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師招聘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從教師招聘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丘是全世界公認的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畢生從事教育活動,建樹了豐功偉績,他提出的一些首創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的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在教師招聘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易考查的知識點。

1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考題:孔子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提倡“有教無類”,這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相違背。

【展鴻解析】錯誤。孔子開創私人講學,提倡“有教無類”,將受教育對象擴大至平民,打破貴族壟斷教育的現象;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育者要根據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施加教育。故兩者所闡述的是不同方面的原則方法。故題目觀點錯誤。

2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

【展鴻觀點】“學而優則仕”是子夏說的,但是卻闡述了孔子的教育目的,這一觀點也影響了整個封建時期讀書人的思想,孟郊的《登科後》中所寫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寫出了一個讀書人登科後的神氣與得意。這一教育目的直至今天仍有影響。

3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考題: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獻是( )。

A.《學記》B.《論語》C.《禮記》D.《中庸》

【展鴻解析】B。《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此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4


【孔子的教師觀】

1.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要以身作則,就要言傳身教。孔子強調身教,要求教師以自己的道德行為為學生做出榜樣,想讓學生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先做到;不想學生做的,教師自己首先不做。教師要樹立威信,才能發揮榜樣的作用。

考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的這句話體現了哪一種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法B.榜樣示範法C.品德評價法D.實踐鍛鍊法

【展鴻解析】B。解析:考查德育方法。榜樣示範法是指以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卓越成就等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一種德育方法。題幹中的句子就是這個意思。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也是師德的重要內容。孔子說過:“仁者愛人”“智者知人”。(《顏淵》)教師是仁者也是智者,教師應熱愛關心學生品德和學業的增進以及學生們的生活與健康狀況。

3.講究教法,循循善誘

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善於啟發學生的心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教師必須自己經常溫習,融會貫通,得到新的領悟,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僅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孔子提出啟發誘導、因材施教,正如顏淵所讚歎的“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善於啟發學生思維。

考題:孔子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與蘇格拉底的產婆術都是啟發式教學。

【展鴻解析】正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產婆術,亦譯“接生術”“助產術”,是古希臘蘇格拉底關於尋求普遍知識的方法。通過雙方的交談,在問答過程中,不斷揭示對方談話中自相矛盾之處;從而逐步從個別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認識、定義、知識。兩者所述都是啟發式教學方法。

5


孔子在《論語 子路》中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回答了庶富教的關係,首先是“庶”,要有較多的勞動力;再而是“富”,要使人民群眾有豐足的物質生活;最後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理論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紀。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的教育家,認為先要抓好經濟建設以建立物質基礎,隨之而來的就應當抓教育建設,國家才能走上富強安康之路。

考題:提出“庶、富、教”這一教育主張,最早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關係的教育家是( )。

A.孟子B.孔子C.荀子D.墨子

【展鴻解析】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的教育家,先抓好經濟建設再抓教育,國家才能走上富強。

6

教學內容: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教材: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展鴻觀點】孔子教學內容有三個特點:(1)偏重社會人事,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列為教學科目;(2)偏重文事,從政人才要文武兼備,軍事知識技能的教學居於次要位置,偏重文事;(3)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孔子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分離製造理論,造成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孔子的歷史影響

  • 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 創辦規模較大的私學,改變“學在官府”的局面,成為百家爭鳴的先驅;
  • 實行“有教無類”的方針,擴大受教育範圍,市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 培養從政君子,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準備條件;
  • 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編纂六經;,保存中國古代文化;
  • 總結教育實踐經驗,對教學方法有新的創造,強調學思行結合的教學理論;
  • 首倡啟發式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 實行因材施教,發揮個人專長,早就各類人才;
  • 重視道德教育,教師的言傳身教,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
  • 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身作則。
從教師招聘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