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我叫張定遠,是大明朝漕軍浙江都司總的一名小小千戶。我的職責是協助漕運總兵大人,對京杭大運河浙江段的船隻進行調度指揮。

崇禎元年(1628)三月某日,我接到屬下報告,軍中一名文薄(文職幹部)投河自盡了。

這年頭活不下去的軍戶比比皆是,一個自尋短見的文薄原本不會引起我的注意。可屬下報告說,他們在文薄身上發現了一封厚厚的書信,在書信結尾又有一行刺眼的大字:積重難返,大明將亡。

這我可就坐不住了。新皇剛剛即位,這種大逆不道的謠言若是被皇上聽見,我們這些管事的都得跟著倒黴。

於是我取來了書生的書信,仔細研讀起來。

半個時辰後,我讀完了書生的信,不由長出一口氣,忽然感到了徹骨的寒意。

書生的信,並不複雜。所書寫的內容,正是我們漕軍面前的這條大運河;所描寫的事,正是連接大明朝南北命脈的關鍵形式:漕運。

若是看官朋友們感興趣,我不妨將書信中的內容,說與諸位聽聽。

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京杭大運河

01.什麼是漕運

何為漕運?自先秦以來,歷朝歷代若是要集中天下糧食賦稅,可憑藉的途徑無非兩種:一為陸運,二為漕運,有時二者又相互結合。

自魏晉以來,北方各地連年戰亂不休,民生疲敝。大量丁口湧入南方,江南經濟迅速發展。於是江南糧賦的重要性逐漸超過了北方,朝廷也越發依賴來自南方的錢糧賦稅。

本朝立國之初,京師原本設在南京,本意便是依託江南財稅重地,避免糧食賦稅運輸距離過長。

但自洪武末年開始,北邊蒙古的騎兵不斷進犯我大明疆界,到了永樂年間,成祖皇帝幾度北伐,也未能徹底根除邊防威脅。

以我大明疆土之遼闊,江南之地距離邊塞實在太過遙遠,邊防重心與財稅重心無法兼得。於是在永樂年間,朝廷開始經營北方邊防中心,為遷都做籌備。

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明代南京城

永樂年間,北方各地人口、工匠、駐軍以及糧草、木料紛紛集中在新的京師附近。其餘地區人口凋敝,農田荒蕪,糧食產出不足以維持京師的需求。因此,朝廷開始經營大運河,以求調運南方的糧食。

大明朝的漕運,在此背景下,開始了它漫長複雜的使命。

02.運河浮沉

京杭大運河,北起京師,南抵蘇杭,連接河北、山東、江浙各地,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及錢塘五大水系。大型船隊可以順著京師直達江南財稅重地,無疑是大明朝立國的命脈所在。

永樂十二年(1414)正月,朝廷發文,令各地衛所挑選精幹軍士編制漕軍。建成之初,全軍有十三萬之眾,大小船隻五千五百餘艘,年運糧數三百餘萬石。

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明代十二帝年號一覽,缺少的一位便是崇禎

三百萬石糧食什麼概念?崇禎年間,京師丁口及駐軍合起來數以百萬計,所需糧食為四百萬石;永樂朝京師人口遠不及此,因此漕運在永樂年間極大緩解了京師的糧食危機。

可漕軍創建之初,原本是為成祖皇帝出征北元提供後勤儲備,建立時全無定製,管理上更無章法。

永樂年間,朝廷北伐兵員不足時,時常會從漕軍中抽調;宣德年間天下太平時,漕軍又一度膨脹到十六萬之眾。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皇帝聽信王振小人的讒言,率全國精銳北伐,隨即在土木堡兵敗。十餘萬精銳一掃而空,連皇帝本人都被俘了去。幸而于謙大人挺身而出,調集後備兵力奔赴京師駐防,才挽救大明於傾覆之中。而此次調動,漕運大軍又多有支出,一度令漕運無法維持。

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除了編制人員上起伏不定,漕軍的運糧方式上也多有變動。

起初,漕運方式為“支運”。南方民戶分別將糧食運至淮安、徐州、臨清、德州四倉庫,再由漕軍統一將其運載至通州、天津兩大倉庫,以備京師調用。每年運送四次,民戶與官軍各運一半,此為支運。

可如此施行,民戶怨言極大。運輸路途漫長,民運組織度有限,運輸難免艱難。若是途中出現損耗,民戶還要額外多出糧食補足,其中免不了有各級官員上下其手。民間抱怨之聲一時甚囂塵上。

有鑑於此,漕軍歷經幾度調整,最終在成化朝中期,將漕運形式確定為由官軍統一運輸。短途分段運輸,也被長途運輸所取代。

03.舊日繁華

啊,漕軍建成以來的種種經歷,屬實是一筆算不清的糊塗賬。以漕運里程之漫長,漕軍數量之龐大,運輸糧食之關鍵,註定這個龐然大物要不斷經歷變化。

自永樂年間建成以後,不到六十年,漕軍的補充來源便瀕臨枯竭。衛所補充士兵多為老弱之兵,甚至需要從市井僱傭人員。

於是到了成化年間,朝廷開始進行大整頓,將漕軍統一編制,劃分十二區塊。全軍額定船隻一萬一千餘艘,兵員十二萬,將漕運以定製確定下來。至此以後,漕軍便不再擔負作戰任務,而專門以大運河輸送為職。

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明代船隻樣式

那時的大運河兩岸,何等繁華。一眼望不到頭的船隊航行在千里運河之上,船隊停靠休息之處,大大小小的市集聞聲而來。小販商隊來來往往,馬匹駝隊川流不息,連帶著江南的經濟也隨同繁榮起來。

那時漕軍的船隻中,除了裝載供給京師的糧稅外,又可額外裝載大豆紅棗、竹木雜物等商品,沿途販賣。時人稱漕軍“置貨滿載而往,復滿載而還,是以運糧兼販也。”

那時的漕軍,獲得了一段令人懷念的繁榮期。漕運年輸運糧食超過四百萬石,朝廷給予漕軍的待遇也格外優渥:大運河兩岸種植有綠植供大軍遮蔭,又有專門的屋舍供漕軍上岸休息;漕軍若是在運輸途中因故身亡,朝廷又有重金撫卹。那時人人皆想入漕軍,軍中將士皆以此為榮。

如今回想起來,弟兄們懷念的與其說是漕軍昔日的輝煌,不如是在懷念大明朝昔日的輝煌。

而如今的大明朝,正和這漕軍一般,呈現日暮西山,大廈將傾之勢了。

04.陰雲籠罩

陰影出現在正德年間。由於脫離戰爭許久,漕軍作為“軍”的屬性逐漸退化。正德五年(1510)爆發的大規模民變,如烈火一般席捲了江南各省,漕軍也沒能倖免。那時漕軍上下猛然發覺,大夥在平靜的生活中過了太久,已經忘了戰爭是什麼樣了。

那些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的農民,將憤怒盡數發洩在朝廷的糧稅通道上。數萬漕軍被屠戮,焚燬的船隻高達五千餘艘,大運河幾乎被沖天的火光所吞噬,漕運也一度中斷。

自那以後,大運河數年都未能恢復元氣。這時弟兄們才隱隱發覺,大明朝似乎是生病了,病源在大明朝的根基,而且病得越來越重。

正德之後,漕軍迅速敗落。首先便是朝廷違背了許諾。

漕軍專司糧草輸送,可以免去土地稅租。但不知何年何月起,朝廷又開始對漕軍所屬的衛所徵收糧稅,漕軍生活頓時陷入困頓之中。此外漕軍將士還需額外承擔造船與維護船隻的任務,肩上的擔子越發沉重。有官員曾上疏形容漕軍,“殷者賠貧,役尤不免,貧者累死,世害無休。”

到了隆慶時期,朝廷的剋扣更為嚴重。為了補貼造船用度,兵部甚至開始剋扣漕軍口糧錢銀,月糧也時有停發。拖欠軍餉最嚴重的漕運衛所,有足足六十月未能發放。

這一點,據說隔壁的步兵衛所比漕軍更慘,連邊塞駐軍都不能按時發放軍餉。不過這是比誰更慘的事麼?若是漕運有失,大明命脈將被切斷,屆時京師局勢將是危如累卵。

歷史的細微角落:大明朝的漕運,滿身傷痕的龐然大物

大明劫

到了萬曆年間,正是本將的父輩跑漕運的時候。各級貪官汙吏巧立名目,企圖從漕運這項肥差中撈點油水。

朝廷對運船的抵達時間有嚴格規定,漕軍在裝運糧食時,地方官府便趁機摻雜發黴腐爛的糧食,貪的便是漕軍軍令在身,無暇仔細辨認的空子。而最後交付時核查出現問題,損失還是由漕軍承擔。若是遇上運河沿線河道失修,漕運不能按時抵達不說,來回旅程更是將以數年計算,有的漕軍兄弟甚至至死仍在運糧的半途中。箇中的損失與委屈,大概只有親身體會才足以言說。

父親在時,家中家境尚且殷實。到本將蒙蔭接任父親的官職時,家境已然大不如前了。也是自那時開始,不時有活不下去的漕軍兄弟投河自盡。更有甚者,聚眾暗中作亂,在漕運半途殺將奪船,私分糧稅,搏一個富貴險中求。

可這樣的富貴是如此容易求得的麼?每年因此被斬首的漕軍弟兄數以百計。朝廷對偷盜糧稅的責問極為嚴厲,縱使本將是他們的千戶,也不能庇護縱容,甚至要親自將他們捉拿歸案。

到了萬曆末年及天啟年間,朝廷對大運河再度重視起來。緣由在於北方的後金強勢崛起,朝廷幾度在關外用兵,都遭遇了慘敗。此時關外正在集結新的大軍,糧草輸送便極為關鍵。朝廷在關外打了敗仗沒有什麼,可一旦糧草出了問題,京師將不攻自破。

05.大廈將傾

以上便是書生信中的大致內容,本將又代為補充一二。在書信最後,他疾呼道,如此以往,根基潰爛。積重難返,大明將亡。

此話細細品來,絕非虛言。

可本將不過是區區千戶,於時局又能做些什麼?不過求一個苟且偷生罷了。因此我吩咐下屬妥善埋葬書生,而後向朝廷討要可能永遠不會下發的撫卹,也僅此而已。

新的運糧船隊又要出發了,大運河上揚起密集的白帆。我在喧鬧聲中取下火把,點燃了書生的書信。在跳躍的火光中,我彷彿看見垂垂老矣的大明朝,在烈火中扭曲,碎裂,直至消散。

後記:

崇禎十七年(1644),滿清入主京師,大明朝宣告覆滅。但漕軍與大運河的使命並未終結,新的朝廷仍然需要南方的糧稅,漕運遠未走到歷史的終點。因此遍體鱗傷的大運河與悲慘的漕軍,不得不拖著滿身的傷痕,邁入下一個王朝。

這裡還有明朝末年系列的姊妹篇: 歷史的細微角落:明朝末年,一名衛所小兵的日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