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內容數據分析》能為方方正名嗎?

大家對此次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績能打多少分?80?85?90?我覺得中國在新冠肺炎爆發前期有很多錯誤、失誤,但在國家認識到新冠肺炎的傳播速度與致命強度後,迅速集中全國人力物力來應對,基本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勝利。我覺得中國應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成績可以打90分吧。

那方方女士在《方方日記》裡給這次中國抗疫成績打多少分呢?或者說,以《方方日記》為依據的話,中國抗疫成績能打多少分呢?

這似乎沒有個標準答案,個人有個人的看法,不過幸好,方方女士於4月27日轉發了《內容數據分析》的文章,裡面對《方方日記》的內容進行了量化,從好消息、壞消息、悲痛、堅忍、讚揚、批評、問題、建議、追責等九個方面對《方方日記》內容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如下圖所示。

《 <div class=
<方方日記>內容數據分析》能為方方正名嗎?">

《 <div class=
<方方日記>內容數據分析》能為方方正名嗎?">

《<方方日記>內容數據分析》能為方方正名嗎?

作者由此得出結論:

《 <div class=
<方方日記>內容數據分析》能為方方正名嗎?">

這篇文章作為為方方女士正名之作被方方和各路公知轉載,那這篇文章分析的對嗎?

好像很有道理,難得能有人能將《方方日記》的內容量化,數據“翔實”、分析“到位”,難道我們真的誤會方方女士了?

一般人可能被這篇文章給唬住了,但筆者是財務出身,對報表數據比較敏感,所以本能的覺得的不對,仔細想了想,終於恍然大悟。

數據的真實性咱先不討論,先假設這篇文章中的數據都是真實的、可靠的,那能不能得出“方方日記無論出發點還是內容,基本上是客觀、公正的。主體是健康、正面和積極的。”這個結論呢?

答案是不能。

作為一個財務人員,要想通過一個報表來評價一個企業的業績怎麼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個報表,比如“資產負債表”,也不能說一個企業的資產大於負債,就認為這個企業的業績優良,還需要諸如“淨資產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等指標來綜合分析。

同樣,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只通過“好消息與壞消息、堅忍與悲哀、讚揚與批評、問題與建議的對比”就得出方方日記觀點健康、正面、積極也是不負責任的。

複雜的指標我想大家也沒興趣看,我就單從“正面率”(正面內容佔總內容的比重)來分析一下。根據該文作者的劃分,把好消息、堅忍、讚揚、建議劃分為正面內容,壞消息、悲哀、批評、問題劃分為負面內容,追責無法類比,算中立內容吧。那根據文中的數據,正面率=(67+20+61+42)/(67+44+20+12+61+27+42+50+12)=56.72%,即使剔除追責,正面率也只有58.82%。即是說,如果按照《方方日記》的內容給中國抗疫成績打分的話,最多打59分,一個還不及格的分數。

如這篇文章所說,《方方日記》的正面內容多於負面內容,但正面內容與負面內容的比率是59:41還是90:10能一樣嗎?90分與59分能一樣嗎?

這個分數,中國人民會滿意嗎?這樣的文章在國外發表後,外國媒體本來就對中國有偏見,他們會對中國抗疫成績打幾分?50分?40分?這個分數,中國人民甘心嗎?

這篇文章的作者想通過模糊好消息與壞消息的比重,給讀者灌輸“正面內容多於負面內容=觀點正面、積極”的錯覺,從而達到給方方洗地的目的,用心何其險惡!

這篇文章的問題還不止於此,剛剛我說“先假設這篇文章中的數據都是真實的、可靠的”,那這篇文章的數據是真實、可靠的嗎?我還對照著表格又重新看了一下日記原文,說實話,有的數據我不是很贊同,我認為作者有加大正面內同數據的嫌疑。

其次,同樣是1個正面內容與1個負面內容,在表格裡數據都是1,但在文章中是不一樣的,正面內容一筆帶過是1,負面內容長篇大論也是1。比如1月26日的日記,文章作者統計好消息3,壞消息2,在《方方日記》裡寫道“好消息當然是國家支援的力度越來越大,更多的醫護人員趕來武漢,等等等等”這寥寥30個字就是2個好消息,而後面的壞消息卻幾百字。讀者會注意那幾十個字的好消息嗎?


《 <div class=
<方方日記>內容數據分析》能為方方正名嗎?">

《方方日記》內容節選


同樣的1在人心目中的分量是不一樣的,更不用說方方女士的文章基調本來就偏灰暗,更是加重了負面內容的分量。

綜上,《內容數據分析》這篇文章看似有理有據,其實只是利用公眾對報表指標不敏感的漏洞,強行給方方洗地罷了。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尚可一觀,請不吝點贊,若能關注,不勝榮幸~


分享到:

關鍵字: 新冠 負面 好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