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之前一直就說在醞釀,終於央行的數字貨幣應用要落地了,做了一個應用,即將在深圳、雄安、蘇州、成都四個地方試用。網上已經流傳出了APP的截圖,如下: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央行數字貨幣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屬於法定貨幣,具有法償性,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

數字貨幣和紙鈔完全一樣,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現在竟然逐漸實現中。中國的貨幣也是一步一步在發展,讓我們回顧回顧中國貨幣的發展過程。

一、最初海貝作為貨幣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海貝。在中國的商代,已經開始以貝殼作為貨幣使用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天然的貝殼作為貨幣漸漸供不應求了,於是出現人工貝幣,如石貝幣、骨貝幣、蚌貝幣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現了用銅質的金屬貝幣。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二、文化差異出現不同貨幣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貝幣則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各地區因社會條件和文化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貨幣。主要有:楚國地區的蟻鼻錢、黃河流域的布幣、齊燕地區的刀幣和三晉兩週地區的環錢。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三、秦朝統一銅幣

秦滅六國後,廢除各國的布幣、刀幣等舊幣,將方孔半兩錢作為法定貨幣,中國古貨幣的形態從此固定下來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漢承秦制,並允許民間自鑄。西漢的銅錢仍然是用其重量來命名的,但重量與名稱漸漸地不符了。從元狩四年開始,漢武帝下令在上林三官鑄造五銖錢,將鑄幣權收歸中央。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四、三國魏晉時期重物輕幣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動亂,金屬貨幣的流通範圍減小,且形制多樣,幣值不一,出現了重物輕幣的現象。

西晉成立後主要沿用漢魏舊錢,兼用谷帛等實物;東晉成立之初則沿用用吳國舊錢,後來出現了五銖小錢,相傳是吳興沈充所鑄,所以又稱:“沈郎五銖”。

北朝從北魏開始,錢文逐漸擺脫紀重侷限,逐步向年號錢制過渡。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五、隋唐時期改幣種為寶文幣制

隋朝的建立,使中國混亂的貨幣趨向於統一,隋文帝開皇三年鑄行了一種合乎標準的五銖錢,並禁止舊錢的流通。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鑄行的年號錢——開元通寶,以前的紀值紀重錢幣一去不復返,代之的是寶文幣制。

自此錢幣不在以重量而是以紀年作為名稱。開元通寶是唐朝三百年的主要鑄幣,另外還鑄有乾封重寶、乾元重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鹹通玄寶及史思明所鑄順天元寶、得壹元寶等。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六、紙幣的出現

在北宋年間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後陸續出現有別的紙幣:會子和關子,且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此外,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來自鑄幣,以漢文作為為錢文,所鑄的錢幣多為不精。

時代變化真快!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細數中國貨幣發展史

在元代,紙幣已成為基本流通貨幣,銅錢已不佔有主要的地位,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佔有很大的比例。

元朝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供寺觀供佛之用。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

紙幣沿用至今。

關注我,瞭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