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天子門豐


性是天性,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本性。人生在世有一個先天的目的就是生存,而人的本性就是圍繞著這個目的生出來而紮根在人的心底的。習是習慣,是行為方式。習慣同樣是為達到生存那個目的,但卻是表面的具體行使的手段和方法。

雖然都是為了生存這個總目標,但本性是整體的,宏觀的,一生不變的,近於目的而遠於現實的總綱。而習慣則是在具體的生存環境中產生的具體的行為方式。生存環境是多變的,人的習慣也就會多變。自己的習慣尚且會變,與他人之間就更會產生差異了。

善是一種柔和,一種順隨,一種極易與自然萬物相融合的生存狀態。

人之初,性本善是說人在剛開始的時候,其心底的本性是柔和順隨的,是極易與天地自然間萬物相融相合和平共處的。這種性情人與人之間是大致相同的,所以才叫性相近。而習相遠則是說人的行為習慣是相差很大的。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能量能力智慧不同,生存的環境不同,佔有的資源不同,也就導致了行為習慣相差很大。


孟珍


應"天子門豐"邀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答:初生嬰兒沒有思維不危及他人,本性是良好的。 因為都是人類遺傳,天性都相近,但後天因素起決定作用,如果後天的教化及學習的程度,環境的影響不同,人就有了善惡貴濺高低之分!



性本善是人的先天性、

性相近是後天開始性情脾氣相近似、

我們這裡百姓有句土話:人跟人打攪,鬼跟鬼打攪,屎克郎跟屎打攪。

跟好人學好人,跟著教化子學流氓、

好媽子怕個壞媽子勸,碗瓷怕個金鋼鑽、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口濡目染、書香門第,


你看這些話都證明人的受教育不同,本來相似的習性就相去甚遠了。

三字經這幾個字從人的天性善良,到人相近的性格受不相同的影響,人的秉性,人性,習性就有不同命運,比如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凡後天吃苦讀書的人,就前程似錦。人就有等級之分了。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世間法講到性,總離不開品性,品德,

性格,性情,脾氣,為人好壞等等方面。

🌸佛法講到性、說“一切諸法,性有二種:一

者總性,二者別性。總性者,無常、苦、空、

無我、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入無出等;

別性者,如火熱性,水溼性,心為識性”(見

《大智度論》卷三一)。

“別性”,相當於個性,特性(個性特質)。

“總性”,相當於一般,普遍性。

🌸“性相近,習相遠”。強調了外部環境對

人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所以才有孟母三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