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學王陽明

有人說中國只有兩個半完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半個是曾國藩。中國文化五百年來只有王陽明。日本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腰間一直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生俯首拜陽明"。可見王陽明不但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出極大的貢獻,對日本也是影響深遠。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他不但提出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更重要的是,他一輩子都是在身體力行,忍辱負重,鞠躬盡瘁。從王陽明身上我們看到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我們至少要做到四點。

1、 立志高遠,敢於嘗試。

王陽明從小聰明過人,這得益於王家祖祖輩輩良好的家風傳統,其父王華貴為當朝狀元。但王陽明從小對功名利祿看的比較淡,他有更大的理想。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問自己的老師,讀書是為了什麼,老師認真的說,好好讀書是為了能像你父親一樣考上狀元,為朝廷做事。王陽明卻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成為聖賢。從此,從十幾歲開始他就立志向聖賢一樣生活,追尋真理,一直到其病逝。在這過程過,無論是順境還逆境,無論是在浙江還是在京城,在貴州,在江西,他都從來沒有放棄對聖賢之路的追求。

陽明潛心聖賢之學的第一步,便是沉靜於程朱理學的研究,他為了探討格物致知的道理,去自己的院子裡格竹子,最後沒有格出真理,反而因此得了重病,以至於一生都有咳血的毛病。他研究兵法,研究騎術,考察邊關,沉溺於佛老之道,這一切都為他以後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生要學王陽明

我們每個人從小應該對人生有一個基本的價值觀,就是應該樹立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從小的志向,決定了我們以後要走什麼樣的路,做什麼樣的事情。雖然我們沒有王陽明的天賦,但只要我們身體力行,就一定離完美人生近一點,更近一點。

2、 保持純真的天性,不畏權貴

王陽明說過,人心如同一面鏡子,乾乾淨淨, 但是隨著在社會上的奔波,染上了塵埃,我們應該經常擦拭,把灰塵清除,讓心恢復本來的面目。正是基於這種純真的本性,在朝廷中以劉瑾為首的宦官為所欲為,無端打擊報復朝中忠臣的時候,王陽明不懼權貴,毅然決然地上書為朝臣喊冤,最後落得下獄流放。本來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而且作為後起之秀,他本來是劉瑾等人拉攏的對象,但他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汙。

人生要學王陽明

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一面面具下,我們都忘記了我們本來的樣子。我們生來就是一張白紙,一面鏡子,毫無汙染。但是隨著我們走過很多路,見過許多人,經歷很多事,我們的心被矇蔽,我們認不清事務的本來面目

3、 面對困境從容不迫,自強自立

王陽明第一次厄運就是在觸怒劉瑾之後被下獄,在獄中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研習周易;在後來被流放到貴州龍場驛的時候,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自己開荒種地,自己搭屋建房,同時對自己的學說做進一步的思索,著名的龍場悟道由此而來,從而開啟了陽明學說的開端。

人生要學王陽明

比起王陽明一生所承受的厄運,我們每個人所受的挫折簡直不值一提。我們常常羨慕偉人所取得成就,卻恰恰不能看到成為偉人所經歷的各種艱難困苦。

4、 敢於為民做主,敢於承擔責任

在王陽明一生,除了在學術思想上的造詣外,最著名的就是對寧王朱宸濠叛亂的平息。本來王陽明是被調往福建,在行程途中聽說寧王已經造反,他毫不猶豫,及時組織各地的兵員,以少勝多,以高超的戰略戰術以及果斷的執行力,力挽狂瀾,挽救了明朝的命運。平叛本來不是王陽明的職責,他僅僅是為了當地剿匪,但是君臣大義跟前毫不推卸責任,敢於勇往直前,救萬民於水火。

人生要學王陽明

張載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聖賢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諍諍之言,如雷貫耳,但正真身體力行者,始終如一者,千百年來就幾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雖然沒有如此的豪言壯語,但我們應該承擔作為一個個人最基本的責任,對家庭、對單位、對國家負責,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