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老家手工純土豆粉條,味道美極了

雖身處異鄉多年,但有個熟悉的聲音叫鄉音,有個熟悉的味道叫老家的味道。每個地方都有其特色,從餈粑到湯圓,從水餃到酸菜······再從大同刀削麵到老家的純土豆粉條。我也堅信,這些簡單普通的吃食裡都積壓著沉甸甸的回憶,或者說歷史,你的,他的,我的。

甘肅老家手工純土豆粉條,味道美極了

晾曬的粉條

在我的家鄉甘肅靜寧,每年的早冬,水還未完全結冰時,村民們就都開始做土豆粉條了。從土窖裡掏出窖藏的土豆,將小的,挖土豆時不小心弄破的,長得醜的全部挑揀裝車,家裡能幹動活兒的男女老少便都坐在土豆堆上,坐著三輪車一起去做粉條的小磨坊。

甘肅老家手工純土豆粉條,味道美極了

沉澱的土豆汁

做土豆粉條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從我們這山裡到磨坊都是順著河道開車走,車走一路,車上的人便都凍一路,如果穿裹不嚴實,這冬天的風絕對不會善待我們。別急,到了磨坊才是不容易的開始。家裡的壯勞力開始卸車,將一袋袋土豆卸到洗土豆的地方,女人們便開始在水池子裡洗土豆了。男人們卸完車,就開始將洗好的土豆用鐵鍬裝進機器的傳送帶,機器在轟隆,男人在傳送帶邊忙,女人們在水池子邊忙,配合默契,緊張有序。傳送帶將土豆運送進粉碎端,緊接著,粉碎機另一側的管子裡就流出了乳白色的土豆汁,不間斷地,澱粉池子漸漸滿了。土豆汁經過沉澱,厚重的澱粉就積壓在池子底下,將最上邊的泡沫弄掉,經過清水的兩三次清白,土豆澱粉就做好了。將澱粉從池子底下剷起,收集到一起裝袋,就開始粉條的最後涅槃了。澱粉用水和好,將澱粉塊塞進機器裡,就像壓麵條一樣,土豆粉條就有了形狀,寬的,細的,長的,短的。將成型的土豆粉放進翻滾的熱水煮熟再過冷水定型,就直接搭在細木棍上放在室外,等晾乾就可以打包回家了。土豆渣偷偷地就從粉碎機的最底部湧出來了。土豆渣是很好的肥料,所以大都裝進袋子拿回家,也有的人用殘渣餵豬。

甘肅老家手工純土豆粉條,味道美極了

純土豆粉條近觀

做土豆粉條是我的記憶,也是北方眾人的記憶,那記憶裡有家鄉,有童年,有歡笑,有一家人圍著火爐吃粉條的溫暖。市場經濟發展如此迅速,我的同齡人們,我的部分長輩們都漸漸在他鄉定居了。他們有了出門就能坐的公交,出門就能吃飯的各類飯館,出門就能看見的垂柳懸鈴木,可是他們幾乎見不到村裡做粉條的景象了,因為他們在工作,回不了家。

甘肅老家手工純土豆粉條,味道美極了

粉條定型的機器

還好我在家,家裡做了純土豆粉條還能給他們郵寄。我在這裡,他們想要的家鄉味道就還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