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張•坤 颶風厄瑪

……他們看我日日夜夜地度過快樂時光 他們不知道我在經歷什麼

……表面上我放聲大笑 內心裡我暗自哭泣 因為我是如此地愛你

……沒人知道這只是在擺給別人看的 假裝和你分離後我很快樂

……當我哭泣時我的眼睛是乾的 那些眼淚都往心裡流去……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從15歲開始James殺了很多的動物,現在他計劃殺更大一些的目標,比如一個人。產生了這個想法後,他決定殺死這個主動來親近他的女孩,在腦裡子練習了千百次揮刀的動作可每到真要動手時卻總會發生些什麼阻礙他的行動,慢慢地他打消了最初的念頭。

我很奇怪,James為什麼要稱自己為精神變態者。這樣狠毒的稱謂,是特指那些麻木不仁,享受殺戮的人的。可我覺得他並不屬於這種人。可悲的是,當他終於殺了人之後,他自己才明白這一點。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每個人都會經歷人生中最迷惘的那個階段,誰也走不進你的心裡,誰也搞不懂你的想法,生活似乎一夜之間失去了樂趣,非要去做些常態之外的事情才可以緩解已經達到上限的痛苦。可是這並不代表你可以及早地對自己或是別人下定義。

聖人也會有自己的罪惡,罪人也會有短暫的美德。你在某一階段是什麼樣,並不意味著你永遠都會是那樣。關鍵是你做了自認為對的選擇,這樣你才不用在每種角色之間跳轉,這樣你才能由始至終忠於自我。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James和Alyssa表面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一個內向寡言,一個暴躁粗魯。一個親眼目睹母親開車自殺,一個被媽媽和繼父排除在家庭之外。他們迷失了,迷失在親人的惡意和冷漠裡,身體是完好的空殼,但內心已經支離破碎。

Alyssa是那種先做後想的人,和她比起來James太沒主心骨,他只是個跟隨者。他很輕率地答應了和她一起出走,於是開走了他爸爸的車就這樣絕塵而去,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和他們曾經身處的世界同根同源,他們走到哪裡那悲慘的生活傷人的回憶都在輪迴不停。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離開旅館之後他們非法入侵了一個教授的家,在Alyssa打發走她勾搭來的男人上床休息沒多久,房子的主人就回來了。James隨意翻看房屋主人珍藏的照片和錄影時,他發現了對方的廬山真面目。當教授想要傷害Alyssa時,他從床底鑽出來拔出那把隨身藏在鞋裡的刀劃開了教授的脖頸。

教授筆直地倒了下去,殺害了那麼多無辜女孩的人被James就這樣輕易結果了。躺在地上的這具屍體徹底失去了傷害別人的能力,空洞的雙眼大張著,溢出的血液流成一個心的形狀。James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殺人竟是為了保護別人。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對於這次出乎意料的,完全不經大腦的謀殺,他們鬧僵了。倆人的關係第一次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問題,他們各走各的了,在外胡亂發洩一番後,卻又回到了分手的地方再次重歸於好。

這時他終於理解了父親長期以來的聒噪和樂觀。“無聲的安靜真的太吵,震耳欲聾。也許爸爸一輩子都在逃避寂靜,當你周圍沒有聲音時,你很難把感情排除在外。”其實爸爸不過是被恐懼支配了,面對媽媽的死,他們都是受害者,只是他們從沒嘗試著理解對方。他恨爸爸的原因只是,“她死了,他沒死。”所以他別無選擇。可他也恨自己,所以他自殘,他發洩。不管媽媽死了多少年,她的形象都鮮活如昔,他還是很想念她。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Alyssa一直都是那個敢於為別人挺身而出的人。她敲詐了那個猥褻James的傢伙,她找到了丟失的女孩把她送回了之前偷東西被抓個正著的商店,她把他犯下的可怕錯誤分攤一半責任到自己身上。James狠不下心給那條活不了了的狗狗一個痛快時是她舉起了石頭,也是她陪他在沙灘上挖坑埋葬了那隻狗狗。

James為了保護她殺了一個連環殺人犯,假裝有槍衝進加油站裡去救她,帶著她尋找她心心念唸的爸爸。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她會為他回來,他們之間真的產生了愛情。

他們保護著彼此,他們是最好的搭檔,也是彼此的心靈伴侶。

他們已經離不開對方了,對他們兩個來說,生活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希望,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的地就在眼前,兩個人在一起使一切都變得簡單自在。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只是希望也是假的。Alyssa崇拜愛戴的父親是個徹徹底底的混蛋,他說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都在為自己的行為開脫。他賣藥給附近的孩子,他拒絕支付兒子的撫養費倒車逃跑時碾過了一隻狗,為了獲取懸賞金他向警察通風報信來抓自己的親生女兒。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我們不可以關在一起嗎?”“是的。不會。”當她看清了他有混賬之後,她毫不客氣地紮了他一刀,擊暈了前來說服的警察,拉住James向外跑去。如果可以她會逃到天盡頭,海盡頭,罪是他們一起犯下的,她誓要與他同進退。她不是不願意接受懲處,她只是希望所謂的法律不要拆散開他們,因為這世界上真正值得她愛的人就只有他了。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如果就這樣對James放任自流下去他本會發展成真正的精神變態者,可他沒有,因為Alyssa的出現使他塵封已久的感情又再次萌芽。

這世上的法律對他們而言似乎並不適用,無論他們做了什麼,他們都沒打算傷及無辜,只是法不容情,他們依舊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如果一開始倆人的出走只是因為一時的負氣和爆發,而後來他們拒絕其他人加入的時候,卻已經是不得不流浪了。在這荒唐可笑的逃亡之路上,他們再發現了人對彼此的意義。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原來那些最丟臉的秘密也可以脫口而出,絲毫不費力氣。他們之間再無隱瞞,坦誠無比,裸露的靈魂任由對方打量洞悉。

人與人的關係的確很微妙。就像James一開始明明是把Alyssa當作自己的獵物看待的,後來卻為了讓她脫罪,自己一力承擔了所有的罪責。冒著失去生命的代價,全力奔跑,偽造出繼續逃亡的假象。

你明明脆弱易碎,卻要假裝堅強。獵殺動物,滿口髒話,你只想裝作對任何事任何人都滿不在乎,但一個人與全世界為敵還是太累,所以忍不住倚靠另一個的肩膀。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爸爸用低級的笑話無法逗樂你,媽媽比起你更在乎自己看似完美的生活。在這世上長大,你從沒感到如此地孤立無援,那些流膿發臭的傷口要不就自療自愈要不就惡化加重,父母不在乎,警察不在乎,社會也不在乎。

當你疼到需要扼殺所有感覺來消除痛覺的時候他們對此視而不見,當你和你的同伴成為對方的治療傷藥時,他們又來干涉。社會總是喜歡體諒罪無可恕的人,卻無限放大情有可原之人的罪行。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你跑了那麼遠的路,做了那麼多的事,就只是想重新開始生活,喚醒沉睡的心靈,和最愛的人一起。為什麼這麼小的要求卻依舊不被這個世界容許呢?

沙灘上你拿著不屬於自己的手槍,撇下她一直跑啊跑啊,這一次充斥在你心裡的是解脫和自由。

《去他媽的世界》當槍聲響起,我18歲,為她殺了人,願意為她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