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一百多年前,1911年8月21日,那是個星期一,盧浮宮依例閉館,沒人注意到《蒙娜麗莎》被竊,當年博物館管理制度鬆弛,經常有攝影師把畫拿到室外拍照。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直到隔天週二,一位畫家來盧浮宮臨摹《蒙娜麗莎》,牆上空空蕩蕩,兀自留下四個鉤子,苦等幾個小時無果,詢問安保後才被證實:


“盧浮宮的鎮館寶物-《蒙娜麗莎》不翼而飛,只剩下一個空蕩蕩的畫框。”


世紀盜竊案令全球震驚,究竟是何方大盜繞過了館內的報警系統,沒留下絲毫作案的痕跡?法國警方動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調查了上千條線索最終仍一無所獲。難道世人以後就真的見不到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了嗎?這不僅是盧浮宮,是法國,也是全世界的損失!怎麼辦?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還籍籍無名的畢加索也被捲入此案,起因是當時還不算詩人的藝術青年阿波利奈爾遭到拘留,因為他從一名俄國朋友那裡購買過盧浮宮失竊的埃及雕塑,買主正是青年畢加索。


慌了神的兩位藝術青年,在法庭上矢口否認,並互相指摘對方,雖然一週後指控撤銷,兩人又被釋放,但要是一直找不到小偷,這鍋估計畢加索要“背”一輩子了。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最後還是盧浮宮館長想出了引蛇出洞的辦法:向全世界宣佈博物館願意出二萬五千法郎的價錢購買"蒙娜麗莎",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博物館本身並沒有這筆錢,但通過向社會籌款的方式,很快就把錢湊夠了。


可"蒙娜麗莎"一直沒有露面,直到兩年以後,就在大家覺得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時候,一個意大利的畫商突然說"蒙娜麗莎"在他手上。雙方很快談妥,經過鑑定不是贗品之後,館方按照原來的承諾,將錢付給了意大利的商人。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警方順藤摸瓜,終於找到了“世紀大盜” 維琴佐•佩魯吉阿 Vincenzo Peruggia 。讓警方大跌眼鏡的是,此人竟是內賊,他曾經直接參與了"蒙娜麗莎"的防盜玻璃罩安裝工作!難怪作案的手法如此完美。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在作案後竟大搖大擺地將這幅世界上最名貴的畫作藏在大衣下,乘公共汽車回家了。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蒙娜麗莎"就被放在他床下的一個紙箱子裡。佩魯吉阿被捕後聲稱因為自己是意大利人,作案的目的實際上是希望將這件來自意大利的寶貝帶回到意大利。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在意大利受審時,佩魯吉阿的愛國之名贏得了意大利國民的廣泛同情,最終被判處了意大利法律規定的最小刑期-7個月的監禁,這是他的運氣。


如果真的如佩魯吉阿所說,他的目的是為意大利討個公道的話,那麼意大利是否就可以說他是一個民族英雄呢?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的行為實際上涉及到了一個十分敏感的文物歸屬的問題,這裡姑且不談。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達芬奇的這幅名畫是如何到達法國,最後進入盧浮宮博物館的呢?這要從達芬奇來法國談起:


達芬奇為何來法國?


1517年,達芬奇65歲,他在繪畫,雕塑和建築和發明領域的才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他感到年事已高,況且年輕的米開朗基羅風頭正旺,自己在意大利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提出重金聘他到法國來安享晚年,並且承諾他可以在法國“自由的思考,夢想和工作”時,達芬奇接受了邀請。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1517年冬天,達芬奇在他的學生弗朗西斯科 梅爾茨Francesco Melzi, 學徒和傭人的陪同下,騎在毛驢的背上,長途跋涉穿過阿爾卑斯山來到了法國。在行囊裡,就有他真愛的《蒙娜麗莎》。弗朗索瓦一世讓他住在與皇家城堡僅隔幾百米的克羅呂斯小城堡Le Clos Lucé裡,達芬奇就在這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三年時光。


一直傳說皇家城堡和小城堡之間有地下通道互相連接,但是經過考古學家的挖掘和考證,從來都沒有找到這條通道的痕跡。弗朗索瓦一世盛情款待了藝術家,給他豐厚的奉金,封他“國王首席畫家, 工程師和建築師 ”的稱號,達芬奇一生為效忠意大利宮廷,四處顛簸,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安定下來。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國王十分珍惜和老畫家在一起的時光,有時間就到畫家的畫室裡看他畫畫,和他交談,向他求教。國王讓他組織了皇家城堡裡的節日,設計服裝,研究新的建築計劃。


雖然達芬奇已經屬於創作的晚期,但是他的到來推動了法國文藝復興 。達芬奇右手在1517年部分失去了功能,但還是在安昂布魯瓦斯(Ambroise)城堡裡完成了從意大利帶回來的未完成的作品,開始籌劃新的民用,軍用和城市建築的計劃。原來只是一箇中世紀堡壘的皇家城堡也在他的手下變了樣,變得更加優雅,美麗。


推動了法國文藝復興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在經濟,軍事領域裡沒有驚人的建樹,但他對法國文化復興的貢獻是歷史公認的。用最高級別的待遇在皇家城堡了接待達芬奇就是十分有遠見的做法。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隨著他的到來和國王的推動,藝術之花從此在法國盛開,法國雕塑,繪畫,建築業開啟了新紀元。據說達芬奇最後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懷中離開了人世。這就是達芬奇與法國的一段奇緣。


弗朗索瓦是如何得到蒙娜麗莎的畫像的問題,有多種說法,但自從達芬奇來到法國以後,這件藝術珍品就一直都是歷代法國王室的收藏品。所以究竟蒙娜麗莎是否應該還給意大利這種爭論,是法國人根本就不願意聽見和參與的。而當2011年,佩魯吉阿以民族英雄的面目出現在意大利的一個話劇裡時,也只能讓法國人一笑而已。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圍繞蒙娜麗莎的疑團


每年到盧浮宮參觀的800萬遊客都不會錯過到2005年專門為她修建的大廳裡觀看世界上最神秘和美麗的微笑。"蒙娜麗莎"前永遠都有眾多的欣賞者。保護"蒙娜麗莎"的厚玻璃是博物館最受監視的區域,十多個人在大廳裡監視人群和錄像終端監視系統。("蒙娜麗莎"意大利語:La Gioconda;法語:La Joconde;英語:Mona Lisa)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如果人們現在無法確定法國的國王是在何種條件下在1518年得到這幅畫的,但法國王室得到這幅畫以後就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照。畫作首先被懸掛在楓丹白露皇家城堡的套房裡,在 1797年被送到盧浮宮以前,曾經在凡爾賽宮裡展覽過。


在二十世紀裡,蒙娜麗莎只出過兩次國,1963年到過美國,而1974年去了日本。因為館方後來發現這樣的長途旅行會給油畫帶來傷害,就被禁止離開國土了,就連達芬奇的故鄉意大利要借都沒有商量的餘地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圍繞蒙娜麗莎的身份的爭論至今都沒有中斷過,神秘的微笑後隱藏的人究竟是誰?是男是女,是意大利的貴婦Mona Lisa,還是達芬奇的學徒和情人Salai,或者乾脆就是達芬奇本人?


歷史上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宣佈發現了畫中人的真實身份,但是不管畫中人是誰都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了,蒙娜麗莎的秘密也可能永遠不會得到解答,但是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微笑帶給人們的愉悅,有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世界似乎更美麗了。蒙娜麗莎也是現代藝術家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1519年4月23日,達芬奇寫下遺書,將他所有的手稿和物品留給他的學生Melzi,剩下的東西則全部留給僕人。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達芬奇的故居成為重點保護的建築文物


1519年5月2號,達芬奇可能知道自己生命快要結束了,寫下了“Nul etre ne va au néant ”的句子,就在他居住的小城堡裡離開了人世。當時他67歲。死後就葬於昂布瓦斯城堡的聖•于貝爾小教堂。


克羅呂斯城堡曾經是法國曆史的見證地之一,1490年,由查理八世購買後成了法國王室的夏季別墅,查理八世將其改建為一座可以居住的中世紀式的城堡,並增建小教堂,闢為王后布列塔尼的安娜為年幼喪生的孩子們祈禱的地方。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由於是達芬奇故居的緣故,城堡被列入受到重點保護的建築物行列。1854年,聖布里斯Saint Bris家族成為城堡的擁有者。


1960年作過大規模的改造工程,經過內部和外部的改建,城堡又重新恢復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采;在廚房,臥室,會議廳和地下室裡陳列有40多個達芬奇當年發明的機器,小教堂和內部的壁畫也都恢復了原狀。


盧浮宮世紀盜竊案,要不是小偷自首,畢加索估計要背鍋一輩子


克洛呂斯城堡(Château du Clos Lucé)

地址:2 Rue du Clos Lucé, 37400 Amboise

門票:17歐,包含博物館

公共交通:巴黎 Austerlitz火車站 – Amboise火車站,直達列車,2小時車程


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