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究其緣由,大概有三。

一是歡樂持久,節慶時間長。“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春節,當然是指除夕過後的正月初一,但是在民間百姓那裡,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開始,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以至正月十五鬧元宵。當然,其中是以除夕舉家團圓歡聚和正月初一至親好友互賀為高潮。實際上,進了臘月,迎年活動便已開始,“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這天,不同於南方開始製作臘肉和臘味食品,北方的不少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為臘八粥。這天的市場開始上市年畫、春聯、鮮肉和禽蛋之類等。到了臘月下旬,更是逐日都有“規定動作”,除了祭天送神外,就是準備食品、清新環境、整理個人衛生。“二十四,掃房日”幾乎成了家規;早年京城就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還說“剃剃頭,刮刮臉,有點倒黴也不顯”。忙完年,過了初一到正月裡,從家裡到鄰里鄉親,拜年活動更是頻繁,“走親走親,越走越親,不走不親”。初二嫁女回孃家,“新姑爺進門,老母雞沒魂”。各家的吃食呢,“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

二是內容豐富,樣樣兒樂不夠。除了與天地和祖先對話之外,娛神也娛人。從自身吃穿的改善到生活環境的清整,無不要有新的模樣,“新年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一頂新氈帽”。於是人們忙碌著:殺年豬,做豆腐,漏粉條,蒸棗花,揉麵食,炸油糕;裁新衣,簪絨花;剪窗花,吊掛籤;貼對聯,掛燈籠;掃房土,插艾蒿;扭秧歌,踩高蹺;唱大戲,鬧“社火”……熱鬧非凡。宋朝詩人陸游在《除夜雪》的後兩行詩中便有記載:“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當時過年“飲屠蘇”和“寫春聯”的民俗躍然紙上。而除夕守歲更是國人饒有風趣的習俗,最早是為了驅趕“百鬼”,而今已成為人們除舊迎新、闔家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年會。在眾多的守歲詩詞中,宋代蘇東坡所寫的兩句十分形象傳神:“兒童強不眠,相守夜歡譁。”祖籍為河北道趙郡的唐朝詩人李德裕,對人們除夕守夜不眠的描繪,更顯深沉:“冬逐更籌盡,春隨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三是事事都有“講究”,俗常活動裡有故事。所以年輕後輩過個年,能聽到一大串“老理兒”,從中懂規矩、守禁忌、增見識、長記性。就說過年的食俗吧,據《荊楚歲時記》所載,在除夕日,家家戶戶要備上好酒好菜,舉家要一起開懷暢飲,迎接新年。大年初一還要飲椒柏酒(古人認為椒和柏都是仙藥)、桃湯水(古人認為桃木煮的水能鎮壓邪氣,制服鬼魅)、屠蘇酒,下五辛菜(指韭、薤、蒜、蕓薹、胡荽五種調味品,可以順通五臟之氣),每人還要吃個雞蛋。這就不是一般的吃喝了,而是通過節日飲食滋補養生呢。至於春節期間民間百姓舉行的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無不具有深層的含義:緬懷先人,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這樣忙起年事來,再也不是繁瑣的勞作,而成為有價值的樂舉。

當然,傳統民間風俗的歲時禁忌,也是挺有講究的。臘月二十三媳婦必回婆家,據傳是怕灶君漏報戶口,實為增加勞動力,維護家中和諧穩定。除夕,忌打碎碗碟、說不吉利的話、口中不能帶“死”“鬼”等字樣,實為增添祥和喜慶的氛圍。初一的日出前,忌掃除和有大的聲響,以免驚動肅穆的諸神;初一至初五忌悲慟、掏灰、倒垃圾,以免遭禍災和破財;整個正月裡,婦女忌動針線、男人忌去剃頭,實為給人們放鬆休閒找點口實。至於正月裡食俗忌吃疙瘩湯,說是天會下雹子,這樣的禁忌實屬生硬了。

劉紹本:綿延數千載的“年”魅力

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農曆戊戌年馬上分手,己亥年即將到來。亥,在十二生肖中屬豬,己亥年就成了“金豬納福之年”。豬與其他屬相中牛、羊、馬、狗、雞等視為已被馴化的六畜,貼近感強;也有別於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悉的虎、兔、猴、鼠、蛇,更不像龍那樣是個虛構的動物。作為中國獨特的一種文化的凝聚和沉澱,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生老病死,幾乎都打上了屬相文化的烙印。而其文化的視角和審美意識,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眾多領域、方方面面。“金豬”的到來,更為大家的年事活動增添了親切而祥瑞的氣氛。喜迎農曆己亥年的發端,真真地又是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美好局面。

春節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傳統大節,被人們視為節氣之首。人們以此為開端,安排好全年的生活。因此,“紅紅火火過大年”就成了人們追求吉祥、安康、和諧、幸福生活的一種象徵和體現,成了億萬勞動者的“精神加油站”。國人在傳統的民俗活動當中,體會到了“年”的韻味與快樂。過年時舉行多彩的歡娛活動,早已形成風習和俗常,當作了生活激流的組成部分。逢到年節,不用別人提醒,回家少長團圓必是無疑。

春節的年俗文化正在不斷地演進,發生著巨大變化。與時俱進,移風易俗,也是廣大民眾的共同呼聲。比如,在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共進團圓飯時,也將同賞電視裡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漸成新民俗。而“我要上春晚”則成了四季百姓亮藝爭先的大舞臺。正月裡拜年問候,也開始採用現代通訊手段完成。比如燃放鞭炮,有些地區已開始限時限域。有的家庭在團聚過後,又扶老攜幼外出旅遊,南下踏青翠,北上戲冰雪。還有的不懼寒冷“踏雪尋梅”,心中激盪的歌詞是:“我愛你青松氣質,我愛你紅梅品格。”

新時代裡,堅定文化自信中,民俗文化正在傳承中創新,南北大地“年”味必將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