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貴如油的春雨,終於在今天停下了。輕輕地陽光,為春日增添一絲溫暖。

女神節快到了,恭祝各位親友快樂健康,美美噠~

今天,要繼續上次的解說,接著和大家介紹恩施!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恩施,是一個多民族混合的地區。土家、苗族、侗族、漢族等28個民族的人民都在這裡生活。所以啊,我大中花家56個民族,56朵花,恩施就花開一半,豐富多姿了。

在恩施,土家族占人口的1/3;苗族佔1/2;結果漢族,成為了這裡的“少數民族”哦。

過去有一句俗話,叫“土苗不分家”,意思就是指,在湖北湖南一帶,土家和苗族往往是混居的。所以,恩施就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民俗文化特色。

每年七月十二,這裡的未婚男女青年,都會盛裝打扮去趕yu。土家姑娘們會揹著揹簍,提著竹籃帶山貨土產,或者自己繡的鞋墊頭巾等物品,到集市上去。不過,她們可不是為了做生意,賣哦那恭喜。而是在一個個來逛攤子、買東西的小夥子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 而小夥呢,如果看上了哪位阿妹,就會假裝買東西。藉此呢,來和阿妹交談。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在小夥買東西交談的過程中。如果阿妹看重他了,那麼東西的價格就會越賣越便宜。相反,如果阿妹看不上,那麼東西就會越賣越貴。嗯,潛臺詞就是,你也不用買了,趕緊走吧。不然阿妹急了,是胡i罵人的喲。

阿妹罵人呢,還不好好罵。是唱著歌兒、變著曲兒來罵。

七月十二去趕集,其實就是我們恩施的“女兒會” 哦。也就是大型的恩施青年男女的“相親節”。正是所謂:天上有個鵲橋會,土家有個女兒會;天上牛郎會織女,地上阿哥會阿妹。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恩施的女兒會,大約是起源於清雍正十三年之後。因為這個時候,清政府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將原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首領—土司,撤銷。改為派朝廷的官員前往當地管理。當地人把這些官員成為“流官”。

這些流官,往往幹幾年就走了。然後再換一個人來,流動性比較大。恩施地區當時共撤銷了大大小小將近20個土司。

以前土司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土皇帝”。導致很多邊遠地區的百姓,只知土司,不知皇帝。所以,當流官上任後,到達這裡。往往政令不通,管理困難。

於是,流官開始推行說漢語、習漢字、穿漢服;甚至讓他們與漢族通婚。

當家裡的女兒,到了20歲還沒有出嫁。官府的官員會開始“指婚”。指定女方嫁給任意一個沒老婆的漢族的男子。

所以,為了讓家裡的女兒能趁早出嫁,還能嫁得順心如意。女兒會,就這樣興起了。十里八鄉,村村寨寨。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以在女兒會上,憑自己的心願,挑選自己的意中人。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而女兒會過後,男女雙方結親了。女兒要出嫁了。按道理說,是個喜事了吧?

不,土家女兒出嫁,是哭著出嫁的。這就是土家族的—哭嫁習俗、哭嫁歌、陪十姐妹的習俗哦。

在土家人們的心中,婚禮的首,新娘子一定要一邊哭一邊唱,哭得越狠,就代表這是一個賢惠孝順的好媳婦。

據說過去,有的婆婆看兒媳的第一眼,就是看眼睛。為啥啊,眼睛因為腫得像核桃的才是好媳婦啊。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哭嫁,有的是提前一天或者兩三天開始哭;還有的,會提前一個月開始哭。遠嫁他鄉,一生都無法再看到父母的女子,出嫁的時候,哭多少天,都覺得不夠。

小姐姐小時候,聽說過,有一個土家妹子,被嫁給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子為妻。所以她從定親後 就開始哭,哭了一年才嫁出去。

過去的哭嫁歌,唱出了多少土家女子一生的悲歡。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如果說哭嫁是土家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時刻了。那麼,新郎怎麼辦呢?

婚禮的高潮,就是哭嫁。女子哭父母、哭兄弟、哭姐妹、哭親朋、哭自己。在婚禮上,新娘家的未婚姐妹們都會陪著新娘一起哭。新娘哭一聲爹爹,姐妹們和一聲父母親情;這是土家婚俗的“陪十姐妹”。

傳說,有一位新娘特別會哭,也特別會唱。在婚禮上,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挺也挺不住。導致新郎在新娘家待了三天,才能接新娘出門。

因此後來,婚禮上有了陪十姐妹。新郎也會帶上好幾個身強力壯的兄弟們。萬一碰到個會哭會唱的媳婦了。一聲招呼,兄弟們,上。抬著就走。讓新娘子一邊走一邊哭吧。所以,有時候,婚禮上,關鍵時刻是需要“搶新娘”的呢!

你知道恩施有哪些民族和風俗麼?

一曲哭嫁一首歌。土家族,是一個用歌聲陪伴一生的民族。從出生到成人,從結親到離去。山歌刻在了土家人的靈魂裡,也迴盪在土家人的生命裡。

如果你去恩施,聽到有人唱山歌。不防停一停,聽一曲山歌,體味一回土家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