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利潤循環與開源出路

盈利分析、戰略規劃、績效經營和精益改善環環相扣,形成閉環,可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加劇的形勢。

  從邏輯思考和實現方式的角度,企業獲取利潤的流程都是一個閉環,具體包括盈利分析、戰略規劃、績效經營和精益改善等四個關鍵環節。企業家如果能夠自覺地學習這個邏輯,並堅持不懈按照這個邏輯去展開經營活動,經營將更有效,企業將發展得更好。

  盈利分析,找出開源節流方向

  在財務核算規範中,人們對利潤和成本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定義,如毛利潤、淨利潤、稅前或稅後利潤、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大量的專業術語。如此定義的結果是,財務以外的經營管理者對成本和利潤缺乏直觀的認知,損害了他們參與旨在提升企業經營利潤的改善活動的積極性。

  為了革新管理者和員工意識,便於認知利潤的來源以及自身責任,推動全流程、全員參與的創新經營和精益改善活動,筆者強烈建議使用一種我們獨創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對構成利潤的各個要素進行更直觀和簡潔的定義和闡釋。

企業利潤循環與開源出路

  1、源利潤與開源改善。我們把“銷售收入”減去“額定材料成本”的差額叫作源利潤。所謂開源,就是提升源利潤的意思。其中,額定材料成本是設計時決定將內化到產品裡的成本,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內成本。源利潤的計算公式如下:

  源利潤=銷售收入-額定材料成本=銷量x售價-設計材料用量x採購價格

  開源可以通過“增加銷量,提高售價,減少材料用量和降低材料採購價格”等四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使用源利潤的概念,有利於讓研發、銷售、生產、品牌和採購等各有關部門,看清本部門在開源管理和提升經營利潤中的責任、價值和意義,並循著源利潤增長的方向進行革新和改善。

  2、外成本與節流改善。外成本是內成本之外的成本,也就是額定材料成本以外所有成本的總和,它包括勞務費用、能源消耗、管理費用、折舊費用、財務費用以及各類失敗成本等大量內容。所謂節流,就是降低所有外成本的管理改善活動。由於外成本包括的內容廣泛,幾乎涉及企業的所有部門,所以節流改善有賴於全員參與。

  為了評價節流改善的效果,通常可以採用“費用率”進行評價。比如,用勞務費率(勞務費金額/銷售額×100%)來衡量生產和管理效率水平。又比如,用單位產值能耗(能耗金額/銷售額×100%)來評價能源使用效率水平。

  總之,要保障經營利潤不會受到費用增長的擠壓,有必要把有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革新改善,持續降低各項費用率水平。

  3、戰略性支出保障。為了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在節流改善(降低外成本)過程中,要極力避免殺雞取卵式的短期行為,需要通過事前預算的方式,對諸如研發投入、設備投資、營銷及品牌建設、員工福利和員工培養等戰略性支出進行重點保障。

  即便如此,也還要明確,花錢本身不能成為目標,要基於戰略項目或具體任務對費用進行預算和使用監控,提高費用使用效率。也就是說,在決定和實施戰略性支出的過程中,有必要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儘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

  比如,要基於《年度營銷和品牌建設計劃》來安排和使用費用,年底要對營銷和品牌建設活動的成效進行總結和分析,以便在下一年度展開更有效的活動。

  戰略規劃,定義重點戰略和課題

  1、戰略規劃。順著提高“源利潤”和降低“外成本”兩個方向,通過科學邏輯的分析,應該可以規劃得出以下三個維度的經營戰略:

  首先是規模發展戰略。主要研究新老客戶、產品、市場和新舊模式的維持和創新,尋求銷售數量和價格的突破。企業經營不進則退,發展戰略的牽引至關重要。

  第二是核心能力戰略。重點研究持續提升精益研發、精益營銷和精益供應鏈三個方面能力的戰略、課題和方法,為規模發展戰略的實現提供強力支撐。

  第三是運營效率戰略。具體研究旨在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資源效率和流程效率的戰略、課題和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企業發展質量,為企業生存發展爭取時間和空間。

企業利潤循環與開源出路

  2、課題分解。為了向管理者和員工更直觀地展現革新改善方向,我們可以採用系統圖法來具體表述企業提升經營利潤的方向、戰略和課題。企業開源與節流課題分解示例見上表。

  績效經營,保障經營戰略落地

  企業績效經營需要一個務實經營計劃的指引,高層(團隊)負責制定企業經營方針(理念、願景、價值觀等),提出經營目標,並基於戰略規劃結果,持續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制定《公司年度經營計劃》。二是指導部門管理者把課題分解為措施,制定可操作的《部門實施計劃》。三是每月一次面對面跟進和輔導各部門管理者紮實落實《部門實施計劃》。

  企業經營活動通過對部門管理者進行月度實時跟進輔導,不僅有利於保障措施的落實和目標的達成,還可以統一和加強團隊意志,快速培養具有經營意識的人才。

  精益改善,促進員工快速成長

  只有把公司理念、戰略、課題和方法真正轉化為員工的革新改善行動,經營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為了促進員工參與,發掘員工智慧,有必要制定年度精益計劃,並積極運營班組上臺階(自主管理)、員工微創新(改善提案)和績效大課題等三個改善機制,營造濃厚的改善氛圍,讓員工在革新改善中快速成長,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首先,班組是企業尤其是製造型企業中最基礎的細胞。班組上臺階活動旨在提升班組活力,讓管理現場始終處在一種向上突破的態勢,提升班組長和組員的意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員工微創新活動主要著眼於促進員工廣泛參與,引導全體員工關注自己身邊的問題,從我做起,對提升員工意識和能力大有好處。持續推進,還能夠培養員工的責任擔當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開展績效大課題活動,就是要聚焦公司焦點問題,把部門甚至跨部門的優秀員工組織起來,開展有組織的革新改善活動。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改善企業經營績效,還能提升團隊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團隊協同。

當然,企業要做大做強,關鍵要把企業的資源整合半徑擴大與各利益關係形成強的合夥人關係,推薦學習正點方略創始人王美江老師的暢銷書《合夥人裂變與股權密碼》,噹噹、京東、全國書店、全國機場有售,歡迎交流學習!

企業利潤循環與開源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