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近日,央視新聞推出了《武漢呼吸》系列微記錄片第五集—《大體老師》,講述了武漢火神山醫院28位新冠狀肺炎患者在生命終了時選擇捐獻自身遺體用於醫學研究的故事。紀錄片的播出讓非醫學人群第一次瞭解到所謂的“大體老師”,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他們應該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但對於醫學生來說,“大體老師”這個稱呼如雷貫耳,所有的醫學生都會懷著最虔誠的心來表達對他們發自內心的尊敬。

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圖片由作者提供,來源於央視新聞)

大體老師又稱無言老師,是解剖醫生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雖然無言,但卻值得所有人的尊敬,稱為老師,意為捐獻者用自己的身體,為醫學科學做出了貢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很在意死後身體的完整性的,但他們,為了後人獲取知識和經驗,甘願打破傳統,甚至遭受周圍人的不理解。不是所有的離別都風輕雲淡,他們用實際行動闡釋了生命的真正價值,用自己的軀體架起通往醫學殿堂的橋樑,於無聲處為整個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對世界報以他們最後的溫柔。

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圖片由作者提供,來源於央視新聞)

作為護理學專業的學生,我們在校學習生涯中第一個進入的實驗室便是解剖實驗室,從剛入學校到如今臨近畢業,已經忘記了有多少次被人問起上解剖實驗時的感受。上課時的很多內容已經逐漸淡出記憶,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實驗開始前解剖老師都會帶領我們向大體老師鞠躬致敬,並告訴我們要很尊敬很尊敬他們。每上一次課,大體老師的身體就會殘缺一些,等到我們實驗結束後大體老師的身體往往是支離破碎的。從這些遺體捐獻者的軀體上,我們掌握和豐富了人體醫學的基本知識,感受到救死扶傷的深刻內涵。一具冰冷的遺體,在醫學院的解剖課程中和一群學生,走過一學期艱鉅的學習,陪伴他們度過成為醫學生的成人禮。

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圖片由作者提供,來源於網絡)

《有的人》中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大體老師選擇做死後活著的人,以生命的餘暉照亮醫學生的成長之路,也照亮著醫學的前進之路。最後的死亡和最初的誕生一樣,都是生命過程的必然,正如最後的晚霞和最初的晨光一樣,都是光照人間。

無言良師,授吾醫理;敬若先賢,臨如活體;謹言恭行,追深辯細;德彰術精,錘成大醫。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以向死而生的勇氣,讓我們明白,死亡不一定是終點,也可以是愛的延續。

作者簡介

章作立三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當生命終了,他們選擇用愛為人師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