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頂嘴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取決於父母怎麼做

前段時間微博上很火的那個六歲小女孩“教育”家長的視頻,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

小傢伙被家長批評後,很不服氣,還“語重心長”的教育起家長來。她一臉嚴肅地指出家長應該用文明的語言,批評人也要用古詩、名句。提出“文化人要用古詩詞批評人”“罵人嗷嗷嗷的喊是沒用的”,還引用動畫片的教育方式,告訴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只會罵,只會打,要有耐心的指正,孩子很快就改正過來了。

孩子頂嘴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取決於父母怎麼做

初看時,覺得這孩子真的成精了,小小年紀嘴巴就這麼能說,還說得頭頭是道。可細想來,孩子內心其實都有桿秤,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記在心裡。這次的反向“教育”父母,估計也是對父母的這種說教方式“忍了”很久,父母卻不自知,不得不跟父母“據理力爭”了。

孩子頂嘴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取決於父母怎麼做

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說:孩子越來越愛頂嘴了。讓他做一件事的時候還會反問:為什麼我非要聽你的,而你就不能聽我的?

其實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長到三四歲時,獨立慾望明顯增強。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不滿足於模仿成人,尋求獨立思考,獨立行動。而這時父母對孩子照顧過多,干涉過多,就會使他們特別反感。其突出表現為不聽指揮、自行其是、跟父母頂嘴。很多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時,就會立刻對孩子進行吆喝,有的甚至會動手,可能父母會覺得孩子侵犯了自己地位。事實上,孩子在四歲以後逐漸有了自我意識,“頂嘴”是孩子們的行為認知的表達方式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大概到了7-8歲,孩子和爸爸媽媽頂嘴的事就更多了起來,到了11-12歲時,這種舉動發生的頻率更高了。所以,如果不能夠從一開始就很好地解決孩子頂嘴的問題,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及和諧親子關係的建立,甚至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頂嘴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取決於父母怎麼做

對於孩子頂嘴我們要冷靜的去聽聽孩子的表述,不能著急的喝止住孩子,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在許多的家庭中,孩子頂嘴會得到體罰,慢慢的孩子會變得沉默寡言,最害怕出現就是從孩子不敢頂嘴到不屑與你頂嘴。如果到這個程度了我們就和孩子有了很深的隔閡了。

孩子頂嘴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取決於父母怎麼做

有句話叫:所有的懦弱都出自沒有愛或愛得不徹底。無論是感受不到愛,還是“偽愛”,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有一些機會是為了那些敢於頂嘴的孩子準備的。

孩子頂嘴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取決於父母怎麼做

請父母們少些“權威教育”吧!善待孩子的“爭辯”,把他們的思辯和不講禮貌分別開來,讓他們在爭辯中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對與錯,從而更堅定自己的正確想法,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遠更精彩。(責編:張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