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來源:澳門記憶網站


致力打造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澳門,除了澳門半島的歷史城區世遺景點,作為著名打卡點,位於氹仔望德聖母灣的“龍環葡韻”人氣亦非常之高。不過,為何這裡叫“龍環葡韻”,卻不是人人都清楚。本帖任務,是跟各位簡單介紹此景區的文化背景。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來源:澳門記憶網站
複製自1927年《澳門年鑑》


關鍵詞:葡韻


顧名思義,說的是此區的葡式建築。1844年,葡萄牙人在氹仔建造炮臺,侵佔該區並開闢城鎮。1920年代,他們在偏離城區的望德聖母灣一帶建造花園別墅(見上圖),作為當時高級官員的官邸及土生葡人住宅。到1980年代,澳門旅遊司將5幢別墅修繕,沿岸植樹,地面鋪著上世紀澳門常見的麻石路,因附近有教堂和花園綠化,整體環境清幽,帶有歐陸風情,便逐漸成為一處具名氣的旅遊景點。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1992年,該5座建築被評為“具建築價值的建築群”,並在同年由澳門8個社團聯合發起評選“澳門八景”的活動中,被命名為“龍環葡韻”。所以,龍環又是甚麼?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關鍵詞:龍環


據考,氹仔古稱龍頭灣、龍環,其得名應為當時氹仔的地理環境寫照。在離龍環葡韻不遠處的天后宮,便存有一副“朝宗滘海恩波闊,正位龍環瑞氣凝”的楹聯和廟內“福蔭龍環”的匾額,正是“龍環”古名的助證。因此,把景區取名“龍環葡韻”,就特別有中西文化共融的澳門特色了。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澳門葡文化的大型展館

重現葡人生活場景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整個景區包括海邊馬路的多座西式住宅、嘉模教堂及附近的公園,當中以5座碧翠凝綠的別墅建築最具代表性。5座古典折衷風格小屋由3幢高兩層及2幢高一層的別墅房屋梅花間竹地排列。


兩層高的樓房地面層建有走馬式拱廊陽臺,一樓建有露臺,加上木百葉窗的設計,甚具殖民建築特色,讓人聯想到當年自歐而來的官員及家屬在陽臺憑欄望海與納涼的情景。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古典折衷風格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小屋改造為展示館是1998年由居澳葡萄牙女建築師方麗珊(Maria José Freitas)負責,建築師透過對5座小屋的內部重建,重塑了葡萄牙人與土生葡人的生活環境。


兩座小花園,背後有故事

見證氹仔發展的空間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另外,在別墅房屋旁邊及後方,有兩處公園綠化帶亦值得留意。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首先是別墅後方的公園,其建於1955年,該處現時被稱為氹仔市政花園,主要園景是賈梅士的雕像、小噴泉與外圍蔭棚。花園位於一個小山崗,最高處於1990年代豎立了葡萄牙著名詩人賈梅士之雕像,出自澳門雕塑家黃家龍之手。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別墅西側的花園,被稱為“十字公園”,亦建於1955年代。該花園依山面海而建,一路順山勢修築,原本建在海岸邊緣,花園按山勢築有小徑,最高處築有一涼棚,山石間刻有”史劉蓮德博士眺望臺”石碑,花園內的圍牆與座椅呈波浪的曲線展現,與海洋文化聯繫。而隨著氹仔填海和環境改變,這些好看的“打卡位”背後的文化,則需要聽講解才能懂得它的韻味。當然,好看依然是好看⋯⋯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2016年9月,特區政府重新整合利用龍環葡韻,把5座主要建築由西向東設定為“葡韻生活館”、“匯藝廊”、“創薈館”、 “風貌館”、“迎賓館”。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當中,結合特色展覽、露天表演及節慶活動等元素,使“龍環葡韻“已成為展示葡語國家文化,以至世界各國文化特色的場所。葡韻嘉年華就是其中一個在此舉行的年度盛事。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葡韻嘉年華始辦於1998年6月,活動至今已發展成匯聚葡語族群互相分享文化,積極發揮澳門作為中葡文化交流平臺角色的活動。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第二十三屆葡韻嘉年華便將於本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氹仔龍環葡韻舉行,透過具葡語國家特色的攤位、歌舞表演、美食、遊戲等內容,為市民及旅客帶來熱情洋溢的嘉年華活動。

有答案|知道龍環葡韻嗎?那麼“龍環”是甚麼?



這個10月,感受澳門葡語特色文化,要規劃一下到龍環葡韻外圍走走囉。


更多葡韻嘉年華活動詳情,可參閱原文連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