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了心要從伊朗買石油,印度爲何要和美國對著幹?

劉世好


首先,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對印度經濟影響非常大。印度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對石油的需求量巨大。2017年,印度每天約進口70萬桶伊朗石油,是伊朗石油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量僅次於中國。在短時間內,印度很難找到替代的石油進口來源。沒有了石油,就意味著印度經濟受到負面影響。近年來,印度經濟快速增長,2017年的增長速度超過了7%。從經濟的角度,印度當然不願意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

印度總理莫迪與伊朗總統魯哈尼

第二,印度一直搖擺於美俄之間,有底氣偶爾與美國對著幹。在冷戰早期,美國支持巴基斯坦,蘇聯支持印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注意到了印度巨大的戰略價值,特別是對於遏制其北方鄰國的重要作用,轉而也支持印度。由此,印度可以在美國與蘇聯之間左右逢源。蘇聯解體以後,印度繼續保持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印度軍隊大多數裝備都是俄製裝備,如米格-23BN/UM型、米格-17型、米格-21MF/PFMA型等。10月4日-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與印度總理莫迪達成了出售5套採購S-400導彈防禦系統的協議。所以,印度偶爾向美國發點“小脾氣”,與美國對著幹,美國也無可奈何,生恐印度倒向俄羅斯。再者,特朗普的亞太戰略,印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對於印度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美國即使是制裁,也不會下狠手。

印度總理莫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第三,印度一直有成為超級大國的野心,不願意成為美國的附庸。2017年,印度的人口已經突破了13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未來不久就有可能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印度GDP總量為2.49萬億美元,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近年來,印度一直尋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政治野心不小。2018年3月,特朗普對進口印度的鋼鋁產品加徵了25%與10的關稅;印度曾經宣稱在貿易上報復美國,對美國同等價值的商品加徵關稅。不過,印度隨後暫停了加徵關稅的計劃。但是,美國並沒有因為印度暫停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而對印度“高抬貴手”。作為極具政治野心的印度,對美國心生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特朗普

結論:印度選擇不配合美國封殺伊朗石油的計劃,土耳其也有類似的表態,再加上伊朗石油第一齣口大國的我國肯定也不會向美國屈服,特朗普又一次“竹籃打水一場空”!


美國觀察室


在這件事上,印度挺有骨氣的。美國在十月份即將對伊朗發起新一輪的制裁。這一輪制裁,主要是打擊伊朗的原油出口。但是就在這時,印度方面卻要和伊朗進行大規模的原油交易。印度此舉毫無疑問直接頂撞了美國,印度為何有這種膽子呢。

印度之所以敢這麼做,主要原因是因為印度人摸透了美國人的心思。現在這個階段,美國對印度絕對不可能進行實質性的制裁。相反,特朗普需要極力拉攏印度。此時美國戰略遏制的重點並不是印度,而在於俄羅斯和東亞大國以及伊朗。

印度有能力購買更多的俄製武器,為俄羅斯經濟輸血。也有能力進口更多的伊朗原油,從而讓美國的制裁進一步喪失威力。同時印度也是南亞美國不得不依靠的一枚旗子,如果和印度關係弄僵,會把印度推向和中國俄羅斯合作的道路。那樣一來,美國的遏制戰略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既然明白美國不會對印度進行實質性制裁,那麼印度就著眼於實際,趁著美國打擊伊朗之際,多買一些伊朗的廉價油。這個時候伊朗為了打破美國的制裁,自然要把價格壓低,印度此時購買能夠獲取很大的現實利益。


科羅廖夫


別用槍頂著印度,印度不是嚇大的!印度個子小小的外長的公開發言,就是向美國攤牌:對著幹還是順著幹,隨便你了。

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傑表示:“我們的外交政策不是被逼出來的。我們只承認聯合國制裁令,我們以前沒有聽從美國的制裁法律,現在也不會。”

印度版絲綢之路,出門第一站就是伊朗

印度-伊朗-阿富汗,是印度版絲綢之路通向中亞的通道。因此,伊朗對於印度而言不是簡單的貿易伙伴,更重要的是通向世界的門戶。

此外,2018年,印度的GDP增長達到7%,經濟發展亟需大量原油。購買伊朗原油和購買俄羅斯S400導彈一樣,都是關係到印度國家安全的大事。而伊朗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出口來維持國家經濟的運轉,已經給予印度太大的價格和條件優惠,包括免費運輸。這些條件讓印度很難不接受。

另外,伊朗和印度的交易已經採用歐元結算來避開美國的制裁,未來將會進一步擴大到採用印度盧比完成交易。這對印度也是相當誘惑的條件。

美國對印度的要求不單是伊朗的原油,還有俄羅斯的S400。這些印度一樣都不捨得放棄。違反一項的美國“禁令”和違反兩項其實差別不大。因此,既然鐵了心要買俄羅斯的導彈,索性就把伊朗的石油一起進口了吧。

對印度而言,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利益上,都應該和俄中站在一起頂著美國幹

印度的選擇可以說是打破美國封鎖伊朗、俄羅斯和東亞的關鍵一環。美國已經和加拿大、墨西哥簽訂了“攻守同盟”的條約,如果能和歐盟和日本再達成類似條約,那麼再拉攏印度,就能達到徹底孤立東亞國家的目的。但是印度在關鍵時刻頂住美國的壓力,有可能徹底顛覆特朗普的如意算盤,顛覆世界的局面。

特朗普已經放出狠話:“走著瞧!印度會看到的,大家會看到的,美國該做的馬上就會做的。”美國今年通過了霸道的《使用制裁手段打擊美國的對手法案》,規定美國可以制裁任何和美國列為“對手”的國家,以及和這些國家來往的國家。印度和俄羅斯、伊朗發生大筆交易,對美國而言已經“違法”了。如果特朗普不採取行動,那麼全球各國有樣學樣,美國的指揮棒就會失效;但是

如果美國決定製裁印度,那麼美國全球貿易戰、制裁戰的佈局就破了一個大洞。再補就難了。


七號臺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印度最近的風頭有些盛,能天天把特朗普的警告不當回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啪啪打臉特朗普也確實比較高了。畢竟這幾次不管是買石油還是買武器,無不是特朗普先打招呼後行事的,但印度就是尿的高,根本不聽,那麼後面剩下的就看特朗普怎麼接招了。

對於印度而言,其實即便冒犯了特朗普,它的損失也不會有多高,首先它的位置就決定了是一個左右逢源的國度,長久以來印俄走的近也是各國看在眼裡的事實,所以在軍貿上你說印度會因為你美國的一句話就收手不幹,顯然是笑話,而要說伊朗的石油,先不說政治上的,至少它確實是物美價廉啊!

你美國賣出的價也不會比這個低了,再說你美國也沒有多大的好處給我,一方面我買伊朗石油是因為物美價廉,二則是伊朗不管在中東怎麼樣,至少是敘利亞的天然盟友,而俄羅斯全力幫住的敘利亞,從側面來看,幫了伊朗就是間接幫了敘利亞和俄羅斯,從這個角度講,這裡面水深啊!


長安小師爺


隨著美國政府針對伊朗發起的單方面制裁,美國和伊朗的制裁和反制裁鬥爭隨之開始。作為最嚴厲的制裁,美國政府聲稱:如果有外國企業敢跟伊朗進行貿易,或者從伊朗進口石油都將被美國實施制裁。

美國政府的這一做法,讓許多小國膽戰心驚,但是作為地區大國,印度卻加大幅度從伊朗進口石油,僅11月份,印度就打算進口900萬桶。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置美國的警告語不顧?

首先,這和印度建國初實行的不結盟的獨立外交政策有關。印度在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後,展開了對大國地位的追求,而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必須使自己強大,並且不能依附於任何大國,所以才有了尼赫魯制定的不結盟外交方針。雖然此次美國針對伊朗的制裁力度空前,但是印度繼續進口伊朗原油,這體現了印度在兩個關鍵的能源大國之間採取平行、合作的態度,而不是靠邊站或者一邊倒。

其次,印度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進口國,尤其是從伊朗進口石油。印度國內對燃料的需求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如果遵守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那麼印度不得不花費更高的價錢來進口石油,這對目前經濟不穩的印度,無疑是雪上加霜。

最後,伊朗方面為了留住印度,開出了特別優惠的措施。比如以幾乎免費的運輸價格吸引印度企業、主動延長信貸的期限,這些條件在所有的產油國中無疑是最吸引印度的。


環球網


說真的,印度用不著為了這個事兒“鐵了心”,作為在政壇上滾了一輩子的老油條莫迪來說,他深諳和美國、俄羅斯兩強打交道之道。

印度政客們心裡很清楚,印度肯定不在美國人優先對付的名單裡,甚至根本就不在需要被對付的名單裡。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悖逆美國大哥的意圖並不一定會招致懲罰。因為,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對美國的需求並不多,反倒是美國對印度的需求可能還多一點。

印度作為次大陸上有實力的國家,雖然長期遊離國際熱點區域之外,在國際上顯得存在感不高,但它畢竟是個16億人的大市場,還坐控中東產油區和東亞經濟最活躍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印度洋航線。

在美國全球戰略和印太戰略大棋盤上,印度都算一個優先級不高,但卻少不了的棋子,尤其美國開始將東北亞大國定義為競爭者,印度這個棋子的重要性正在顯著增加。

這也是特朗普當選後,各種退群遊戲,幾乎和世界上主要經濟體的領導掐了一個遍,但卻在各種場合盛讚印度,褒獎其為

“下一個民主國家經濟奇蹟的發生地”、“讓數百萬人脫離貧窮,成為中產”

這些舉動莫迪都看在眼裡,既然美國暫時需要印度,那印度在適當時機犯規,美國多少也得忍著點。

所以,10月初普京防印,莫迪頂著美國的巨大壓力,宣佈斥資54億美元購買10個營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

公然違背了美國剛剛宣佈的,購買俄羅斯武器的全球禁令,而特朗普也沒有馬上跳出來,對此口誅筆伐。

軍購協議的墨跡未乾,10月8日,印度石油部長普拉丹又在新德里舉行的一場能源論壇活動上表示,“印度將在11月繼續購買伊朗原油”,並稱“印度兩家石油公司已經下了訂單”。

普拉丹甚至語出驚人的說道:“我們清楚印度會不會獲得美國的豁免,但印度將繼續購買伊朗石油。我們甚至在探討一個不依賴美元的支付系統,他們(伊朗)未來有可能接受印度盧比來支付”。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排除印度是在拿購買石油這件事套美國的態度,畢竟印度7月份剛剛宣佈,將會遵守美國的禁令,在11月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但從經濟的角度上說,印度確實非常需要廉價的伊朗石油。作為伊朗石油全球第二大買家,美國的制裁禁令讓印度也感受到了寒意。

印度是個石油消費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其國家進口原油依賴度達到了87%,油價每上漲10美元,印度GDP的赤字就會增加0.4%,通脹率將提高30至40個基點。

再有一點,任何國家煉油廠在建設之初,都會針對供油取道的原油特點進行設計。

作為伊朗石油的大買家,印度產量最大的兩個煉油廠,都是針對加工伊朗南帕斯凝析油進行設計的。如果,伊朗石油斷供,轉產其他油田的石油,印度無疑還要拿出真金白銀進行設備改造。這筆錢美國人可不會給莫迪報銷。

而對於伊朗來說,現在每一個敢於違背美國意願的客戶都彌足珍貴,價格優惠差不多是伊朗手裡僅剩的幾張牌了。

另外,撿到籃子裡的都是菜,能夠繞開美元支付的外匯也是外匯呀!所以,和歐盟之間的歐元結算,和印度的盧比結算都是可以接受的條件。

這對於外匯儲備有限的印度來說無疑具有很強的誘惑力。要知道,印度盧比現在的日子可不算好過,從年初以來,印度盧比已經跌去了13%,是亞洲貨幣中最弱勢的。

現在有人願意接受盧比購買石油,莫迪當然高興,至於,這是不是伊朗的風險,那就是伊朗的事兒了。伊朗人心裡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綜上所述,印度石油部長已經將口風放出來了,下一步就看美國大哥的態度了。

如果特朗普蹦高了,一切都還有變數,如果美國調門不夠高,印度就算撿了個大便宜,自己偷著樂就行了,只可憐了日、韓這兩個苦孩子!



藏地讀行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一個區域性大國。是中國的近鄰,正確瞭解、認識這個鄰居是十分必要的。


一,印度
是一個和中國相等的人口大國,也是一個僅次於中國的發展中大國。GDP雖僅為中國的幾分之一,但增速一直在高位運轉。國土面積雖不足中國的三分之一,但25億畝的耕地遠多於中國18億畝的耕地面積。


二,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外交和不結盟的國策。是國際各集團組織竟相爭取的對象。美國曾以岀售先進戰機生產線、甚至包括航母的核心技術予以拉攏,俄羅斯更以最先進武器除本國外優先售給印度。

在同一時間,不同海域分別與美國、與俄羅斯搞軍演,印度是獨一國。到頭來發現,這些都不足以能拉印度入夥。大國間左右逢源的平衡術,印度玩的是很溜的。使得一些大國對個性鮮明、倔強的三哥輕易不去招惹。

三,瞭解了這些背境,該題目也就不難回答了。

美對伊朗的禁油令確實嚇倒了很多國家。這種毫無道理、道義的恫嚇,有些國家是不買帳的,印度就是其中一個。超短的運距,超低的油價,印度為何不買?才有了個子雖小,但語氣鏗鏘有力的外長斯瓦拉傑的強硬回話:

我們的外交政策不是被逼出來的,我們只承認聯合國的制裁令,從前沒有聽從過美國的制裁法令,現在也不會!

用"對著幹"一詞或不準確,用"我們國家的事我們自己做主,不容他人摻和"更為恰當。

就如同美製裁俄羅斯,他國禁買俄武器一樣,5號普京一到新德里,印度就砸下54億美金,簽署了購買五套S一4OO大單。

畢竟美國新的"印太戰略"架構,很多地方有求於印度,對現在印度的一些表現,可以不滿,但也不能把印度怎麼著。


晚亭與落霞同暉



印度終於想通了,國家利益高於抱美國的大腿,終於不再做令人小瞧的騎牆派,堅定了立場,宣佈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鐵了心與美國對著幹。

自從美國宣佈對伊朗實施石油出口禁令,發誓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並威脅制裁所有違反禁令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的國家後,幾個月來,印度對於是否遵從美國的禁令拒絕繼續伊朗石油,左右搖擺,成為一個十足的騎牆派,一會兒說只遵守聯合國的制裁決議,一會兒下令國內的油企減少購買量,讓伊朗十分憤怒,也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料,這讓自尊心很重的印度人深感挫敗與憋屈,這不是世界吃瓜群眾所熟悉的三哥。

1、印度究竟是聽從美國的指令,還是與美國對著幹,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決策的主要依據是印度對於自身定位的抉擇——印度是甘心在美國的羽翼下,與日本、澳大利亞一樣,心滿意足地做一個地區大國,稱霸南亞,還是擺脫美國的束縛、控制,立志做一個世界大國,追求世界超級大國夢。

經過幾個月的左右搖擺與博弈,印度終於整明白了,不懼美國的制裁威脅,繼續走自己的路,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這主要是源於印度對於自身的定位的堅守與追求:如果遵從美國的指令,斷絕從伊朗購買石油,印度的角色也就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關鍵節點,跟日本、澳大利亞一個檔次,都只是地區大國,往後的日子只能與日本、澳大利亞在美國面前爭寵,只能在美國施捨的一個碗裡與日本、澳大利亞爭食;如果頂住美國的制裁壓力,迴歸遵循了幾十年的獨立自主的原則,捍衛國家利益,不懼美國的制裁威脅,與美國對著幹,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將彰顯印度的世界大國的地位(印度人是這麼自我定位的),並朝著世界超級大國的夢想邁進,而不是被美國窒息。

2、印度的石油資源匱乏,基本上得靠進口,是世界上第三大石油進口國,而伊朗在印度的能源供給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同時,印度也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國,今年上半年印度從伊朗進口的石油高達70萬桶/天。在美國的高壓下,伊朗為了保住出口市場與大客戶,對印度特別優惠,不僅給予很低的出口價格,免費將石油運輸到印度本土的港口,還使用歐元結算,並同意改用印度盧比結算。伊朗對印度的種種優惠可謂是向印度跳樓價出口石油,印度得到了大便宜,除了在伊朗這裡外,在別處根本得不到這樣的天大好處。

印度如果屈從於美國的制裁威脅,遵從美國的指令,不再向伊朗購買石油,改為向其他產油國進口石油,存在兩大問題,首先,印度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兩大,幾乎找到替代者,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沙特,都無法完全滿足印度的進口需求;其次,印度改為從其他產油國進口石油,不僅無法獲得像伊朗那樣給及的種種優惠,還得以更高的價格進口石油,每年得付出上百億美元。因此,印度不再進口伊朗的石油,改從其他產油國進口,不利因素太多,不僅影響了印度的能源安全,還會拖累印度的經濟增長,代價太大。

再說,印度堅持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美國威脅制裁印度。既然如此,印度拒絕遵從美國的指令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從而被美國製裁,反正都被美國製裁,制裁二次跟制裁一次也沒太大差別,索性端正態度,堅定立場,捍衛國家利益,與美國對著幹,繼續向伊朗進口石油。印度女外長斯瓦拉傑強硬地說:“我們的外交政策不是被逼出來的。我們只承認聯合國制裁令,我們以前沒有聽從美國的制裁法律,現在也不會。”

印度石油部長普拉丹近日在新德里的一場能源論壇活動上透露,印度將在11月4日的美國禁令產生後繼續購買伊朗原油,印度兩家石油公司已經下了訂單。

3、無論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還是在美國的石油出口禁令生效後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印度敢於跟美國對著幹,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印度握有對美關係的一張王炸——印度是美國的“印太戰略”的關鍵節點,若美國跟印度鬧翻了,印度不再跟美國玩了,退出“印太戰略”,“印太戰略”立刻名存實亡,美國圍堵龍國的戰略就破產了,也就是說,美國更需要印度,而不是相反。

為了保住印度這根“印太戰略”的臺柱,特朗普沒有膽子向印度下死手,像制裁俄羅斯那樣制裁印度,頂多就是象徵性地不痛不癢地制裁一下印度也就了事了——美國保住了面子,印度得到了裡子。所以,印度人想明白了這一層的利害關係後,三哥開始在特朗普面前挺直了腰桿,說話也有了底氣。


飛狼


〇伊朗給出條件:(1)運費免+(2)距離近+(3)油價有優惠+(4)長期穩定供應+(5)可用印度本幣盧比結算。這樣條件,印度會不動心?

〇美國能給什麼?威逼+恐嚇。

〇中國+俄羅斯+歐盟都不買賬。印度自認為是世界大國之一,豈能掉駕丶認慫?

〇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發起國之一。冷戰時期是美丶蘇2個陣營之外的第3勢力。歷史上並不聽美國的。如今印度風頭正勁兒,憑什麼聽美國的。

〇美國搞“印太戰略”有求於印度,不斷向印度示好,拉攏印度。而不是印度有求於美國。對此,印度心知肚明:我買俄羅斯S-400,我繼續進口伊朗石油,你能把我怎麼樣?

〇最終,美國不能把伊朗怎麼樣,也不能把印度怎麼樣,無非做些象徵性“制裁”動作而已。



趙凡丁201


印度買了S-400的墨跡還未乾,這邊馬上又買伊朗石油

最近美國剛剛出臺了一個《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說白了就是我要制裁俄羅斯、伊朗,你們要是敢同俄羅斯、伊朗做生意,我就制裁你們。因此印度此次購買

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伊朗石油,對剛剛出臺法律的美國來講,無疑是遭到了當頭一棒,對此美國十分惱火,多次警告印度,不給印度豁免權。美國總統簽署《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

而且令美國更加惱火的是,印度這次買石油連美元都不想用了,而是計劃用印度貨幣盧布來支付,這不是在去美元化嗎(畢竟現在全球都在去美元化)。

印度這是瘋了嗎,為什麼要和美國對著幹?

這次印度敢公開違背美國,其實背後還是有野心的,據媒體報道,俄羅斯普京10月4日對印度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訪問期間兩國不僅簽署了軍售大單,普京還公開支持印度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可見印度的野心有多大,三哥已經不滿足於偏安一隅,而是要稱王稱霸啊,作為有帝王之相的國家怎能甘心當一個美國的小弟,所以美國你太低估三哥了。另外,印度也摸透了美國的脾氣,美國離不開印度,要想制約東方大國的發展,離不開印度的牽制,所以印度相信,不管他怎麼鬧騰,美國都不會對其制裁,印度這些舉動也是在不斷刺探美國的底線。

最後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懇請大家點個關注!!非常感謝!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