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丟100萬單,今奪回600萬,該產品賣爆,賣家機會來了

上半年丟100萬單,今奪回600萬,該產品賣爆,賣家機會來了


浙江服裝代工廠的江先生,最近有些忙碌。


據江先生透露,從8月份開始,其海外訂單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上半年因為疫情被取消的訂單,一口氣都補回來了!”江先生感慨道。


從3月份開始,江先生諸多外貿訂單都被上游用戶取消了。僅3月份,江先生公司的訂單被取消的金額就高達100多萬元(人民幣)。


“去年年底,我們已經為過完年回來的訂單備了不少貨物,沒想到碰到疫情,我們沒開工,有幾單大貨發不出去。後來國內疫情穩定了,國外疫情卻剛開始,大部分訂單都是那個時候取消的。”


儘管4-6月份,江先生的訂單陸續回來了一些,但整體銷量根本無法跟去年相比。


原以為今年可能就這樣“慘淡收場”沒想到進入8月份之後,訂單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許多原本取消訂單的老客戶紛紛回購,而且還有不少新增客戶。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某國際知名品牌也找我們下了訂單,30萬件貨,總價超過600萬!”江先生顯然有些興奮,“如今我們是鉚足馬力放手幹了,生產進度害怕跟不上。”


江先生表示,今年可能要忙到年底了。許多客戶訂單都在增加,往年雖然到下半年也是旺季,但從沒像現在這麼旺過。


江先生粗略估算了一下,8月份至今的訂單數量,同比

增長超過200%。


東莞的郭先生也做服裝代工,儘管沒有像江先生那樣訂單大爆發,但也難得地迎來了單量增長。


“還行,比往年的情況好一些,同比增長大概60%左右吧,聽說最近不少同行都爆單100%以上,我們這個情況還算一般的吧。”郭先生表示。


同樣,也是在今年上半年,郭先生的工廠訂單也偏冷清,為了應對疫情,郭先生甚至將其中三條生產線改成口罩生產,僅在口罩上就生產了近千萬的產品。


然而,隨著下半年的開始,郭先生也慢慢將重心重新放回到服裝生產上。一來,下半年開始進入服裝出口行業的旺季,訂單會比上半年情況好;另一方面,陸陸續續有不少同行訂單回暖,也讓郭先生找回了點信心。


近幾個月以來,印度飽受疫情影響,不少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全球採購商捨棄印度工廠,將訂單轉向中國工廠。


江蘇、山東、廣東等紡織、服裝生產基地的企業,訂單大幅改善,有些企業出現暴漲。蘇州盛澤一家面料廠,一個月接到了100萬米的訂單 。許多工廠內部通知,國慶、中秋期間不放假。


在跨境電商領域,跨境通、有棵樹和SheIn等,也在服飾家居類產品上狂飆突進,實現了大幅增長。

跨境電商行業最早發家的兩個品類,一個是3C品類,另一個就是服裝品類。至今,仍有不少跨境電商大企業在快時尚、服飾上賺錢。


《藍海億觀網egainnews》瞭解到,跨境通2020上半年,其服飾家居類營業收入達到約14.4億元,同比增長了18.27%。


上半年丟100萬單,今奪回600萬,該產品賣爆,賣家機會來了


跨境通的服飾出口品牌主要集中在Zaful、Rosegal和DressLily三個品牌。


根據其半年報顯示,Zaful在用戶運營上有獨到的經驗,註冊用戶數達到4422萬人,月活高達1920萬人,月訪問量高達1.7億次。


而Rosegal在90天覆購率及月流量轉化方面,更有心得。其復購率高達23.47%,而月轉化率達到1.2%。


上半年丟100萬單,今奪回600萬,該產品賣爆,賣家機會來了


另一個跨境大企業有棵樹,其2020上半年服裝鞋包類產品,營業額6066.73萬元,毛利率為69.72%,是所有產品中毛利率最高的。


上半年丟100萬單,今奪回600萬,該產品賣爆,賣家機會來了


而要論快時尚品類方面的一把手,一定非SHEIN莫屬。


根據SHEIN今年6月的內部會議內容顯示,今年起銷售額已經超過400億元,今年總銷售額有望突破千億。在美國市場,SHEIN的谷歌搜索用戶超過Zara兩倍以上。SheIn在今年迅速抓住了風口,源於其多年的根基。2019年,SheIn 全年上新 15 萬款,幾乎每個月都有一萬餘款新品,僅1-2個月就趕上了 Zara 全年的上新量。


在今年,5-6月,SheIn 女裝平均每天就上新 2000 款。


SheIn 得益於中國完善的服裝生產供應鏈,面料、輔料等有無數的供應廠家和選擇。SheIn憑藉著這一資源,可以快速迭代更新款式,並迅速推向全球市場。


除了多樣的選擇,SheIn也不斷地升級自己的質量標準:一件衣服線頭要少於三根,並且不超過 3 釐米長;尺寸誤差 2 公分以內。


上半年丟100萬單,今奪回600萬,該產品賣爆,賣家機會來了


在今年3月份,全球疫情爆發之際,各國消費者都在囤積日用品,服裝類非剛需產品銷量嚴重下滑。然而就在這樣的情勢下,Shein於4月16日公佈,其3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倍,截至消息發佈時,漲勢仍未停止。


Shein品牌創立於2014年,2016年定位成跨境快時尚互聯網公司之後,當年收入規模就達到了10億元,次年快速發展,收入規模達到了30億,2018年達到80億,2019年達到了160億。


截至2019年,Shein擁有獨立品牌2個,1億多的APP下載量,年活躍用戶達到了2000+萬,日銷量高達80萬。


Shein產品主要覆蓋鞋服箱包等15個小類目,另有美妝、家居、家紡三個品類相對特殊。


中國服裝出口逆勢增長的原因


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介紹,1-8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874.1億美元,同比增長5.6%;8月當月紡織品出口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7%;服裝出口額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外貿旺季已至;另一方面,最近不少海外訂單急速從印度等國轉移到國內生產。


據界面新聞報道,印度紡織業受到疫情影響,許多紡織業訂單已經轉移給中國工廠。部分影響嚴重的印度工廠,甚至從4月份開始銷售就歸零。即便生產開始恢復,但印度紡織業預計,工廠今年能夠達到去年產量的40%就算是不錯的水平了。


除了印度以外,越南市場的紡織品出口量也受到疫情的影響。


據越南工商部統計,2020年前7個月,越南各類紗線出口量同比減少20.9%,加工紡織品減少12.1%。


美國服裝行業災難


今年的美國服裝實體行業也遭到毀滅性打擊。


7月份,服裝百年老品牌,布魯克斯兄弟正式申請破產,因為受疫情影響,美國西裝消費市場需求持續下滑,其在美國250家門店,至少關閉了50家。


美國時尚服裝巨頭Gap日子也不好過,在4月9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Gap尚表示持有17億美元現金。但是在半個月後的4月下旬,Gap突然公佈消息,稱因為大部分門店關停,已經消耗了一半的現金。


及至6月初,業界已經紛紛猜測,Gap美國公司可能會申請破產。


今年5月份,知名美國服裝零售商J.Crew申請破產保護,成為在疫情中第一家倒下的服裝企業。


今年6月,耐克發佈了一份財報顯示,其2020年一季度出現虧損,淨虧損達7.9億美元,同比下降近180%;營業額下降6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8.14%。


不僅美國本土服裝企業不好過,在美的外資服裝企業也不好過。


7月9日,優衣庫的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發佈財報顯示,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等影響,上半年多數門店暫時歇業,以致集團各事業分部均錄得營收及利潤大幅下滑。


報告顯示,截至5月底的第三財季公司淨虧損98.2億日元,營收為3364.1億日元。日本優衣庫業務第三財季營業利潤暴跌74%,營收下降36%。海外所有主要市場的優衣庫業務營收和盈利均大幅下降。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Ryohin Keikaku Co)7月10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據Global Data預計,今年亞太地區鞋服出口貿易損失將達到954億美元;全球紡織業將減少3956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9.5%。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服裝行業出口逆勢增長,確實給廣大服裝出口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


即便如此,按業內人士推測,這樣的訂單暴漲情況不會持續太久。由於人工成本日益增長的趨勢,中國服裝、紡織類產品在市場上價格並不佔據優勢。


因為疫情影響,印度、墨西哥、緬甸、巴西等國工廠停工,產能下降,中國服裝出口行業短期內訂單暴漲。但成本上的差距,讓這種暴漲無法持續太長時間。(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