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裡邊有這麼一句臺詞:“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即使有些道理已經淪為陳腔濫調,仍然會有無數人重蹈覆轍,比如:熟人間不要借錢,打雷時不要發誓。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一位玉友也曾含著淚哭訴道:道理我都懂,但是隻有在自己玩玉吃藥後才深刻地明白:不要總是想著撿漏,貪小便宜會吃大虧,完美的玉石真的很少……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別總想著撿漏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撿漏,是玉友們比較神往的一件事,有時候想一想一塊值五十萬的玉自己只花了二十萬就買到了,內心的喜悅簡直無法言表。但是這種事,你也就只能想一想,因為現在的和田玉市場基本已經是無漏可撿。

克價上萬的籽料,成交價達幾百萬的作品,讓我們不禁感慨:漂亮的東西,價格也一定會很漂亮。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若你寄希望於低價買到好玉那是不可能的,一分錢一分貨,而且很多黑心商家就靠著你這顆蠢蠢欲動,總想撿漏的心,給你下套,從某種意義上說,撿漏與吃藥是掛鉤的。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貪小便宜吃大虧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可能和從小接受的勤儉節約教育有關,中國人都有點喜歡貪小便宜。

一聽到老闆說:“給別人都很貴,給你便宜點”、“進價都一萬多,就這幾個了,六千賣給你”、“急用錢,便宜轉手”……就開始控制不住自己了,一心只想買,覺得自己賺了大便宜。

切記:商家說得越情真意切,可能騙你的就越狠,迎接你的要麼是買貴,要麼是買假。當然,也有例外,不過大概也就萬中之一的概率吧!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比起有瑕疵,完美的和田玉更可怕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完美的東西誰不愛?大家都想要一塊屬於自己的完美的和田玉,於是,造假的就開始粉墨登場了。不是想要完美的嗎?好,市場不能滿足你,我們滿足你。

然後,就出現了許多這樣完美的“玉石”,又白油性又好,價格也很便宜,買回去才發現是假的,不過後悔也沒有用,錢已經白花了,誰讓你偏偏追求完美呢?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其實,完美的玉並非沒有,但是又貴又少,而且有瑕疵的玉也並非不好,最重要的一點,沒什麼人會給一塊玉造個僵、水線、棉之類的,最起碼有了這些瑕疵大概率能證明你買到的是真玉,有時候這些瑕疵比證書還真。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證書只能證明你買到的是真的和田玉,卻不能證明真的配得上這個價錢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現在很多玉友買玉,判斷真假基本就是靠證書,畢竟玩玉的人那麼多,能自己辨別的人卻很少,只能靠證書去檢驗這塊玉的真假。

當然,這沒有錯,但是證書只能證明你買到的是真的和田玉,卻不能證明它產自哪裡,材質如何,更不能說明它的價格。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而且用次的和田玉染色冒充好的和田玉也能擁有證書,再加上還有一些人直接偽造假的證書,所以,還是不要輕易相信證書,多學習,靠自己辨別吧!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不要著急買原料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買原料買的最多的人就是玉雕師和玉商了,一個需要原料進行雕刻,一個需要原料進行加工,然後倒賣,雖然市場上也不乏一些玉友投資玉石,去買原料,但是你要記住,敢買原料的大多是經驗豐富的玩玉人。

而那些初識玉石或者壓根就不懂玉石的人最好還是不要買原料,因為被騙的可能性很大。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前一段時間聽到一些人說想買能直接打手鐲的料子之類的話題。他們要麼是不懂和田玉行情,要麼就是完全的貪,在新聞上讀了太多賭石的報道起了貪心。

因為往往著急買來的料子不是下刀時裂完就是內部有髒,無任何利用價值。

所以不懂還是不要買原料的好,不然就是財玉兩空。因為要是料子買來就能打出手鐲又能賺很多錢為什麼賣料的不自己拿去打?還買給你?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一百個人說好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中國人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不管幹什麼都喜歡詢問別人的意見,買一塊玉,問大師,問老婆,問朋友,甚至還會不停地問賣家,但是別人都說好就真的好嗎?別人說不好就一定不好嗎?

比如說,老婆不想讓你花錢,說不好,玉商想賣出這塊玉,和你說好,那麼這樣的建議有什麼意義?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當然,一些對玉有所瞭解的朋友的意見還是可以聽一聽的,但是決定你買不買這塊玉,一定還是要問自己:這塊玉自己到底喜歡喜歡?是不是真的需要?

如果是,在確保它是真的的情況下,就可以買,並不需要你去問許多不懂玉的人的意見,因為問的人數量沒有質量重要。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不唯書不唯上只為實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這句話用在玩玉一路上,旨在說明:對大師和專家的話並不要唯命是從,對書本知識並不要當做教條接受遵遁,而是要講究實事求是。

玩玉,總是吃藥之後才明白……


當然,這也不是說不聽專家的言論,不看書本的知識,而是看了、學了之後,不要盲目相信,必須靠自己實踐去檢驗真假,多跑玉石市場,多觀察玉石的樣子……

玩玉,看那麼多,其實都不如實踐一次,因為只有吃藥後,受到血與淚的教訓,才能夠真正明白這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