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10月6日,德陽日報社小記者團·研學系列——探秘綿竹年畫活動,讓這次參與的孩子們零距離了解綿竹年畫,在傳統文化中薰陶孩子們的品格和情操。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當天上午8點30分,40餘個孩子們在團隊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一天的活動。孩子們首先來到綿竹年畫博物館,在博物館李悅老師的講解下,打開了綿竹年畫歷史和藝術之門。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當看到用3D效果做的《迎春圖》時,孩子們好奇極了。原來,《迎春圖》是綿竹年畫館的鎮館之寶,被譽為四川版的清明上河圖,裡面有400個人物,個個神態各異,再現了當時傳統、熱鬧的節慶活動。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當孩子們看到《老鼠嫁女》《三猴燙豬》年畫,並瞭解到畫裡的故事時,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這種諷喻性獨特的年畫讓孩子們記憶深刻。“太像我們的漫畫書了,好有趣哦,把老鼠嫁給貓。”孩子們議論紛紛。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綿竹年畫分紅貨、黑貨兩大類,紅貨指彩繪年畫,黑貨是指以煙墨或硃砂拓印的木版拓片,門神是綿竹傳統年畫的主要品種。”當老師在講解時,孩子們拿出事先準備的筆和本子開始記錄,這是當好一名小記者的必要條件,認真聽,仔細記。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參觀完綿竹年畫博物館,孩子們來到綿竹年畫村,這裡牆上到處畫滿了年畫,孩子們駐足觀看,感受這一民俗特色。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下午,在三彩畫坊,孩子們在年畫藝人賈君老師的指導下,當起了“小畫家”,親手繪製一幅年畫。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德陽,知道綿竹年畫。”一位孩子參觀完活動後憧憬的說道。傳統文化就這樣潛移默化的在孩子們的心中生了根。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在這樣一個國慶節裡,德陽日報社小記者團·研學系列之探秘綿竹年畫活動,讓孩子們過得有趣而生動。

記者 | 陳曉霞 編輯 | 劉俊宏

責編 | 汪巧 編審 | 姜穎 值班副總編輯 | 張磊

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這群小記者的國慶節不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